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9日 05:39 1 admin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2025年11月7日,第十二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将在“宣纸上的山水画卷”——宣城,拉开帷幕、盛大登场。


文润宣城,旅悦古今。在绿浪翻滚的敬亭山麓,倾听“相看两不厌”的诗意咏叹;在水墨烟波的桃花潭畔,寻觅“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厚谊情深;在纸山层叠的宣纸小镇,体味“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的深厚底蕴;在九转千回的皖南川藏线,探寻锦绣山川绿意盎然……


正是皖南好时节,这一幅画卷,既有“我见青山多妩媚”的高颜值,更显“一城山水满城诗”的好气质。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我市加快建设“皖南泾旌绩”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通过多元业态创新与文化深度挖掘,持续赋能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服务,让山水风光与人文底蕴碰撞出新“火花”。数字生动诠释发展的脉搏,今年1—9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832.64万人次,国内游客花费358.53亿元。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航拍宣城


“场景”焕新“风景”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宣城文旅的独特优势——现有60家A级景区,其中,5A级景区1个,4A 级景区23个,3A级景区31个,2A级景区5个。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桃花潭


坐拥好山好水好资源,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皖南泾旌绩”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具有影响的文旅IP,加快打造热点爆款的文旅场景,培育发展活力强劲的新质文旅。


市委书记何淳宽在各地调研时多次强调:“宣城是文旅资源大市,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惠民生。”明确要求,进一步激活用好宣城特色文旅资源,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把“宣纸上的山水画卷”描绘得更加精彩。市长邓继敢指出,宣城文旅要充分发挥底蕴优势,以文房四宝产业发展和古村落活态传承等为抓手,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方向清晰,任务明确。


当宣城文旅不再完全依赖于传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体验升级让“老场景”焕发新生机。


精妙的场景设计增添吸引力。泾县宣纸小镇,中国文房四宝之城最具代表性的新地标。国纸客厅、国纸水街、宣纸博物馆、宣纸文化园……行走于“纸山”建筑间,恰似“人在山中行、如在画中游”。游客还可亲手制作一张宣纸,打包带走文创产品……体验感满满。“传统韵味”与“潮流玩法”巧妙融合,小镇迎来了“泼天流量”,今年国庆期间,连续日均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国纸客厅外景


突出主题化、强调沉浸式、优化体验感。小镇之外,一条以泾县丁家桥、黄村、乌溪、榔桥和旌德白地、绩溪上庄、宣州溪口为重点的“中国文房文化IP”旅游线串联起了笔墨纸砚。而一部以宣纸为主题的电视剧《种墨园》正在泾县火热拍摄,寄托着“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文旅融合愿景……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种墨园》开机仪式在泾县宣纸小镇举行


由“风景”向“场景”的转变,不同于过去“走马观花”“下马赏花”,市文旅局副局长胡宇飞认为,游客如今更愿意在精心构筑的“场景”中“养马种花”,获得不一样的互动体验。


在宣州区溪口镇,今年7月开业的林下威尼斯项目已然小有名气。景区内,游船在5座特色岛屿间蜿蜒穿梭,“我们是长三角为数不多的林下水系文旅项目。”项目负责人徐露介绍,这里以游船和自然景观为载体,为游客打造“食、景、嬉、憩”融合的沉浸式场景体验。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林下威尼斯游船


在泾县琴溪镇施窑村,这个五代“宣州窑古窑址”所在地依托古窑遗址文化,打造集陶艺体验、非遗工坊、文创集市于一体的艺术乡村。置身村中,游客不仅可以体验“云岫陶源”制坯烧窑,上“小梅子染坊”扎染一方帕子,还可以闻到面包窑里的麦香,品尝自制的乡野村咖……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泾县琴溪镇施窑村


这是我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从“风景”到“场景”,形态各异的文旅供给与人们需求撞个满怀,在融合中渐入佳境。


“一子落而满盘活”,越来越多文化IP和旅游要素在空间里融合、在体验中彰显。宣城,正以“诗与远方”勾勒出文旅发展的多元图景。


“生态”催生“业态”


行驶到“皖南川藏线”,喝一杯咖啡,已成为一种新时尚。


“宇宙是个粮仓”“山里没有海”“阿那亚茶园”……一间间特色“村咖”如珍珠般散落在这条串起连绵群山、浩荡竹海和众多景点的山水画廊里。 “远处是层层叠叠的山峦起伏,脚底是悬崖峭壁,吹着山风,喝着咖啡,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为了这独特的体验,游客张婷和朋友特意驱车40公里前来“空空里”拍照打卡。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宁国村咖


据统计,仅“皖南川藏线”泾县、宁国两地,便有“村咖”百余家,每一家都独具特色。或依托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或长在田野里、瀑布下、山林间,将城市品质的生活方式与乡村的自然美景和文化特色相融合,创造全新的消费业态。


“咖啡并不是刚需,我们卖的不只是咖啡,而是风景。来这的年轻人不拘泥于‘喝什么’,而在于生态高颜值。”“空空里”咖啡店老板赵倩这样说。单日最高1500杯,平均每日800杯,“空空里”称得上火爆“村咖”的代表。


