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北京崇礼住宅位于东城区东四六条 63 、65 号是清末大学士崇礼的宅第

排行榜 2025年05月14日 23:51 1 admin

北京崇礼住宅(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位于东城区东四六条 63 号、65 号,是清末大学士崇礼的宅第,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被誉为 “东城之冠”。这座宅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达 5298 平方米,分东、中、西三路,东路和西路为住宅,中路为花园,布局严谨,装饰精美,是清代四合院建筑的典型代表。

北京崇礼住宅位于东城区东四六条 63 、65 号是清末大学士崇礼的宅第

一、历史背景与建造者

崇礼(1833-1907),字受之,汉军正白旗人,本姓姜,因与皇室联姻而得慈禧太后青睐,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他曾担任粤海关监督,任内积累巨额财富,回京后大兴土木营建此宅。宅院规模宏大,屋宇华丽,仅逊于王府,原有房屋 300 余间,还包括假山、月牙河、戏台等园林景观。

二、历史变迁与传奇故事

庚子国变与宅邸劫难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崇礼住宅被洋兵占据,财物遭洗劫,建筑受损严重。崇礼家族回京后虽进行修复,但家道逐渐衰落。

民国时期的转手与挖宝热潮

1935 年,宅院由国民党将领刘汝明购得。其在花园挖水池时意外发现大量金银珠宝,价值远超购房费用,引发全城轰动,掀起北平 “掘地寻宝” 热潮。此后,宅院又辗转至清末名臣张之洞之子、伪满官员张燕卿手中。张燕卿为讨好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将宅中最华丽的院落赠予对方,但冈村宁次是否实际居住尚无确切记载。

解放后的用途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崇礼住宅成为轻工业部办公处及高干宿舍,居住过十余位部长和司局长。目前仍有 60 余户退休老干部及家属居住,虽保持原有格局,但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破损严重,存在火灾隐患。1988 年,崇礼住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 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时强调需加强保护修缮,推动中轴线申遗工作。

三、建筑特色与文化价值

布局与工艺

宅院采用传统四合院规制,东路和西路均为四进院落,中路花园以假山、亭阁、游廊构成,设计精巧。建筑大量使用磨砖对缝、彩画和砖雕,隔扇镶嵌彩色雕花玻璃,融合中西元素。西路照壁上的 “戬榖” 砖雕(意为 “尽善”)虽已残损,仍具艺术价值。

学术研究意义

崇礼住宅是研究晚清官僚生活与四合院建筑的重要实例,其保存完整的格局和工艺为建筑史研究提供了珍贵样本。1983 年大修时,院内青砖曾被调往故宫修缮,地面垫高后未发现传说中的密道或宝藏。

四、保护与未来展望

尽管崇礼住宅现状堪忧,但其历史地位不可动摇。近年来,政府持续推动文物腾退和修缮工作,计划按照中轴线申遗标准进行保护利用。未来若能完成居民搬迁和修复,这座百年豪宅有望重现 “东城之冠” 的风采,成为展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崇礼住宅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承载着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其故事至今仍在胡同深处回响。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