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排行榜 2025年04月06日 11:50 2 admin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西方坦克神话咋就破了?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西方坦克那耀眼的光环算是彻底砸地上了,曾经被吹得天花乱坠的装备在实战中接连翻车,露出一堆让人瞠目结舌的短板。先说英国的挑战者-2,这款坦克1998年刚服役的时候可是顶着“防护无敌”的名头横空出世,厚实的装甲加上先进的设计,当时在西方军事圈里被捧得像陆地上的不败战神。

2022年,英国拍板决定支援14辆挑战者-2过去,满心想着让乌军拿着这“王牌”在俄军面前硬气一把。战场不是演习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快就显现出来。2023年9月,乌军在扎波罗热地区发起一次进攻,试图撕开俄军的防线,结果一辆挑战者-2直接撞上了俄军的火力网,被精准击中后燃起熊熊大火,车体冒着黑烟瘫在泥地上,成了个醒目的残骸。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挑战者-2实战中首次被击毁的记录就这么诞生了,英国人引以为傲的防护神话在硝烟中碎了一地。俄军这边还挺得意,事后传出的画面显示,他们用无人机拍下了坦克被炸毁的全过程,残骸旁边甚至还有士兵比着胜利手势,摆明了就是在炫耀战果。

德国的豹2坦克也没能逃过这场“神话破灭”的戏码。乌克兰从德国和其他北约国家手里陆陆续续接收了不少豹2,型号从老旧的A4到相对先进的A6都有,加起来数量不算少。乌军拿到这些坦克时信心满满,计划靠着豹2的火力和机动性在前线打出个名堂,毕竟这坦克在冷战时期就被吹成欧洲陆军的顶梁柱,德国人自己都把它当成工业技术的巅峰代表。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可惜到了乌克兰战场,豹2在面对俄军的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时显得格外脆弱,经常是一发命中就直接报废,爆炸后车体四分五裂,零件散落一地。更糟的是,有些豹2压根没机会上战场开火,就因为后勤维修跟不上,坏了之后只能停在路边蒙灰。

乌克兰的地形复杂,泥泞的田野和破损的道路让这些重达60多吨的大家伙动不动就抛锚,修起来还特别费劲,零件短缺、技师不够,愣是把一堆好钢变成了废铁。俄军这边自然不会放过机会,专门派无人机盯着这些“瘫痪”的豹2,逮着机会就补上一击,乌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希望一点点被炸成碎片。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至于美国的艾布拉姆斯,那更是西方坦克“陆战之王”称号的扛把子,M1A2型号的复合装甲和精准火控系统让它在海湾战争里打出了名声,连伊拉克的T-72都只能望其项背。乌克兰拿到这批坦克的时候,北约教官还特意培训了一波乌军士兵,教他们怎么操作这复杂的大家伙,摆明了是想让它在东欧战场再现辉煌。

2024年2月,阿夫迪夫卡附近的一场交火把这“王者”拉下了神坛。一辆艾布拉姆斯在推进时被俄军发现了踪迹,紧接着一枚反坦克导弹呼啸而来,正中目标,爆炸的火光映亮了周围的雪地,坦克瞬间变成一堆燃烧的废铁。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俄军士兵显然很享受这场胜利,事后有人扛着手机拍了段视频,镜头里是被炸得面目全非的艾布拉姆斯残骸,旁边还有人用蹩脚的英语喊着“谢谢美国,多送点来”,语气里满是嘲讽。他们甚至提到,打掉西方装备还能领奖金,这话一出,视频迅速在网络上流传开,成了俄军宣传的又一素材。

库尔斯克偷袭,乌军咋懵了?

2025年3月,俄乌冲突在库尔斯克地区迎来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点。俄军派出一支仅有800人的特种突击队,悄无声息地从一条废弃的天然气管道潜入乌军控制的后方。这支队伍在敌方腹地潜伏了整整四天,利用地形和夜色掩护,成功避开了乌军的侦察。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他们的装备并不花哨,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但行动计划却异常老练。第四天夜里,这支突击队开始行动,手动剪断了乌军多条关键通讯线路,导致前线部队与后方指挥部之间的联系瞬间中断。为了制造更大的混乱,他们还在几个地点点燃了废弃车辆和物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让乌军误以为遭遇了大部队的突袭。

乌军这边可是装备了美制夜视仪的精锐部队,平日里靠着高科技装备自诩能看透黑夜,结果却被这种原始的伎俩搞得晕头转向。指挥官接到零星报告后,判断形势危急,下令部队迅速后撤,试图重新集结防线。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俄军早有准备,趁着乌军撤退的空档,迅速推进阵地,仅用不到48小时就夺回了超过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更狠的是,他们还顺势切断了乌军的退路,把近万名乌军士兵困在了苏贾地区的包围圈里。乌军一直引以为傲的数字化指挥系统,本来是靠着卫星和实时数据打造的战场“全景图”,可这次面对俄军低成本的伪装和干扰,直接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捷尔任斯克巷战,乌军咋卡壳了?