伴着村咖的热度,茶山清风、河边营地、窑烤面包、音乐霓虹……乡村里的新兴业态也拔节生长。“微业态”植入,成为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归乡野的“咖啡伴侣”。这些新消费业态成为连接“皖南川藏线”自驾游的火热载体,吸引着沿线日最高1.5万辆过境车辆,间接带动17个乡镇6.49万人实现增收,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旌德三山露营基地


有风景,带来人气;有产业集聚,带来财气。优美的山水不仅点燃了新业态,凭借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的优势,宣城生态康养也越来越“出圈”。


“这里的环境真好,不仅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用这里的水泡茶,感觉更可口甘甜,我们决定多住几天。”这个秋天,来自江苏苏州的游客陶钱宇和家人一起开车来到广德市卢村乡甘溪村,对村庄环境赞不绝口。来此游玩的上海游客蒋敏君也表示甘溪村是个康养旅游的绝佳目的地,“睡得好、心情好,身体也好了。”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广德甘溪


好山好水好风光,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正如火如荼建设推进。重点打造生态文化健康城、梦里江南康养园、无量田园乌托邦、温泉竹海山水里、甘溪乡愈养生谷等多个康养项目;“大健康”产业园、开元森泊乐园等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提速;37.7公里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一期竣工;200余公里“竹乡画廊”连接9个乡镇、290多个自然村、9个A级旅游景区……游和美乡村,品味诗意田园生活的悠然惬意。


一业兴,百业旺。当默默无闻的野趣被游客发现惊喜,从“养眼”到“养心”,“花样百出”的旅游业态竞相涌现,一个回眸、一场表演、一次体验,都可能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旅游空间。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从“生态”到“业态”,“折叠”许久的乡村也以全新的姿态徐徐展开。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


“力度”传递“温度”


远来皆是客。对于宣城而言,“花式宠客”已经成为硬招牌。


7月8日,全市召开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动员大会。要求把游客的需求、感受、评价放在最高位置,聚焦“舒心出行、放心消费、暖心服务”,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创新性强的具体举措。


以强化服务“力度”入手,进一步擦亮“好客”的金字招牌,宣城文旅有温度:我们的“风景”不只在山水之间,更在“人人都是迎客松”的暖心接力里。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郎溪新和樱花林


“免费停车、免费导览、旅游问题半小时办结。”来自江西的游客宋先生对泾县桃花潭景区的服务赞不绝口,“遇到下雨,工作人员不仅送雨衣,还主动帮我们规划景点游览路线,真的很暖心,以后还会再来。”


文旅是一场双向奔赴,不仅是游客与景点的美好约定,更是服务与体验的良好互动。


——看出行,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识,加强旅游运输安全监管,加大交通疏堵保畅力度。优化完善旅游公交线路,全面推行景区周边及乡镇国有停车场、公共停车位免费停车政策,规范停车管理市场秩序,让游客出行顺畅、心情舒畅。全市554处国有公共停车场、31200个停车位及59家A级景区的161个停车场(13798个停车位)均实现免费停车,今年暑期两个月共为游客免除停车费约280万元。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看消费,编织“落实明码标价、开展专项整治、保障游客安全、深化警旅协作”四张“防护网”。对62个A级景区、67个网红点及3620户涉旅经营主体开展拉网式检查,督促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真正将“放心”体现在看得见的标签、可追溯的源头以及摸得着的品质上。让游客买得安心、吃得安全、住得安稳。


“放心消费的要求其实不仅让客人放心,也更利于我们的宣传运营。”在绩溪县龙川村烟雨江南民宿负责人胡登政看来,让客人放心消费,才会引来回头客,打出宣城民宿品牌。


山水“宣”境,“城”意满满!宣城,值得!

绩溪家朋花海


——看服务,以入园政策优惠、微笑服务场景为抓手,优化游客体验每一环。用一张门票便可叩开一众景区大门,我市推出的旅游景区“一次购票多次入园”政策,打破了传统门票“仅当日单景点有效”的惯例,让游客在宣城可以安心沉浸式游览。不仅如此,游客手上的门票在部分景区,还可享受酒店住宿、特色餐饮、文创手信等“城市礼遇”的折扣优惠。


“宣城这波操作贴心,我准备再多去别的几个景点看看。”在广德太极洞景区,游客宋磊这样说。从“到此一游”到“深度体验”,一张普通的门票,原本是消费的终点,如今在“热情邀约”下却成了不少游客探索宣城的起点。截至9月,该政策已惠及游客超3.3万人次,有效提升景区游览灵活性与性价比。


从“养眼”到“养心”,宣城深谙: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游客收获的不仅是一段旅程,更有一份温情记忆留在心里。



宣纸上的山水画卷

因文房底蕴深厚

因山水秀美灵动

因文化绽放芳华

因文旅精彩纷呈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徐文宣

图片 | 全媒体记者 戴巍 沈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