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智绘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全国20余家媒体共探“锡式精彩”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5日 21:57 1 admin

从苏南模式主要策源地到全国重要经济中心和制造业基地,无锡的产业实力早已闻名遐迩。在经济指标高速增长的背后,一座浸润在音乐、茶香与烟火气中的城市,正展现出更加立体而动人的面貌。

智绘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全国20余家媒体共探“锡式精彩”

宜兴窑湖小镇

10月29—31日,现代快报、新京报、潇湘晨报、生活报、红星新闻、极目新闻、上游新闻等20余家全国地方媒体负责人齐聚无锡,共同探寻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文化密码与发展脉络。

智绘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全国20余家媒体共探“锡式精彩”

无锡“乐读慢岛”

音乐赋能文旅,无锡奏响“世界音乐之都”新章

在无锡滨湖区的渤公岛上,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乐读慢岛”正以其独特的音乐业态吸引着四方游客。这里的书店、咖啡馆乃至手工市集都融入了音乐元素,成为市民和游客感受艺术与生活之美的新空间。

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宣布无锡入选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音乐之都”。这份荣誉,是对无锡音乐文化建设的最佳认可。

“乐读慢岛”只是无锡音乐战略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无锡市已举办各类音乐演出活动超百场,从万达国潮电音节、荣巷街区音乐会,到马山日出音乐会、蠡湖花海微醺音乐节,多元音乐场景与山水、市集深度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品牌体系。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更催生了新的消费模式,推动“单次消费”向“深度体验”转变,有效延伸了消费链条。

智绘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全国20余家媒体共探“锡式精彩”

绿波美术馆

艺术唤醒古村,文化新业态激活历史底蕴

在滨湖区尧歌里古村,一座由老茶厂改造而成的绿波美术馆已成为无锡文旅新地标。馆内收藏着世界最大的琉璃马雕塑、精美的惠山泥人,以及数十万件海外回流陶瓷与东亚书画,构建起“艺术欣赏—休闲社交—文化消费”的完整生态。

智绘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全国20余家媒体共探“锡式精彩”

宜兴丁蜀镇的蜀山古南街同样焕发新生。“紫砂作坊旁开咖啡店,老茶铺里办艺术展”成为街头新景。青草美术馆举办国际文献展,半山小馆内年轻人边品咖啡边看紫砂直播,特色餐饮为老街注入浓郁烟火气。连续三年举办的“丁蜀国际咖啡陶瓷文化艺术周”2024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有效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

智绘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全国20余家媒体共探“锡式精彩”

从春晚后文旅数据创新高,到《无锡市繁荣文化旅游业若干政策措施》出台,无锡正以“创意+科技+文化”探索文旅“长红”之路。尧歌里古村和蜀山古南街的实践表明,文化新业态正成为激活历史资源、赋能文旅发展的重要力量。

智绘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全国20余家媒体共探“锡式精彩”

宜兴窑湖小镇

科技复兴传统,紫砂文化焕发全新活力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1.5万件藏品默默述说着陶都的千年文明。“全景数字陶博馆”上线以来已吸引超50万人次线上参观,让千年窑火突破时空限制。博物馆还创新打造“参观+体验+消费”闭环,游客可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紫砂制作,开发的“紫砂五福杯”等10多种文创产品成为网红爆款,“汉瓦杯”更入选2024全国文创终选,年度销售额突破30万元。

同样在宜兴,窑湖小镇通过“科技+山水+陶文化”的创新表达,利用全息投影重现宋代龙窑开窑盛况,打造“龙腾水秀烟花”沉浸式演出,为游客呈现出一场集视觉震撼、艺术审美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水火共舞”般的视听盛宴。开园近一年游客量超120万人次,2025年央视春晚取景、入选《路易威登城市指南》,更让这里成为“江苏新封面”。

智绘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全国20余家媒体共探“锡式精彩”

无锡市惠山区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

温情守护根脉,老街巷留住江南烟火气

惠山区玉祁街道礼社老街,这座运河南岸的800年古村依然魅力不减。街上坐落着薛暮桥故居、孙冶方故居等2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以及12处历史建筑,文脉传承绵延不绝。

2023年启动的保护修复工程坚持“保护优先、活化利用”,未打扰原住民生活,完整保存了江南传统村落的原真风貌。

在宜兴蜀山古南街,当地创新采用“示范引领+自主更新”模式,70余户居民自发参与房屋修缮。“政府改公共设施,我们整自家门面,老窑工的房子现在成了打卡点。”一位老街居民道出了“政府引导、居民参与”模式的温度。该街区已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并摘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

智绘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全国20余家媒体共探“锡式精彩”

龙池山自行车公园

农体旅深度融合,智慧茶园飘出振兴香

作为江苏最大茶叶产区,宜兴的制茶历史已逾千年。位于宜兴西南的龙池山自行车公园,茶园与竹林相映成趣,17.6公里绿道串联“龙池山慢游十八景”,全程无硬化路面破坏生态肌理。

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通过“低碳+农旅+体旅+文旅”融合实践,去年带动周边农家乐增收超30%,真正实现“绿道变经济带”。

2024年5月,无锡启动“百村提优、百村帮促”行动,市级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截至2025年9月,98个重点提优村村均经营性收入超千万元,83个重点帮促村村均收入达196.7万元、同比增长35%。

在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的九香茶园,智能化生产车间与富硒茶园相映成趣。780户茶农与15家茶企组成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工艺将名优茶采摘期从30天延长至60天,茶农每亩增收超3000元。“龙头引领+政策托底”模式推动太华镇茶产业总产值突破5.1亿元。

智绘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全国20余家媒体共探“锡式精彩”

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

智改数转驱动,产业名城谱写新质生产力答卷

在无锡微研精工智能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作业,技术人员围绕数字化看板优化参数,AI检测后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序传送……这幅“人机协同”画面,正是无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

这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转型并非个例。目前无锡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3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210家,均列全省第二;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17家,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集成电路等战略性领域。

10月31日,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正式启动,近百台机器人在工程师“培训”下学习工业场景动作。作为全市首个工业场景智能训练平台,这里将加速实现机器人从“功能机”向“智能体”的跨越。

这座制造业名城,正以“智改数转”为笔,以专精特新企业为墨,精心书写着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安刚;摄影:安刚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