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糟糕!印度发现大致完整的霹雳-15E弹体,双脉冲技术会泄露吗?

排行榜 2025年05月09日 21:50 1 admin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前面霹雳-15E的导引头天线零部件被印度发现后,引发的“抄袭”讨论才刚结束,又出现了新情况——一枚基本完整的霹雳-15E弹体,又落入印度手里。这让大家不禁开始担心,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核心设计外泄了。

糟糕!印度发现大致完整的霹雳-15E弹体,双脉冲技术会泄露吗?

▲印度搜集到的霹雳-15E残骸

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通过缴获对手完整空空导弹,实现技术突破的例子——60多年前意外获得的美制AIM-9B,就催生了苏联K-13空空导弹。但这次霹雳-15E在印度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用空空导弹攻击目标时,会一次性发射两枚以确保命中率,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一枚无法命中目标。为了保证核心设计不泄露,空空导弹都有燃料耗尽后,坠地自爆的安全设计。不过,相比于在空中爆炸,坠地自爆受地面阻隔,往往会出现爆炸不完全的情况,这就是印度发现霹雳-15E较完整弹体的原因。

糟糕!印度发现大致完整的霹雳-15E弹体,双脉冲技术会泄露吗?

▲印度的无人机空袭就掉了一枚未爆炸的小型导弹

不过,自爆的核心目标,是破坏最核心的导引头,这一点在被发现的霹雳-15E残骸上已经实现。剩下看起来比较完整的弹体,实际上都是推进段,并且只是外观比较完整,内部燃料都耗尽了——在汽车内部零件都拆走,只剩下空壳子的情况下,是没法指望空壳掌握核心技术的。事实上,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概念,已经提出来差不多二十年,理念都已经被各国摸透了,现在做不出来,那是真的做不出来。

糟糕!印度发现大致完整的霹雳-15E弹体,双脉冲技术会泄露吗?

▲霹雳-15E最关键的技术在前半段

外界对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常见误区,是能提高动力射程,实际上并不能,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其真正的价值在于,会大幅增加不可逃逸区,而霹雳-15之所以射程比同行远,靠的是尺寸、燃料和弹道等因素。所谓“双脉冲”,是指推进段分成两部分,较长的一段先点火,推动导弹接近目标后,再二次点火。相比于常规设计,双脉冲布局一旦二次点火,就等于再次赋予导弹能量,远超只点火一次,经过数十上百千米飞行消耗的常规布局,对目标的威胁自然更大。

糟糕!印度发现大致完整的霹雳-15E弹体,双脉冲技术会泄露吗?

▲霹雳-15用真实战绩证明了自己的水平

印度空军这次被击落五架战斗机,甚至“阵风”在被命中前的反复挣扎无效,都证明了双脉冲的价值。但这么多年过去,也没有其他国家追随霹雳-15脚步,连美国在AIM-120D上应用双脉冲布局的计划都失败,足以证明双脉冲的技术难度——两次点火意味着各有独立的控制系统,然后再通过弹载计算机精准控制,这个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印度在导弹小型化、精准控制领域的表现很差,不要说拿到霹雳-15E的空壳,就是真拿到完整的霹雳-15E,也未必仿制得出来。

糟糕!印度发现大致完整的霹雳-15E弹体,双脉冲技术会泄露吗?

▲AIM-120系列有种逐渐没落的感觉

事实上,哪怕当年苏联成功仿制了AIM-9B,后面在空空导弹领域还是被美国碾压。从F-14A挂载的跨时代AIM-54,再到后面AIM-120在90年代暴揍苏制战斗机,都证明了苏联在空空导弹领域的劣势。就连现在的俄罗斯都深受影响,不得不凭借落伍的R-77撑场面。相比之下,中航工业现在手里最先进的已经不是霹雳-15,传说中的“霹雳-17”,可比美俄半道改造的AIM-174、R-37M要强得多。在美国下一代AIM-260成熟之前,“霹雳-17”足以稳坐全球鳌头。

糟糕!印度发现大致完整的霹雳-15E弹体,双脉冲技术会泄露吗?

▲AIM-174只是过渡装备,AIM-260才是美军的真正目标

相比于可能流出的不关键技术,霹雳-15E这次挂载在歼-10CE身上,由ZDK-03引导,远程实战击落印度五架战斗机,甚至包括苏-30MKI和“阵风”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毕竟再出色的靶场数据,都比不上战场的一份真实战果。此外,国内精心打造的作战体系,借此获得的经验,也弥足珍贵。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