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照市城市管理局_工作动态】日照天津路的秋日,是被两排红枫点燃的。近日,位于日照经开区天津路两侧的枫叶红了。这原本只是城市里一条寻常的柏油路,...
2025-11-05 0
文/任天义:皇城相府深度解读:景致、历史与价值反思
一、皇城相府主要景点参访实录
那日秋阳正好,我们一行人从景区正门进入,最先踏入的是外城“中道庄”。抬眼便见御书楼,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楼内悬挂的康熙御笔“午亭山村”匾额字迹遒劲,孙女凑上前指着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问起含义,导游笑着解释这是康熙对陈廷敬品行的褒奖。

往里走便是石牌楼,四柱三楼的规制气势十足,下枋的二龙戏珠浮雕纹路清晰,孙子趴在栏杆上数着牌楼上的瑞兽,老伴则反复抚摸着石碑,感叹“这百年前的石活儿竟如此精致”。穿过牌楼进入内城“斗筑居”,脚下的青石板被磨得发亮,两侧的藏兵洞层层叠叠嵌在城墙里,洞间或连通或独立,导游说战乱时家丁可在此隐蔽,最高层的炮眼还能观察敌情,孙子非要拉着我模拟“守城”,惹得众人发笑。
最费力也最难忘的是爬河山楼,窄陡的木梯需扶着扶手慢慢走,每一层都能看到屯粮的隔间与水井,顶层视野极佳——内城院落如棋盘般整齐,外城建筑依势铺开,远处沁河绕村而过,导游说这“龟城抱水”的格局是当年的风水设计,我望着这错落的青砖灰瓦,忽然觉出这座“楼”更像一座能挡风遮雨的“小城”。
最后我们在止园歇脚,没想到北方宅院里藏着江南风格的园林:残荷映着池塘,桂树飘着余香,秋风扫过树叶沙沙作响,老伴坐在石凳上念叨“原以为北方宅子只讲气派,竟也有这般雅致的地方”。
二、核心景点介绍与背后的历史故事
1. 河山楼:乱世中的“保命堡垒”
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抵御豫陕流寇所建,高23米、共7层(含地下1层),平面呈长方形,仅南向设一道石门,门后加杠栓防火,三层以上才开窗,需通过吊桥与地面连通。楼内藏有井、碾、磨,还能屯粮,甚至有暗道直通城外,堪称“固若金汤”。
建成次年,流寇便来进犯,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800余人躲进楼内,流寇久攻不下扬言火攻,楼内村民从楼顶泼井水示警,流寇知难而退。此后十个月,流寇三次来犯,靠河山楼避难的村民超数千人次;清顺治六年,大同总兵姜镶兵变,部将张光斗围攻“斗筑居”,陈家坚守数月直至清军解围,这座楼的防御价值在此后百年里屡屡见效。
2. 斗筑居与中道庄:明清两朝的家族印记
内城“斗筑居”由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建成,取“小小斗筑,足可容膝”之意,将河山楼、世德院、树德院等纳入其中,设5门,墙头遍设垛口,是陈氏家族乱世自保的核心。外城“中道庄”则完工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依内城西墙而建,仿北京城样式,包含前堂后寝、书院、花园、闺楼等,是陈家鼎盛时期的居住与社交场所——康熙曾两次驻跸于此,正是看中了这里的规制与气派。
3. 陈氏宗祠与石牌楼:家族荣耀的见证
陈氏宗祠位于内城中轴线上,前院供历代祖先神位,后院挂康熙画像、陈列御赐物件(如貂裘、龙褂),是陈家“敬祖睦族”的核心。而石牌楼(四柱三楼式)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枋上雕刻着二龙戏珠、瑞兽等图案,牌楼上的文字记载着陈氏家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260年间的荣耀: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6位翰林,堪称“北方文化巨族”的缩影。
三、历朝名人对皇城相府的题字与题诗
皇城相府的名人题咏以康熙皇帝的御笔最为核心,也是最具历史价值的部分:
- 御书楼题字:康熙赐陈廷敬“午亭山村”匾额,及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前者是对陈家宅邸的命名,后者是对陈廷敬“清廉晚节”的赞誉,现均保存于御书楼内。
- 点翰堂题字:康熙为相府“点翰堂”题写匾额,及楹联“精研书史知古今,慎典细编见泰平”,表彰陈廷敬主持编撰《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的功绩,现悬挂于大学士第内。
- 挽诗: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陈廷敬病逝后,康熙特命皇三子胤祉率文武大臣祭奠,并御赐挽诗,其中“世传诗赋重,国典玉衡平”一句,高度评价陈廷敬的文学成就与治国贡献。
此外,陈廷敬本人也有诗文留存于相府,如《午亭文编》中提及“河山为囿固,花木入亭幽”,描写的正是河山楼与止园的景致;清代文人王士祯曾到访相府,留下“午亭山下路,乔木古人家”的诗句,赞其家族底蕴。
四、以儒道观点解析皇城相府的文物历史价值
1. 儒家视角:等级秩序与道德教化的物化体现
皇城相府的建筑布局与装饰,处处渗透着儒家思想:
- 等级制度:从院落规格可见清晰的阶层差异——大学士第(陈廷敬居所)宽敞明亮,雕梁画栋,用“明三暗五”的规制显身份;管家院则是低矮的单层建筑,无过多装饰;小姐院空间狭小,等级最低,这正对应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
- 道德符号:建筑装饰多含儒家道德寓意,如府内纹饰以“青莲”为主(“青莲”谐音“清廉”),点翰堂的御笔楹联强调“研书史、慎典编”,陈氏宗祠的祭祖仪式则体现“敬祖孝亲”的儒家伦理,将“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融入建筑。
2. 道家视角:天人合一与顺势而为的建筑智慧
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在相府建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 依山就势:相府整体随樊山山势起伏,内城“斗筑居”东高西低,外城“中道庄”依内城而建,不强行改造地形,符合道家“顺势而为”的理念;其“龟城”轮廓(头北尾南),既取“龟寿延年”的吉祥意,也暗合道家“天人感应”的风水观。
