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不与美合作,中国将付出代价,伯恩斯话音刚落,中方:反制仍有效

排行榜 2025年05月15日 13:50 1 admin

就在5月1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当被记者问及中美经贸会谈与芬太尼问题时,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答是: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

也就在同一天稍晚些时候,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在接受美媒彭博社专访时。这位现任哈佛大学教授的外交官就语气强硬的说,美国已明确告知中国,若不在芬太尼问题上与美合作进行打击,将承担相应的代价。伯恩斯还特别提到,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20%关税,正是“明确警示”。

这两幕隔空对话,揭开了中美在芬太尼问题上持续博弈的最新篇章。

不与美合作,中国将付出代价,伯恩斯话音刚落,中方:反制仍有效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就在伯恩斯的话音刚落,不到24小时,外交部再度回应芬太尼问题,发言人林剑表示美方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国无理加征两轮关税,中方均第一时间采取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在内的反制举措,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这些反制措施仍然有效。

我们知道,中美刚刚公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就关税问题作出合理安排,比如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关税安排也对等降到10%。另外值得强调的是,美方这30%关税里面,20%就是作为“芬太尼关税”被保留。自然中方对该关税所作出的反制措施也是被保留存在。

伯恩斯的观点认为,中国作为大国,完全有能力切断黑市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流通。但这一说法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自2019年中国在全球率先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以来,未再查获向境外走私案件,美国国务院报告也承认“几乎没有发现从中国进入美国的芬太尼”。

不与美合作,中国将付出代价,伯恩斯话音刚落,中方:反制仍有效

伯恩斯

目前,美国芬太尼危机的严重性毋庸讳言。CDC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因芬太尼滥用致死人数达7.5万,占药物过量死亡总数的70%。然而,危机的根源并非来自所谓的“中国外部输入”,而是美国自身的社会治理问题。

首先,美国至今未永久整类列管芬太尼,监管措施滞后。有评论指出,美国人口仅占全球5%,却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堪称“全球禁毒黑洞”。普渡制药等企业曾通过虚假宣传推动阿片类药物泛滥,而美国政府监管不力导致危机愈演愈烈。

其次,美国社会问题加剧了毒品滥用。经济衰退、制造业外流导致底层民众陷入困境,芬太尼因其廉价、易得成为逃避现实的选择。美媒《大西洋月刊》就曾指出,美国需要在公共政策、执法体系等层面进行深刻变革,而非甩锅他国。

不与美合作,中国将付出代价,伯恩斯话音刚落,中方:反制仍有效

反观中国,作为全球禁毒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已通过白皮书详细阐述了芬太尼管控措施,包括严格的生产经营监管、科技手段应用等。中国还与美国、墨西哥等国开展技术交流,推动全球共治。伯恩斯在任期间曾推动中美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合作,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在其一顿操作下,合作已陷入停滞,但这一问题在美方而不是中方。

当前,美国的关税政策陷入悖论:既想通过施压迫使中国合作,又因单边制裁损害合作可能性。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愿在平等、尊重基础上对话,但反对任何形式的讹诈。中方多次强调,美方应停止抹黑推责,以互惠方式解决问题。

不与美合作,中国将付出代价,伯恩斯话音刚落,中方:反制仍有效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舆论对美国的做法多有批评。CGTN民调显示,91.8%的受访者认为美方此举是“关税霸凌”,意在掩盖自身治理失败。美国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不仅无助于解决危机,还可能导致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这场围绕芬太尼的博弈,本质上是两种治理理念的碰撞。中国以“零容忍”态度禁毒,同时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美国却试图将内部危机外部化,用关税大棒施压,自己有病却让他人吃药。

伯恩斯的“代价论”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美国在禁毒问题上的无力感。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芬太尼问题的解决需要美方正视自身责任,而非将矛盾转移。中美曾在芬太尼管控上有过成功合作,未来能否重启对话,取决于美方是否愿意放下偏见,以平等姿态寻求共赢。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