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苏轼笔下的赤壁江景竟然与实景不符,是过度渲染还是其他原因?

排行榜 2025年07月25日 08:58 1 admin

去赤壁古战场游览,为什么我看到的赤壁景象与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描述有点不符呢?

苏轼笔下的赤壁江景竟然与实景不符,是过度渲染还是其他原因?

赤壁古战场

苏轼的著名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千古绝唱”,其中用“乱石穿空”来形容赤壁山恰如其分,因为这座山头既不大也不高,估计高约30米,并且山头无峰峦。但是,这首词对山脚下的江水描述却显得很夸张。

苏轼笔下的赤壁江景竟然与实景不符,是过度渲染还是其他原因?

赤壁观景点

赤壁山曾经辖属于蒲圻县(现更名为赤壁市),这段长江向北东奔流。苏轼将这段江水描述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景象壮美,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到达实地看到的景象当然不是这样。

苏轼笔下的赤壁江景竟然与实景不符,是过度渲染还是其他原因?

赤壁山头无峰峦并且水面无大浪

我们看到的江水虽然在不停地快速奔流,但是江面宽泛而平静,并无大浪滔天之状,也无如雷的浪声,更未见惊涛撞击江岸而激起的千万堆白雪似的浪花。

苏轼笔下的赤壁江景竟然与实景不符,是过度渲染还是其他原因?

赤壁山及长江

苏轼这首词对赤壁大江的描述为什么如此夸张呢?竟然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严重不符,是否他说的赤壁不是这个赤壁呢?

苏轼笔下的赤壁江景竟然与实景不符,是过度渲染还是其他原因?

赤壁山顶的周瑜塑像

苏轼的另一篇名作《赤壁赋》可不是这样描述的!文中前几句表达得非常清楚:“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也就是说,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因此,在有风的情况下,江水没有起波浪,显然更不可能出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状景了。

苏轼笔下的赤壁江景竟然与实景不符,是过度渲染还是其他原因?

赤壁以西的长江宽阔而平静

这两篇文学作品描述赤壁处大江的流水状态如此截然不同,相互矛盾。难道大名鼎鼎的文学家也会有文句表述上的错误?还是两个不同地点的文章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和意见,一起讨论。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