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2日 09:20 1 cc

孙同学有话说:

因为工作的属性,这些年,我几乎走遍了榆林的每个角落。历史、文化、资源、风土人情……说起什么都能聊上几句,朋友都说我是榆林旅游的“活攻略”。

但最近我发现,除了这些,榆林还有着十分“可爱”的一面。当我放下工作享受生活,那些不曾关注的细节都变成了这座城市的“反差萌”,让人忍不住发个朋友圈,配上“啊啊啊谁懂啊”的文案。

快来!榆林的“可爱”属性正在加载中,我们一起来解锁~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去班味?你算来对地方了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在榆林,轻松惬意的生活氛围是常态,恰好能安放现代人紧绷的神经。

公园里的景色总是宜人。沿着栈道漫步,整个人都是自由的。听鸟鸣、听人群嘈杂声,听世界的声音,让思绪飞远,让身心自由休憩。开阔的草坪上,总能遇见追逐嬉戏的萌宠,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那摇晃的尾巴消散在风里。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骑行在专用的自行车道上,风是唯一的伴侣,没有赶路的匆忙,只有随心而行的自在。

在这座城市,无需刻意寻找,那份久违的从容会悄然回归,让每个寻常日子都成为最好的治愈。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当非遗开始“整活儿”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时光深处沉淀下来的经典,承载着一方水土的风情与记忆。当古老的技艺与匠心遇上现代的活力,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剪纸的巧思,不再停留于窗棂,而是注入到种子卡片和胶带中,让匠心融入生活的点滴;质朴的泥塑、传统的木雕被注入了俏皮的元素,变身成让人会心一笑的案头萌物。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玲珑生动的盐雕、栩栩如生的面花,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从传统中生长出来的创意,让非遗技艺在日常使用中得到传承,让非遗文化不再是凝固的历史,而是流动的生活。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陕北方言,谁听了都得唱两句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说起陕北方言,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平凡的世界》里“西北锤王”的耿直,是陕北民歌一嗓子吼出来的黄土气韵,还是各种夸张又抽象的语气词……这些都有,但最出圈的,还是要数那一首:爱青山~爱绿水~爱蓝蓝的天~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要说从前,总觉得说方言“土”。现在才懂,这朴实的乡音,已经成为了融入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乡愁,背后所承载的,是“不忘来时路”的文化认同。

因为工作,我走遍了榆林的十二县(市)区,也收藏了十二种不同的乡音。这份“散装的方言技能”,是我十分自豪的职业勋章。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请叫我美食“主理人”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之前看到网友评论说,榆林人对食物的称呼,自带一种萌感,很多都有着可爱的叠词后缀。比如:洋芋擦擦、黑愣愣、黄馍馍、油馍膜、羊蹄蹄、钱钱饭、粉糊糊……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是的,它们不仅听起来可爱,吃起来更是可口,不过榆林的美食远不止这些。铁锅炖羊肉、拼三鲜、八碗、驴板肠、大烩菜、包头肉、炸豆奶、油旋……每一种风味都承载着这片土地的深情记忆。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赋予四时风物不同的创意,成就了万千佳肴,让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原来,榆林也可以很“可爱”

其实,“可爱”一面的背后,彰显的是这座城市的“实力担当”。你觉得榆林的可爱之处是什么?快来评论区说出你的答案吧~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