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项】15:00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情况07:50 日本央行10月货币政策会议摘要待定 国内成品油...
2025-11-10 0
10月15日,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里的沙盘复原昔日清河油坊码头舟船往来的热闹场景。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崔玉洁摄
卫运河左岸,五百余岁的清河油坊砖砌码头群静静矗立——这里是中国大运河河北段仅存的砖砌码头群。从“日聚千商,夜泊百舟”的漕运盛景,到一度沉寂的文物遗址,如今,这座古码头正拂去历史的尘埃,在新时代的脉搏中悄然苏醒。
近日,记者随“千年文脉·活力运河”大运河河北段文物保护采风团行走于青砖古道,聆听运河回响,解码水工智慧,见证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你脚下每块青砖,都可能承载过明清盐袋、粮包。”站在清河油坊码头遗址前,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馆长宋香山轻抚斑驳砖面,指尖划过深浅不一的凹痕,“这是船夫日复一日系缆绳磨出的印记。闭上眼,仿佛还能听见当年‘船挨船、人挤人’的喧嚣。”
据记载,油坊码头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最初只是村民摆渡的简易渡口。至清乾隆年间,卫运河航运鼎盛,陆续衍生出六座功能各异的专用码头,总长933.8米,10.2米高的驳岸全由青砖以“叠涩平砌”工艺筑成。
漕运繁荣不仅载于史册,更烙印在古镇基因之中。明朝时,油坊码头已是沿河闻名的大码头,南北客商在此落地生根,油坊这个小村落逐渐发展为几千人的繁华集镇。如今,这里聚居着132个姓氏的人家,天南地北的乡音在此交汇,南北风俗于此融合,成为当年“日聚千商”盛况最生动的见证。
“商船从天津卫、沧州等运来盐、布匹,卸下后再装满本地的棉花、粮食南销。”宋香山在馆藏《运河漕运图》上精准指出码头位置,他说,“图上益庆和盐店紧临盐运码头,据说鼎盛时一天能卸下三船盐。”
作为冀南与山东重要的粮货集散中心,油坊码头的繁华延续数百年。“白日桅帆遮天,搬运号子声传三里;夜晚渔火连片,酒馆灯笼映红河面。”宋香山回忆着长辈的讲述。直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运河断水,随着公路、铁路兴起,码头喧嚣才渐渐沉寂。2006年,油坊码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作随之启动。“当时装卸平台被积土淤埋,部分砌砖断裂歪闪,地面铺砖酥碱残损近半。”宋香山回忆,得知要修缮的消息,他和村民们都很激动。
修缮,是修复文物建筑,更是解读古代科技智慧。“油坊码头不只是商贸枢纽,更是古代水利工程典范。”在盐运码头旁的堤坝险工处,宋香山指着青砖护岸解释,为抵御湍急水流,古人采用“叠涩平砌”工艺,让青砖一层压一层向外延伸,如同为河岸披上“青砖铠甲”。护岸并非笔直一线,部分河段设有突出的“矶头”。宋香山说:“这是古人的分流巧思,矶头能化解弯道水流的直接冲击,相当于为河岸‘卸力’。”这种覆盖式平顺护岸与矶头结合的设计,数百年来历经洪水考验,始终安然无恙。
智慧,同样凝结于精妙布局。油坊码头按运输对象精准划分出客运、日杂、粮运、盐运、煤运等多个类型的码头,且形成互不干扰的布局,极大提升了转运效率——粮运近粮仓,盐运挨盐店,客运通集镇。在没有机械的年代,古人靠合理布局实现效率最大化。即便今天,也极具借鉴意义,堪称古代物流的“智慧枢纽”。
不远处的朱唐口险工,治水智慧更为极致。面对天然曲折、水流冲击力强的河道,古人将护岸修建成波浪形,为汹涌河水“搭建”缓冲带。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立柱网格坝至今仍在发挥着防洪治水的作用。“有缝隙的坝体让水流穿过,减小冲击,比实心坝更耐用。”宋香山说。
让文物“活”起来,才能真正赋能当下。修缮不止于保护,更要让它助力乡村振兴。随着文物遗迹的修缮和保护,游客日益增多。宋香山介绍,今年国庆期间,每天接待游客上千人次。采访中,记者遇到两位从山东结伴骑行过来的游客,他们说,周末来邻近的清河县看巍峨壮观的油坊古码头是一种文化享受,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他们的骑行团,游古运河、看风景、品文化。
如今,油坊码头周边已修建了国家3A级七彩运河主题文化景区、益庆和盐店博物馆,引来更多热爱运河文化的旅游者。博物馆里油坊古镇的复原沙盘,生动展现了这座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古镇风貌。展柜里陈列着老船桨、旧铁锚等航运文物,墙壁上绘有生动漕运壁画。以油坊码头为核心,青砖险工遗址、涵洞运货场景以及益庆和盐店旧址等资源正被整合打造为沉浸式旅游区。未来还将开设体验区,让游客学习编船绳、模拟装卸货物等场景。
文化活力正催生发展新动能。油坊镇依托“码头文化”品牌,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这种“文物+旅游”模式已在运河沿岸形成示范。
夕阳西下,卫运河水面金波粼粼,古老的青砖码头在余晖中更显庄重。五百年的繁华变迁早已融入砖石,如今,这座清河古码头正以焕新之姿,讲述新时代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故事。
相关文章
近日,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在青海西宁举办。由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选送的“石家庄游礼”系列作品“天庄经典1947礼盒”与“太行娃枣仁派”,从...
2025-11-10 0
一、露营成社交新暗号:年轻人的周末新选择“周末去哪?”“露营!” 最近两年,这样的对话频繁出现在年轻人的社交场景中,逐渐成为他们之间默认的 “社交新暗...
2025-11-10 0
开着一辆215公里续航的五菱马卡龙,自驾游整个新疆,从南疆的喀什、白沙湖、盘龙古道到北疆的阿勒泰、阿禾公路、喀纳斯,旅行4个月,花了多少钱?哈喽,大家...
2025-11-10 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赵 珊《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07日 第 12 版)游客在宣纸小镇非遗体验区学习制作花草纸。荣 超摄每年端...
2025-11-10 0
以下是济南市的免费床车房车自驾露营地停车场、好玩景点及特色美食介绍。仅供参考!一、免费露营地停车场1、黄巢水库停车场:位于历城区西营街道黄巢水库周边,...
2025-11-10 0
11月3日,太原晋祠博物馆内的千年银杏树迎来最佳观赏期,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胡续光摄不必远行,无需寻觅远处的名园古迹,秋...
2025-11-10 0
中国日报11月3日电(记者 姜东)2025年11月2日,人们在北京颐和园游玩。近日,颐和园秋色渐浓,吸引人们前来饱览秋色。人们在颐和园游玩。中国日报记...
2025-11-10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