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中美关税大战后果扩散:五常格局震荡,另一大国一夜间成世界笑话

排行榜 2025年05月19日 11:51 2 admin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一场规模很大的“战争”刚刚结束。

虽说没有二战的炮火连天、尸横遍野,但从战后效果看差不多,都对世界秩序进行了新的定义。有些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美国彻底服了

我们不过度自我吹嘘,不能说打服美国的是中国,咱们的硬实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折服美国的地步,还需要时间发展和积累。

美国服的是谁?服的是经济规律、经济秩序、全球体系。

古话讲,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个所谓的天,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运行的规律。

美国制造业流失、贸易逆差增大,主要原因是美国自己造成的,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有问题,选择了贪便宜、省事、转移成本的办法,制造业移向国外是自然而然之势,并非脱钩断链所能解决的。

中美关税大战后果扩散:五常格局震荡,另一大国一夜间成世界笑话

美国的政客们当然知道主因不是中国,仍选择使用关税大棒,不外乎像当年德国、日本发动二战一样,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压力。

现在已经不是一战、二战时那样简单的经济状态,全球化加速演进,已经到了互相依赖、深度融合的程度。我们单方面看一下美国对中国各行业的依赖度:

1.美国市场81%的智能手机、78%的显示器、76%的游戏机依赖中国进口,苹果iPhone的供应链中84%的供应商位于中国大陆,95%的组装仍在中国完成。

2.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30%的原材料采购来自中国,而美国本土仅占全球半导体产量的10%。

3.机械制造,包含成品、二次加工但含中国零部件,依赖度达40%。

4.工业中间品,约40%。

5.新能源汽车,约41%。

6.稀土,约95%。

7.农产品出口,对华出口约占总出口量20%,其中大豆高达52%。

8.医疗与制药,抗生素原料依赖80%,手术服和消毒巾等依赖90%。

概括地说,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度特点是:

1.中国对美国出口,从低端代工,向高端产业转化。

2.中国掌握的高端产业链,别国无法轻易承接。比如这次印巴大战后,美国实际上放弃了把苹果手机组装全转移到印度的打算。

3.美国自己制造业底子空了,至少二三十年内无法扭转,必须依靠中国。

这就是规律。这就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敢和中国脱钩,就是一刀切断自己大动脉。

二、美国军事操盘发生重大变化

总的来说是由近到远、由亲自上到代理人,将来会有一个更大更令中国期待的变化。

大家回想一下当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第7舰队直接开到海峡。1996年台海危机,两艘美军航母逼近台岛。

我们能做的只有忍耐,硬实力不够啊,任人欺辱。

现在不一样了。

变化其实从2016年就开始了,南海仲裁案期间美军两个航母战斗群逼近中国领海。但自从那次对峙,尤其是中国的导弹具备打击航母能力之后,美军航母战斗群慢慢远离了中国大陆,脱离中国导弹射程。

由近及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中美关税大战后果扩散:五常格局震荡,另一大国一夜间成世界笑话

2022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围岛军演,与1996年形成鲜明对比,美军航母战斗群连母港都不出,只在中国军演结束之后,出港操演一通,而且还很快就收队。怕引起中国误会。

这次印巴大战,标志着美国的军事操盘由亲自上改成了代理人战争。

甚至代理人战争,都不敢挑过于敏感的,比如半岛火药桶。或者怂恿日本在东海挑事。美国也明白着呢,这个烈度的挑事,极有可能控制不住事态,到时把中美两方直接拖进战场。这是美国不可承受的重大事变。

我们甚至可以更加乐观地预言,将来针对中国的代理人战争也会越来越远,从日韩到印巴,再到中亚、西亚、非洲。令人期待的变化,就是代理人战争打到非洲。

这意味着什么,大家想想19世纪就知道了,不能再细说了。

三、五常之变

20世纪末的时候,国际政论家都预言,未来世界将变成一超多强,即美国是超一流世界霸主,中俄英法德日争雄于天下。发展了20多年,这个预言没有成真,英法俄德日基本还是多强的状态,但一超变成了两超。

变量有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

美国世界老大地位仍在,但内部问题越来越多,积累到动摇根基的地步:

1.债务高达36.2万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公众持有国债GDP将高达107%。这是结构性矛盾导致的长期性问题,很不好解决,而且还将继续恶化。其直接后果就是美国经济衰退,美元的信用评级也将逐步下调。

2.移民导致种群结构重大变化,白人62.1%,拉丁裔18.7%,非洲裔13.4%。亚洲裔6%。另外还有一些是混血的、原住民等。非白人后裔人口正在逐年提升比例,尤其是拉丁裔人口涌入越来越多。

美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种群的文化冲突、政治态度对立上找到原因。

这种大杂烩的民族构成,只靠欧洲文明的余蕴怕是难以应对。

3.制造业外流。

4.政治极化。

5.科技龙头地位受到中国强劲挑战。最后一条算不上负面问题,但美国相对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较慢,美中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已经慢慢辐射到各种社会领域。

等等。美国这些问题解决的并不好,随着时间推移还有加剧的趋势,近二十年中国追赶非常快,事实上已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

反观俄英法三常。俄罗斯近三十年国运之变化,只能用沦落来形容。

俄罗斯沦落的三大指征:

1.经济结构单一,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极其落后。资源依赖性较强。

2.军事力量结构性塌陷,信息化程度、海军力量、智能化武器被中美甩开太远。

3.国际空间被严重压缩。政治上是欧盟联合美国长期制裁,使俄罗斯本就不好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军事上北约逐步东扩,不仅把波兰等原本的国际缓冲区吞掉,还把战火直接烧到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乌克兰。俄罗斯以一国力抗整个欧洲加美国而不倒,虽然很有骨气,但硬扛背后的日子着实难过。

