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一口气飞8个小时!歼-16挂弹升空接力空中加油训练,目标是谁?

排行榜 2025年03月01日 21:42 5 admin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央视军事》在28日,公开了对歼-16飞行员王文毅的采访。后者提到的“飞了8个小时”、“扒开座舱第一下没站起来”、“挂着弹在空中就是一种威胁,多待10分钟威胁就存在10分钟”,看得外界感慨不已。同时,视频里展示的其他细节,似乎也暗示了这种长航时训练的意义。

一口气飞8个小时!歼-16挂弹升空接力空中加油训练,目标是谁?

▲这次对歼-16飞行员的采访很接地气

半个月前,澳大利亚国防部曾公开指责,“歼-16在中国南海上空极近距离对P-8A发射干扰弹”。因为这事已经发生了很多次,所以引起的关注并不大。但这次的采访视频里,恰恰就加入了一段歼-16抛洒干扰弹的训练资料,这就很有意思了。此外,类似“歼-16拦截P-8A”的行动,本来就是一种非常耗耐心,对战斗机巡航时间也有很高要求的操作。国内这些年都选择进口或自己改进的“侧卫”出战,甚至现在针对歼-16进行长航时训练,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口气飞8个小时!歼-16挂弹升空接力空中加油训练,目标是谁?

▲歼-16抛撒干扰弹现在已经是标志性动作

苏联当年设计“侧卫”时,为了容纳大尺寸雷达,将机头直径设计得很大,与之对应的机身自然也不小。因为苏联航空材料水平有限,这种结构导致“侧卫”早期寿命有限且事故频发。但等到材料问题解决后,大机体设计反而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优点——内部载油量极大,以至于基本不需要副油箱。全球各地数千架“侧卫”服役这么多年,挂副油箱的场景那真是屈指可数。在F-15都经常带副油箱出行的情况下,“侧卫”的这个优势可不是省了副油箱的采购费用,而是省出了位置最好、载重最优秀的三个挂点。歼-16现在表现得这么出色,优秀的机体结构功不可没。

一口气飞8个小时!歼-16挂弹升空接力空中加油训练,目标是谁?

▲歼-16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诞生的

在和平时期执行拦截任务时,“侧卫”的这个优点就更关键了。“上来就在极限距离抛撒干扰弹驱离”的情况其实很少见,要不然不会成为新闻。真正常见的情况,是对手凭借航时和内部空间优势,在分界线附近来回磨蹭,进进出出。在这种情况下,对耗其实是无奈但唯一的选择——直接硬拦截不太可能,快速轮换也不现实。苏-30MKK之所以在前些年,一直是这种任务的主力,一方面是载油量大,耗得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两名飞行员,扛得住疲劳。相比之下,单座歼-11B对飞行员的考验就比较大。

一口气飞8个小时!歼-16挂弹升空接力空中加油训练,目标是谁?

▲采购苏-30MKK是20年后都拍大腿称赞的操作

但苏-30MKK毕竟数量有限,在歼-11B适用范围有限的情况下,有时候歼-11BS也不得不出战,直到后面歼-16大量服役才算彻底解决问题。歼-16现在进行8小时飞行训练,并不意味着真需要一口气对耗8小时(事实上4小时都算很长的了),但长航时训练仍有很大意义——8小时都能飞下来,4小时就更加游刃有余了。此外,从美军F-15机队在海湾战争中的实战表现来看,越是大航程战斗机,越得肩负起远程纵深打击的任务,这对飞行员一直都是很大的考验。

一口气飞8个小时!歼-16挂弹升空接力空中加油训练,目标是谁?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当然,歼-16内油再多,也不可能一口气飞8个小时,视频中也出现了运油-20给歼-16加油的画面,实际上有可能都不止一次——这是飞行员操作水平优异的典型表现,毕竟在长达8个小时的飞行中,还能完成数次空中加油,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歼-16作为空军手中最高效的多用途战斗机,实际上肩负着低成本远程精确打击的重任,即使歼-20也不能完全盖过其锋芒。但国内毕竟涉足这个领域时间不长,积累也不算很深,出现类似“8小时长航时接力加油”的高端训练科目,恰好证明空军已经登堂入室,朝着顶尖战力而去。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