紧接着看捷尔任斯克方向的战事,乌军集结了两个旅的兵力,试图强攻这座被俄军占据的城区。他们手里攥着美制M240迫击炮,这款装备在北约训练场上一直被吹成“巷战之王”,射程远、威力大,理论上能在城市作战中轻松压制敌方火力。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为了这次进攻,乌军特意调配了足够的炮弹和运输车辆,计划用密集的炮火覆盖打开突破口。行动开始后,M240确实展现了火力优势,第一轮轰炸就把俄军前沿阵地炸得尘土飞扬。好景不长,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这款迫击炮的炮弹每发重达160公斤,加上复杂的发射装置,整体重量让它在狭窄的街巷里变成了累赘。

捷尔任斯克的城区道路本就破损严重,战火留下的瓦砾和障碍物随处可见,乌军的运输车根本开不进去,只能靠士兵人工搬运。可160公斤的炮弹对人力来说实在太沉,搬运速度慢得像蜗牛,严重拖累了部队的推进节奏。俄军这边看准了机会,根本不跟乌军硬拼,而是利用建筑残骸和地下通道灵活机动。他们在街角和废墟中设置了大量伏击点,用轻型反坦克武器和狙击手专门盯着乌军的炮兵阵地打。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一旦M240开始架设,俄军的火箭筒就立刻开火,几次精准打击直接炸毁了好几门迫击炮,剩下的也被迫转移位置,结果还没打几轮,乌军的火力计划就彻底乱了套。巷战持续了几天,乌军两个旅的进攻卡在了城区外围,火力压制的美梦直接泡汤。

南线奇招,俄军咋这么会玩?

南线战场的交锋同样充满了意外,俄军在这片区域用了一招让人意想不到的“复古”战术。2025年3月,俄军工兵在库拉霍沃郊外忙活了好几天,他们翻出了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反坦克壕。这些壕沟当年是为了挡住德军装甲部队挖的,深达两三米,宽度也够拦住大部分车辆。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俄军把这些老壕沟修整了一下,又在周围埋设了现代的反坦克地雷和感应式爆炸装置,硬生生拼凑出一条跨越时空的防御线。乌军这边早些时候集结了一个装甲集群,打算靠着快速推进撕开俄军防线,主力装备包括法国援助的“凯撒”自行火炮。

这款火炮射程远、机动性强,法国交付时还特意派了技术人员培训乌军操作,信心满满地要让它在南线大显身手。可当乌军装甲部队开到库拉霍沃附近时,麻烦来了。坦克和装甲车撞上反坦克壕,履带直接卡在沟里,动弹不得,后面的部队挤成一团,根本没法展开队形。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俄军埋的地雷这时开始发威,一辆乌军坦克试图绕行,结果触发了爆炸装置,车体被炸得四分五裂,碎片飞出去几十米远。“凯撒”火炮倒是想发挥远程优势,可壕沟和地雷把战场切割得七零八落,乌军找不到合适的射击阵地,只能远远地轰几炮,效果却微乎其微。

俄军还派了小型侦察队,在防御线后方用火箭筒和无人机盯着乌军打,一逮着机会就炸掉几辆落单的装甲车。乌军进攻受阻,进退两难,装甲集群的推进计划彻底卡死。与此同时,瑞典那边宣布了一项新援助,要给乌克兰提供萨博340预警机。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这款飞机能监视几百公里外的目标,按理说是个好东西,可乌军现有的F-16战斗机数量有限,训练也没跟上,根本没法跟预警机形成有效配合。消息传出后,军事专家直摇头,说这就像“给瘸子送跑鞋”,听着挺唬人,实际用处不大。

参考资料:[1]美国对乌克兰军援“弹簧刀600”巡飞弹[J].航天电子对抗,2022,38(6):24-24

这下不吹了!俄乌两军连续大战,打破一个又一个“无敌”武器神话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