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共同启动了“跟着名著去旅行”,此举旨在深入挖掘名著资源,赋能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众所周知,...
2025-11-05 0
今年9月22日,23岁的肖先生和朋友徒步穿越‘措美峰→扎尕那’路线,途中失散迷路,被困4天后死里逃生,侥幸出山。而另一支队伍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是在9月27号进的山,正好赶上天气突变,其中一个16岁的少年出现严重高反+失温症状,最终生命被定格在了高山之上。
本次事故发生地在甘肃甘南的迭部县益哇乡的扎尕那山,藏民们叫它‘石匣子’,因为这里的地形看起来很像被巨岩团团围住的石城。它旁边就是海拔4920米的措美峰,是甘南第一高峰,同时也是很多资深老驴心目中的顶级挑战。
扎尕那景区目前已开发出不少成熟、安全的路线,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严禁穿越的未开发区域,在石林深处、草原峡谷里全是没信号的野路,再加上高海拔+多变的天气,处处都隐藏着极大的风险。
9月22日,湖北来的肖先生,在网上跟队凑了10男2女,没报备就想徒步从措美峰穿越到扎尕那,途中会经过很多未开发区域。
当天上午,他们从措美峰附近的起点进山,原计划用4天3夜到扎尕那。
第一天,他们先是各自来到岷县,集合后包车4小时到措美峰起点,在山脚下的草甸临时扎营,适应海拔后开始出发进山,翻越1号、2号垭口和湖边营地,趟过第一条河,就能在1号木屋营地扎营过夜。
第二天,翻越3号(102.9300°E, 34.1350°N)、4号(102.9400°E, 34.1400°N)、5号垭口(102.9450°E, 34.1450°N),抵达2号木屋营地(102.9500°E, 34.1480°N) 并过夜。
第三天,横切此行海拔最高的6号‘红军垭口’(102.9550°E, 34.1500°N),下山后进入轨迹不清晰的树林,河谷交错要过5次河,再翻越8号垭口(102.9400°E, 34.1380°N),才能抵达冬才营地(102.9350°E, 34.1320°N) 进行休整。
第四天要翻越9号(102.9300°E, 34.1280°N)、10号(102.9250°E, 34.1250°N)、11号垭口(102.9200°E, 34.1200°N),下来后有一段泥泞的土路,泥道终点(102.9150°E, 34.1150°N)会有牧民和马帮开的补给小店铺,最后2.4km还可以在景区乘车点(102.9050°E, 34.1050°N) 坐车出山。
全程需要走过至少60km的徒步路线,而且11个垭口海拔全在3800米以上!如果计划顺利的话,这一行人22号进山,25号就能出山。
第一天还算顺利,但走着走着,刚入门的肖先生就和队伍中的老驴们拉开了距离,为了追上队友,他在着急忙慌之下反而走错路,跟大部队失散了。
接下来3天,肖先生彻底失联,因为山里没信号,他连导航都没有,真是叫天天不应,好几次走到悬崖边,只能瞎转悠。更要命的是9月25日夜间开始降温,山里又下雨又下雪,他没带够保暖装备,只能靠找山洞躲着。
万幸的是,他偶遇了另一个失联的驴友,俩人互相搭伴,靠着手机偶尔闪现的一格信号艰难找路,最后还碰到了当地熟悉路况的牧民大哥(102.9150°E, 34.0700°N),才被带出山,9月26日终于脱险,而他的队友们早在25号就全体安全出山了。
肖先生出来的时候,人都快虚脱了,死里逃生后他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活了!我活了!是大山放过了我”,然后忍不住后怕地激动落泪。
(https://v.douyin.com/Xlwwk9wqtLQ/,他本人发布的视频,逃生后的反应,剪辑可参考)
而另一支队伍却没那么幸运了。他们是27号进山的,走的大概是大峪沟‘一线天’(103.3500°E, 34.2500°N) 到扎尕那‘一线天’(102.9100°E, 34.0650°N) 的“双一”反穿线路:从大峪沟→河边营地(103.3200°E, 34.2350°N)→双乳峰(103.2900°E, 34.2200°N) →喀拉克营地(103.2600°E, 34.2050°N)→冬才营地(102.9350°E, 34.1320°N)→扎尕那,全程55公里,要翻越垭口14座,耗时4天。
在行程第三天,也就是29号中午,这支队伍走到双乳峰往冬才营地方向大概3公里左右的位置时扎营(103.2700°E, 34.2100°N)。因为27号开始连着下了两天雨,队伍中一个16岁的少年出现严重的高反+失温症状,已经神志不清了,连正常站立都做不到。
这种情况非常危急,最好是下撤到安全的地方送医,但是他们所在的那个点,距离大峪沟已经20多公里了,又没信号,徒步抬着一个人想要下撤的话,没2天是走不出来的,所以队友只能是尽量去做一些措施,尽可能地去挽救他。
(https://v.douyin.com/7ZfXkQWB0rw/,路过见证了这起事故的驴友自述,如有必要可参考01:11- 03:05)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队友已经非常努力了,但这位16岁的小伙子,还是不幸遇难。一个花季少年,就这样定格在了高山之上。
也正是因为这些接连发生的事故,当地在10月1日紧急发布了公告,明确禁止一切未经批准的个人或团队,进入未开发区域。
说真的,第一支队伍能全员活下来,尤其是肖先生,一半靠运气,一半靠牧民帮忙。从来不是人征服了山,是山愿意放过人。真正的户外精神,是发自内心对规则、对自然、对安全的敬畏。愿我们每一次出发,都能平安归来。
相关文章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共同启动了“跟着名著去旅行”,此举旨在深入挖掘名著资源,赋能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众所周知,...
2025-11-05 0
乡镇游来到来宾市兴宾区的小平阳镇,起初不知道为何叫小平阳,翻阅历史才知小平阳历史还真丰富,尽管不能跟旁边的千年古镇迁江相比,但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历史足...
2025-11-05 0
当微风拂过青城当枫叶染上红晕大青山的每一级台阶都在等待你的脚步声今天,我们把这满山景色“打包”送到你的面前手指轻点,开启云端登山之旅去哈达门去哈拉沁去...
2025-11-05 0
白山黑水,莽莽松涛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当温婉水乡遇上雄伟山川长白山-杭州一段跨越千里的美丽邂逅即将上演当长白山披上无垠的雪裳,这个纯净的童话王国正静候你...
2025-11-05 0
为全方位展示日照的生态之美、发展之美、人文之美,让好的新闻图片发挥更大效应和作用,今天,小编继续推送“经山历海·美图日照”系列展播,持续记录日照日新月...
2025-11-05 0
冬日里的风景,是四季的最后一场狂欢,为你编织一场最纯洁的梦境,让人怦然心动。新疆喀纳斯 额尔齐斯河,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那里生活着善良勇敢的哈萨...
2025-11-0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