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湖北 宜昌市枝江市白洋镇]

排行榜 2025年07月11日 16:52 3 cc
[湖北 宜昌市枝江市白洋镇]

白洋镇,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西部,毗邻猇亭区,国土面积156平方公里,辖18个村、1个居委会,86个村民小组,是长江中上游的一个千年古镇。拥有20.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建有宜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白洋港,长江大桥连通宜都中心城区,318国道、宜张高速公路横穿而过,境内有紫云、紫姚两条地方铁路。

建制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

秦时属南郡。

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属夷道县,隶南郡。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年)属临江郡。

三国时期,属吴荆州。

晋朝时属荆州。

东晋太和年间,属西道县,后仍复名夷道。

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属宜都郡。

南朝陈时,后梁与陈划长江为界,将县域分为江北夷道、江南夷道二县。

白洋属江北夷道县属后梁。

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属峡州。

唐初县仍属夷道县。

宋朝时,属荆湖北路峡州夷陵郡。

元代,属荆湖北道宣慰司山南江北道峡州路,隶河南行省。

明代,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夷陵州。

清顺治四年(1647年),隶属于荆州府夷陵州。

民国初年,白洋属湖北省荆南道宜都县。民国11年(1922年)属荆宜道。民国21年属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后属宜都县江北第四区署。

解放初期为宜都县白洋区公所。

1958年为白洋人民公社。

1961年,白洋人民公社改为白洋区,辖沙湾、新善、善窑、雅畈、石林、五合、张店、沿江、高殿九个人民公社。

1963年,宜都、枝江分县,白洋全区划归枝江县。

1975年春拆区并社,白洋区分为白洋、顾店两个公社,白洋公社辖沙湾、善窑、新善、雅畈、张店和原石林公社的洲林、长坪、高石岗、百步坡四个大队,共41个大队,294个生产队。

1985年11月成立白洋镇人民政府,代管沙湾、善溪窑、新善、雅畈、张店等五个乡人民政府。

1987年10月,撤销沙湾等五个乡人民政府,更名为沙湾、善溪窑、太保场、雅畈、张店五个工作指导组。 1991年1月,撤销沙湾等五个工作指导组,更名为沙湾、善溪窑、太保场、雅畈、张店五个管理区。

1992年2月,撤并犀牛坡、小冲、四陵坡等三个行政村,辖37个村285个村民小组。

1992年5月,成立宜昌市白洋农业开发试验区。

1992年11月,成立镇属长岭岗林果场。

1999年11月,小冲、柳林分开为两村。

2000年7月,撤销沙湾等五个管理区,镇直管到村,辖38个村285个村民小组。

2001年7月,设立白洋镇社区居委会,辖白洋集镇、四0四厂、善溪窑、雅畈等五个居民小组。

2007年,省政府正式批准在田家河设立白洋化学工业园。

2010年12月,省发改委批准更名为白洋工业园。

2010年12月30日,印发《关于建设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的决定》,由枝江市政府净地托管给宜昌高新区,并于2011年1月6日正式签订《托管协议》。

2013年5月31日,签订《整体托管协议》,宜昌白洋工业园整体托管移交至宜昌高新区。

2023年10月,白洋工业园管理办公室与白洋镇合署办公,实行“区政合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体化运行”,内设9个副科级机构、3个直属事业单位、4个延伸派驻机构。

[湖北 宜昌市枝江市白洋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白洋园区办(白洋镇)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政府驻地为白洋集镇。已完成了80.6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编制,累计开发面积达67平方公里,现有新城、沙湾、善溪窑、田家河、玛瑙河五大片区。

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分别为万福垴村、桂溪湖村、垭子山村、善溪窑村、善溪冲村、朱家冲村、裴家岗村、太保场村、赵家铺村、滚钟坡村、张店村、马家铺村、李家湾村、骆家冲村、天螺寺村、雅畈村、官大堰村、舒家嘴村、白洋社区。

新城片区:宜张高速以东区域规划为产业加速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标准厂房、生产性服务业等,宜张高速以西区域为功能配套区,规划建设行政管理、金融商贸、还建安置、文化体育、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

沙湾片区:主要发展现代物流及粮食仓储精深加工产业。

善溪窑片区: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饰建材、建筑建材及装备制造等基础性产业。

田家河片区:产业定位为“国内一流的煤磷锂材四化融合大型新材料产业基地”,形成以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为核心,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协同发展的化工产业体系,为D级化工园区。

