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果然财经|威海国际沙滩音乐节连续8年免门票,养活半条海岸线

排行榜 2025年07月09日 20:51 1 cc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当全国音乐节因“天价票”频上热搜时,山东威海的海滩正悄然重构游戏规则:

连续8年免门票的半月湾音乐节迁址扩容,单日引流超万人,周边商户营业额翻番;那香海社区文化节坚持“业主当主角”,百场演出零明星成本,烤鱿鱼大叔弹唱视频却破百万点击;飞鲸岛音乐节首创“舞台+露营/采摘”组合,一张门票激活全域消费链。

果然财经|威海国际沙滩音乐节连续8年免门票,养活半条海岸线

这场看似“赔本赚吆喝”的狂欢,实则是威海用“精算模式”打破行业困局的实验——“不要泡沫流量,要可持续的消费共振”。以2025年半月湾国际沙滩音乐节为核心,叠加多层次惠民政策,形成“零门票引流、多场景变现”的“薅羊毛经济学”实践,不仅拉动千万级消费,更重塑城市文旅生态。

免门票背后是流量转化的商业密码

举办音乐节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拉动消费,近年来音乐节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威海在这方面也没落下。在2023年,临港新青年音乐节邀约了凤凰传奇、痛仰、新裤子乐队等在内的多支国内一线乐队组成的超级阵容。两天共吸引来自全国6万乐迷观演,拉动威海文旅消费过亿元。同时,临港大剧院成为区域化新地标,串联起像章博物馆、艺术馆等艺术馆群,成功举办新青年音乐节、山东卫视中秋晚会等大型文化演出,加速推文旅融合、互促共赢。

门票收入是音乐节主办方创收的主要手段,但在威海有一个音乐节很特殊,连续举办了8年,而且年年都是免门票。这个特立独行的音乐节就是威海半月湾国际沙滩音乐节。作为威海本地“超长待机”的文旅品牌,半月湾国际沙滩音乐节早就成为极具影响力的音乐节大IP,堪称市民的节日、游客的盛宴、城市的盛会。

2024年7月,半月湾国际沙滩音乐节搬迁至远遥浅海科技湾区。舞台面向碧海,背靠露营基地与美食市集,形成天然消费闭环。“傍晚看演出,深夜吃烧烤”,如此设计和安排,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足够“炸”。

2025年7月18-27日,半月湾国际沙滩音乐节再次选址6万㎡远遥码头,集结20余支国内外乐队、DJ团队,设置舞台区、美食区、互动打卡区等多元场景。该音乐节已连续举办8年,年年坚持免费开放,年均吸引数万人现场参与,线上关注超百万。今年是第9年免费开放,依然不设置门票等入场门槛。

在这一系列运作中,政府的角色悄然转变,威海不再补贴门票,转而搭建消费场景:凭音乐节定位可领取周边商户折扣券,商圈联动效应显著。更引入“文旅履约险”机制——商户展位费由保险公司托管,规避主办方跑路风险。

果然财经|威海国际沙滩音乐节连续8年免门票,养活半条海岸线

商户成为最大受益者。海鲜餐厅“渔歌”老板展示账本:音乐节期间日均翻台率创十年新高。“客人看完演出直奔店里,一桌消费顶平时三桌!”冠名权分级销售成关键盈利点:总冠名商获主舞台曝光,啤酒区冠名商包断畅饮点位,分层变现支撑免费模式运转。

“没花门票钱,但在手作市集买了草编包,民宿住了两晚,还报了赶海体验团——这才是度假该有的松弛感。”来自辽宁的游客白女士说。

果然财经|威海国际沙滩音乐节连续8年免门票,养活半条海岸线

素人舞台和环保演艺正逐渐成为主流

那香海摩天轮广场的夏夜,57岁的烤鱿鱼摊主老张抱起吉他吼起《海阔天空》,台下年轻人举起手机录像。这段即兴表演次日登上抖音同城热榜,“大叔同款鱿鱼”销量暴增。“现在游客专门找我合影”,老张擦着烤架笑道。

这是威海“去明星化”战略的缩影。那香海2024年旅游文化节共举办110场演出,演员九成是社区业主:退休教师旗袍队、渔村少年街舞团、民宿店主民谣组合轮番登台。“成本近乎零,但每场都满座”,社区书记李楠指着戏曲专场录像说,“阿姨们改编的《贵妃醉酒》加了渔鼓元素,观众喊安可!”

