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人文地理】灵鹫山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8日 18:52 1 admin

灵鹫山

灵鹫山位于芦山县城西北,山北为宝兴县的灵关镇,山南为芦山县的芦阳街道,西南隔宝兴河与天全县相望。灵鹭山绵延10余千米,面积20平方千米,在宝兴河顺流而下的左岸,山形为一高峰六山头,很像一只向上腾飞的灵鹫,故而得名,是古八景之一。1998年6月,灵鹫山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灵鹫山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丰富。《天全州志》载:“灵鹫山在灵关河左,山形一首六翮(hé),俨然鹫翥。”又言:“横延六十余里,阳为芦山,阴为州界。”《芦山县志》(清康熙手抄本)记灵鹭山在《舆图》中被“列蜀之胜”。《雅州府志》记:“《旧唐志》以此为卢山,俗呼灵鹭山。”灵鹫山四周群山环绕,峰峦林立,似驼峰、似骏马、似雄鹭,姿态各异。《四川总志》载:“山形如莲蕊,四围缤纷,龙蟠帝座,下有钵,水满而不溢,夜恒见佛图灯光如星,飞越灵鹫峰顶古刹,俗呼佛图神灯。”

【人文地理】灵鹫山

灵鹫山(李年龙 摄,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供图 )

灵鹫山是历史上的佛教名山。相传燃灯古佛曾闭关修炼于灵鹫山圆觉洞,道成后迁往了峨眉。灵鹫山的最高峰曾经有灵鹫寺,建于宋代,名光相寺,明代更名为灵鹫峰寺,又称灵鹫寺。经历代修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据民国版《芦山县志》记载,民国时期,芦山境内有庙宇108座,县城内有21座。从芦山县城北门到灵鹭寺,沿途有众多寺庙拱卫灵鹫寺,依次有飞龙庙、前姜公庙、金宝山庙、静智寺、后姜公庙、苗溪山庙。其中,最著名的是静智寺,曾有“先有灵鹫,再有峨眉。先有静智,才有灵鹫”一说。民国版《芦山县志》有“静智寺在治北五里,建于唐贞元间,为芦第一刹”的记载,同时收录有明代邑人竹显勋所著《静智寺碑记》。原有庙房今已不存。《芦山县志》记载:“寺右侧金波崖,削壁万仞,山径幽峻,下临深涧。崖腰有大小三洞,曰圆觉洞。”大洞深、宽约10米,高约8米,内有十二圆觉及十尊供养塑像,相传是燃灯古佛闭关修持之所。圆觉洞集神秘险雄于一身,在《封神榜》等小说中均有相关描写,是旅游探险的绝佳之地。

灵山峡又名铜头峡,亦称金波崖。灵鹫山向西南的断崖处,两崖之间仅数十米,宝兴河穿流其中,铜头水电站筑坝拦截,在峡中形成长达5000余米、深达数十米的峡谷平湖,省道210线沿湖在山脚延伸,一湾一景,风景迷人。

【人文地理】灵鹫山

开明王城址(李年龙 摄,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供图 )

铜头峡口的思延镇铜头村北有开明王城址,人称城址头,是灵鹫山风景名胜区的著名古迹之一。城址头面积约三四百亩,宝兴河将其环绕成马蹄形,河对岸是万仞绝壁,沟壑纵横,壁上凿有栈道,地势险要。据《本蜀论》《华阳国志》《水经注》《明一统志》等记载,古蜀时期,鳖灵精通水性,善于治水,因治水有功,杜宇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即位后,号“开明帝”,在成都平原上建立了开明王城。

开明王城规模宏大,是当时古蜀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明王城疆域广大,北至今陕西汉中一带,南至今青神、芦山一带,西至九顶山、峨眉山,东与巴国接壤。相传鳖灵子孙即位后,北方狄人氏率兵侵犯开明王城,新开明王惨败,遂带领残部退至芦山。因地理位置偏僻,最终躲过追击,继续维持开明王朝的统治。史载,开明王朝传12世,于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开明王城作为开明王朝的边陲重镇,以及最后的军事堡垒,曾发现有秦汉时期的布纹瓦,在距城址头5千米左右的清源、仁加等地,曾出土过古蜀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巴蜀印章,以及大量青铜兵器。因种种原因,城址头遗址尚未进行全面考察和发掘。

来源:雅州史志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