玛瑙河片区:为318 国道北部新增区域,规划面积 26.26平方公里,用于发展化工新材料。

白洋居委会 、万福垴村 、桂溪湖村 、垭子山村 、善溪窑村 、善溪冲村 、朱家冲村 、裴家岗村、赵家铺村 、太保场村 、舒家嘴村 、官大堰村 、雅畈村 、张店村 、骆家冲村 、滚钟坡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白洋镇面积为156平方公里(2024年),地处宜昌东郊,位于东经111.26°-111.37°,北纬30.26°-30.31°之间,地处三峡宜昌东部长江北岸。枝江市的西边,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部,扼守三峡东大门。东与董市镇相接,东南与顾家店镇相邻,南面与宜都市隔江相望,西部与宜昌市猇亭区相连,北与安福寺镇接界。

地形地貌

以低丘岗地为主,兼有平畈。丘陵起伏错落,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全镇平均海拔在百米以下,最高处在层林,海拔181米;最低处在沙湾,海拔42米。东西最大横距16.8公里,南北最大横距14.5公里。境内地形丘岗相间,低丘地势占全境95%以上。

气候

白洋镇气候雨量白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南北相间的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1041mm,年平均气温16.7℃,年最高气温39.6℃,年最低气温-14.8℃, 1977年曾出现过最低气温-17℃的短期极端低温;年日照时数1676.9小时,无霜期255—275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白洋园区办(白洋镇)地处长江中、上游及鄂西与江汉平原的交汇处,土质肥沃,耕地资源及水资源极为丰富。

矿产资源:白洋园区办(白洋镇)有大量的陶土、卵石(其中有各类奇石)、河沙和建材资源;辖区内有雅石溪、善溪冲两条溪流,玛瑙河紧靠镇东,溪流中有名贵的玛瑙,雅石溪还有一种罕见的雅石。

森林资源:白洋园区办(白洋镇)境内的四陵坡森林是枝江市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次生林,森林中有各类动植物1000多种,其中珍稀动植物20多种,数以万计的国家二级保护飞禽“白鹭”在林区栖息繁衍。2002年被省政府批准四陵坡森林为“白鹭自然保护小区”。

白洋园区办(白洋镇)内的万亩森林以四陵坡为核心,东起梅子溪,西至白洋集镇,南接长江,北至318国道,总面积10500亩,区域内有68条山岗67条低谷,形成了特有的沟壑地形。

生物资源:白洋园区办(白洋镇)盛产大米、油菜籽、花生、柑橘、柰李、油桃、水蜜桃、花卉、鲜鱼、畜禽。

交通发展

陆路方面:318国道横贯东西,雅澧、鸦来省道联通湘北鄂西,呼北高速宜张段在白洋设置道口,宜都长江公路大桥联通宜都主城区,形成骨干公路45.54公里。

水运方面:白洋园区办(镇)拥有20.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建有国家二类水运口岸即未来宜昌最大的集装箱港白洋港。

铁路方面:白洋园区办(镇)紧邻二级货运编组站紫荆岭火车站,拥有年货运吞吐能力1500万吨紫云(姚)地方铁路、焦柳铁路。紫云铁路沙湾编组站与白洋港、云池港已基本连成一片,水铁联运。

空运方面:毗邻三峡临空经济区,距三峡机场直线距离仅6公里。

[湖北 宜昌市枝江市白洋镇]

风景名胜

宋墓群:四陵坡有市级保护的“宋墓群”,位于宜昌三峡与荆州古城之间。

三民堡:四陵坡上还留下抗日战争遗存的三民堡,位于宜昌三峡与荆州古城之间,分别以民生、民权、民族命名,现保存完好。

三国古战场:2012年,四陵坡上的“烽火台”“古冢包”现保存完好,万福垴有陆逊修筑的“将军台”(也称“点将台”)遗址,陆逊习马在沙湾后山,现“跑马岗”由此而得名,都曾经是三国古战场的遗迹。

石人石马:北宋时期,宰相张商英曾隐居白洋,死后初葬于江边。平反后当朝按国葬大礼改葬四陵坡,陪葬的石人石马等镇墓兽遗存。

烽燧遗址群:三国时期东吴修筑,白洋镇内存有3座,分别为白洋船包烽燧遗址(太保场村西南1.5公里处)、擂鼓台烽燧遗址(太保场村西南1.2公里处)、台子堰烽燧遗址(舒家嘴村南1公里处),这些烽燧线为通往秦汉时期县治的军事通信体系。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