- 河山为囿:河山楼取名“河山为囿”,将自然山水纳入防御体系,楼内水井、碾磨自给自足,体现道家“小国寡民”的生存智慧;止园的设计则融合江南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假山、池塘与北方建筑相映,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五、皇城相府的当代转型:从古宅到5A级旅游景区
1. 修复与开发:从“没落古宅”到“文化地标”
20世纪90年代末,皇城村因煤炭资源枯竭,决定转型开发相府:1998年投资2亿元启动修复工程,遵循“整旧如旧”原则,还原内城、外城原貌,并实现“举村搬迁”;1999年斥资3000万元完成二期工程,成立山西皇城相府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开放。
此后,景区逐步升级:2002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2010年晋升为山西第三个、晋东南首个5A级景区;2015年获“中国十大文化旅游景区”,2018年入选“中国黄河50景”,2023年跻身“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100强”,“皇城相府”还成为全国旅游界继故宫后的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
2. 当代旅游体验:文化与休闲的融合
如今的皇城相府,已形成完整的旅游体系:
- 文化体验:推出全国首部明清院落实景剧《再回相府》,通过陈廷敬家族故事还原历史;设立“中华字典博物馆”,展示《康熙字典》的编撰历程,游客可参与“活字印刷”等互动项目。
- 配套服务:修建五星级相府庄园酒店,整合周边九女仙湖、郭峪古城、海会书院等景点,开通观光车接驳;提供导游讲解服务(需提前预约),帮助游客理解建筑背后的历史,门票含观光车的套票(约110元)成为主流选择。
六、参观启示:封建特权的缩影与历史的反思
皇城相府的规模与规制,本质是封建特权阶层的物质体现:作为康熙朝的“文渊阁大学士”(即宰相),陈廷敬的相府拥有16个院落、640间房屋,总面积达36580平方米,还能获皇帝“御笔题字”“两次驻跸”的殊荣——这绝非普通百姓可及,而是封建社会“官本位”制度下,权力与地位的直接映射。
但我们也需辩证看待这份“特权遗产”:一方面,相府的存在反映了封建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特权阶层可凭借地位占据更多资源;另一方面,正是这份“特权”,让陈氏家族有能力修建如此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保存下《康熙字典》编撰者的生活印记,成为研究明清官宅建筑、儒家文化、北方家族史的“活化石”。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相府的青石板路上,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古宅,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提醒我们,封建特权已随王朝覆灭而消亡,但其中蕴含的建筑智慧、文化底蕴,仍值得被珍视与传承——这或许就是皇城相府留给当代人的最大启示。
乙巳年菊月
相关文章
【来源:日照市城市管理局_工作动态】日照天津路的秋日,是被两排红枫点燃的。近日,位于日照经开区天津路两侧的枫叶红了。这原本只是城市里一条寻常的柏油路,...
2025-11-05 0
为保障游客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提高旅游团队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防止游客陷入“不合理低价游”的消费陷阱,双鸭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根据...
2025-11-05 0
国际友谊小姐与“爽爽贵阳”的美丽之约,正激活贵州文旅“一池春水”。11月1日至5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将在贵阳举行,全球60多位风姿绰约的...
2025-11-05 0
秋意渐浓时,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革烈村,几棵老柿子树率先褪去青涩,一片片缀在疏密有致的枝桠间,又似无数盏小巧的红灯笼,在风里轻轻晃着,把整个村落...
2025-11-05 0
战国袍袂拂过斑驳城墙,回眸间恍若穿越千年风云。10月29日,“何以中国·家住长江边”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团走进湖北荆州,触摸古城墙砖的沧桑纹理,沉浸式...
2025-11-05 0
龙门石窟关于调整开放时间的公告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因季节变化,龙门石窟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调整开放时间。11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售票时间:8:...
2025-11-05 0
11月1日至3日,第九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四川省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为主题组团参展,乐山携“美景”“美食”“潮品”精彩...
2025-11-05 0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跟着演出去旅行”,在四川,“演艺引擎”正高速运转,带动文旅融合发展。11月3日,记者获悉,2025“声之所向 乐山乐山”群星演唱...
2025-11-0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