英法两国虽然几百年来互相看不惯,互相开国际玩笑,但一到大事上英法两国一向是一条心的。但英法的地位,与二战刚结束时已不是一个概念,当年英法任意一国在国际社会都有相当大的号召力,但现在国际社会对英法的态度已经不怎么看重,世贸组织英法两国的提案通过率,从2000年的68%竟然锐减到2024年29%。以至于两国不得不经常联合起来发声。

中美关税大战后果扩散:五常格局震荡,另一大国一夜间成世界笑话

个中原因,也能通过这次中美关税大战略窥一二。

1.英法经济总量愈发低下,两国GDP总和占全球比重从2000年的6.4%(3.02万亿/48.7万亿)降至2024年的3.5%(6.8万亿/195万亿)。而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GDP占比从2000年的8.5%升至2024年的35%。

这次关税战,欧盟国家完全沦为配角。中美在瑞士谈判之前,美国为了给自己找台阶下,先和英国达成了取消超高关税的协议。

2.军事地位急剧跌落。一方面是美国越来越主导了欧洲防务,英法两国都无法扮演主角,另一方面是英法两国军事力量绝对值慢慢下降,甚至往日用于称霸世界的海军力量都被中、日 、韩、印等国超越。英国海军舰船数量从二战时期巅峰的150艘缩水到80艘。

3.失去科技重镇的地位。尤其是智能化时代来临,所有新兴科技都由中美发端,英法完全成了旁观者。由此辐射到军事科技和装备生产领域,英法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武器,要么信息化程度不高,要么通用性能差,研究单打一的装备平台还行,体系化生产能力已经崩溃。曾经傲视全球的伽利略系统,现在给中国北斗提鞋都不配。

阵风战斗机作为欧洲顶流战机,居然被差着辈分的歼10CE击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4.殖民经济体系彻底崩塌。这就不用多解释了,未来非洲将是中美争雄,英法都要逐步跟在后面喝汤。

所谓五常,其实已经变成2+3。中美是真正的主导者,英法俄是用来配重的。

四、谁成了世界最大笑话

印巴之战本来不大会爆发,因为美国在后面挑唆。美国开出的条件很可能是,印度痛打一顿巴基斯坦,把中国精力吸引到西面,帮助美国在关税战中夺取更大筹码,迫使中国做出更大让步,腾出的产业链和市场份额,由印度来承接。

作为人口体量与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当的南亚地区性大国,印度自然觉得有这个可能,那就打吧,印军总实力处于绝对优势,打一打总会有好处。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惨败,连带着把欧洲一流武器的真实水平也暴露出来。

露了什么底呢?

1.法制和俄制武器不兼容,信息化时代作战,信息系统不兼容,导弹再厉害也打不到对方,飞机飞再快也看不到对方,巴军飞机正是在视距之外把印军击落的。反映出欧洲军事上的颓势,更深一层的原因是,体量小、格局窄、碎片化的格局,已无法在整体上与中美这样的超级大国竞争。

2.印度的军事水平连英法都不如,还在一味迷信欧制武器。

3.各国对印军售,只图赚钱而不管战斗力转化程度。本质上对印度还是19世纪那种劫掠态度,赚一把是一把,反正你又不会反抗。

印度暴露的笑话更大。

其一,军事战略严重走偏。称雄印度洋的雄心倒是挺大,但军队建设和武器研发上有严重短板。武器装备严重依赖进口,自身科技研发和制造能力严重缺失。

印度购买各国武器,被美俄法等国轮流卡过脖子,要么限制重要零部件出口,要么不允许改变武器的信息链路(直接后果就是阵风战斗机变成半瞎半聋被击落),要么威逼其必须购买若干额度的武器。

印度打落牙齿和血吞,顶着各种限制继续买。这事要在中国早就引为奇耻大辱,局座当众痛哭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航母搞出来。反观印度,却在严重外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乐此不疲。这与其称雄印度洋的庞大野心实在不匹配。

花最多的钱,挨最毒的打。照目前印度现在孱弱的军工产业,毒打还得且挨很长一段时间。

其二,国际战略严重畸形,对中、巴两国全走刚猛路线,其军队的45%部署到中印边境,30%的国防经费用于山地部队。这与其制霸印度洋的战略企图可谓背道而驰。本身经费就不足,还要两头用力。

印度这种状况,和其三军各自为战有很大关联。其陆海空各有各的打算,陆军对海军发展壮大航母编队不感冒,只把精力专注于防范中巴进攻。海军却一再往海洋发展,对陆军的战略不屑一顾,颇有点当年日本大本营的旧貌。

其三,经济发展阻力重重,种姓制度、农业占比畸高、制造业占比过低、现代化程度严重滞后等等,使印度无法完整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最突出的是这次印巴冲突的重要目的,即夺取中美关税战后空出的产业链,印度并没有达成其目的。

一方面是其制造业链条千疮百孔,很多原料、中级加工品要从外国进口,包括中国。另一方面其劳动力成本太高,人均时薪3.5美元,几乎是越南的2倍,低端加工产业链极有可能被越南抢走。

其四,莫名其妙的自信。

印度的立国没有经过战争,是二战胜利后由于英国控制力不足才独立的,国际地位缺乏足够威望。但印度始终认为自己是大国,国际上有事就牵头调停,包括召开万隆会议。结果会议开完,中国成了第三世界的硬核大哥。

印度七次请求入常,没有意外地被五常轮流否决。英法俄各否决一次,中美各否决两次。2024年再次否决印度入常请求后,五常不胜其烦,直接通过了一个“50年冻结条款”,即2074年之前不得接收任何国家入常。

如果有一个世界笑话国家排行榜,谁会是第一?相信大家不会有第二个选择。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