素人IP正反哺商业生态。草编艺人王秀英在市集日销百余顶帽子:“年轻人说这是‘舞台同款非遗’。”更深远的影响在产业链:音乐主题民宿数量年内增长近倍,游客占乐器培训班新学员四成。“过去追明星,现在游客更想体验本地生活”,那香海某民宿主理人表示。

果然财经|威海国际沙滩音乐节连续8年免门票,养活半条海岸线

质量把控是成败关键。威海音协副主席带队筛选节目,今年社区报送节目淘汰率达35%。“业主演出更要专业水准”,他边展示评审表边说到,“原创性、地域特色、完成度缺一不可”。

同样,在鸡鸣岛东岸的礁石剧场,海浪声成为天然混音器。舞台灯光架由退役起重机改造,霓虹灯带缠绕钢铁骨架,成本不足新建灯光塔的十分之一。“大自然是最好的舞美师”,制作团队在采访中强调。

在大型音乐节中,政府也在尝试与市场的协同降本增效。今年临港区将飞鲸岛音乐节落地全民健身广场,联动周边30亩蓝莓采摘园、12家露营地形成消费矩阵。“舞台用电来自广场光伏板,餐饮区用可降解餐具但由赞助商承担溢价”,临港区文旅负责人冯东如此解释低碳逻辑。

环保理念正转化为商业竞争力。那香海市集推出“塑料瓶换文创”活动,两天回收逾万个空瓶;半月湾设置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点,游客可用积分换牡蛎体验券。“环保不该是负担,而是共赢的契机”,环保品牌“蓝晶”负责人透露,音乐节期间产品销量提升40%。

音乐节的价值不在分贝数,而在体验感和互动感

免费模式始终伴随争议。针对“素人演出不够精彩”的担忧,那香海用数据回应:戏曲专场晚会现场观众超2000人,线上直播观看量破50万。“专业院团指导+本地文化挖掘,比拼盘演唱会更有生命力”,参与晚会的一位组织者如此分析。最动人的进化在场景融合:亲子区的贝壳风铃工坊里,孩子敲击出清澈音符;银发点歌台前,《大海啊故乡》引发三代人合唱。这些瞬间印证了威海模式的底层逻辑:音乐节的价值不在分贝数,而在整座城市的消费共鸣频率。

在威海生活的音乐专业人士靳晨曦,不仅是乐队主唱,在全国各地也策划过多场音乐节,在他看来,“音乐节最重要的是‘节’,而不是堆砌阵容演唱会,整体的呈现更重要。可以参考迷笛、春游、东海、河流等音乐节,阵容不必堆砌明星,以真正的乐迷体验来做。”

“威海在大范围内进行了新尝试。从事件性角度分析,我们发现威海所做的事件营销具有几个特色。总结起来,它有明确的事件主题,无论是舞台加露营、唱歌还是其他活动,整个主题都针对游客的方向。因为威海本地长久以来就有纳凉晚会,面向老百姓或者送演出下乡等活动,所以它的主体针对性比较强。”山东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山东大学威海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朱峰说,从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来看,旅游已经不仅仅是看山看水,尤其是年轻游客,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互动性。“我们在这里举办的素人舞台和流量革命,更多地顺应了旅游当前需求特点,游客希望能够获得体验感和互动感。而体验互动沉浸最好的方式是让游客和商户参与其中,大家同城共唱。虽然表演专业程度不一定高,但是其乐融融的感觉能够让游客获得超出预期的体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