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诗画齐山焕新升级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9日 05:40 1 admin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从唐代刺史李方玄首次“开发”齐山,到杜牧为齐山留下传世绝唱,再到岳飞在齐山寄寓戎马诗情……这座承载着千年人文记忆的江南名山,曾留下无数文化印记。近年来,平天湖风景区通过文脉活化、服务提质、文创赋能等一系列举措,推进齐山景区焕新升级,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诗画齐山焕新升级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齐山竞相“打卡”,吟诗赋咏达3000余首。为让这份文脉融入日常游览,平天湖风景区巧妙串联起池阳胜境、岳飞广场、翠微亭、华盖洞、绣春台等景点,全新推出“齐山登高健身诗径”。这条全长6.5公里的步道,镶嵌70余品齐山诗刻,漫步时长约2小时,真正实现了“一步一景、一步一诗”。不久前举办的2025池州“九日齐山登高”重阳季活动,游人沿着这条步道登高祈福,让节日氛围多了几分文化韵味。“这条诗径把健身和文化结合起来,我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还能品诗词、悟文化,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退休教师叶卫国带着孙子漫步诗径,一边指着诗刻讲解,一边忍不住点赞。

诗画齐山焕新升级

“齐山虽不高,但其历史宽度和厚度,足以担得起‘江南名山’之美誉。”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刘庆霖登上翠微亭后,凭栏远眺平天湖波光粼粼,与好友倚栏畅谈,“好的诗词创作就是要融入自然,与山水为友。这次诗会之后,我准备创作一些反映齐山、平天湖风貌的作品,希望这份‘登高留印’的文化传统能一直传承下去。”

齐山的另一张文化名片,当属摩崖石刻。自唐至清,200余处摩崖石刻遍布于山中石壁、岩洞之间,犹如繁星坠空。“齐山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在寄隐岩,最负盛名的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包拯任池州知州时手书的‘齐山’二字。”导游章月兰向游客介绍道,为让千年石刻“活起来、传下去”,风景区已经对全山石刻进行了3D数字化采集保护,将这些石刻的纹路、字体、大小等信息以数字化手段记录下来,方便长久保存和研究。市民游客可通过网页搜索进入齐山摩崖石刻元宇宙可视空间,在AI数字人“杜牧”的引领下云游齐山,了解石刻背后的文化内涵。

诗画齐山焕新升级

诗画齐山焕新升级

为更好满足游人登高体验,齐山·平天湖风景区对齐山各景观节点实施“地毯式”清理,对陡坡、岩缝等危险地段同步落实安全防护,有效消除了视觉杂乱和安全隐患。原先模糊难辨的丈人峰、飞凤岩等天然石群景观得以重现,与周边植被相映成趣,成为游客打卡的新亮点。“池州齐山——隐秘在市区的‘小而精’景致,美了千年!”北京游客赵银萍在朋友圈分享游齐山感受时赞美道。

诗画齐山焕新升级

同时,针对游客多元化需求,齐山景区于10月1日开通了景交车游览线路,有效串联起公园广场、寄隐路、月亮湖、石林等特色景点,并对应打造了齐风新韵、翠微寻芳、狄风云径等小品景观。“坐着车就把齐山逛了,一点不费腿脚,碰到感兴趣的可以随时下车看一看,非常轻松。”72岁的市民纪小平说。

夜幕降临,翠微亭灯光璀璨,岩壁的“齐山”二字在灯光映衬下熠熠生辉、灵动十足。如今,齐山不仅有看得见的风景、享得到的服务,还有带得走的记忆。棉凫抱枕、小天鹅钥匙扣、望华楼玩偶、四季景色冰箱贴等一批融合齐山·平天湖风景区特色的文创产品备受市民游客喜爱。“这款冰箱贴非常有特色,既能拆开,又能整合,每一块都很漂亮。”游客杨静手持文创产品,脸上满是喜爱之情。

诗画齐山焕新升级

诗径串联古今文脉,数字化保护延续千年瑰宝,便捷游览提升体验质感,文创产品传递山水风情——这些举措共同勾勒出齐山景区提质升级的立体图景。它们不仅是对硬件设施与服务短板的精准补齐,更是对“文旅体”深度融合、满足多元化旅游需求的生动实践。“未来,我们将以齐山·平天湖‘山水相依、人文荟萃’的历史底蕴为核心载体,不断丰富景区特色景观、游玩场景,系统打造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群众认可的齐山·平天湖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处处长尹莉表示。



来源 | 池州市传媒中心 记者:方雯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