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排行榜 2025年07月27日 08:51 1 cc

游遍天下邹鲁地,讲述人文与古迹。

大家好。

2020年10月我带着几分好奇,走进了邹城市中心店镇的老营村。这个村子名字就透着股历史味儿,果然,它大有来头。据《邹城市地名志》载:老营村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元朝那会儿,是由孙家井子、罗汉庙、韩家庄子三个小村子合起来的,当时叫“龙山官庄”。后来到了明朝初年,在村旁的九龙山南边,给朱元璋的儿子鲁王朱檀修了座大陵墓。这下子,龙山官庄就变成了守陵官兵的驻地,村子名字也改成了“九龙山营”。时间久了,“军营”变成了“老营”,意思就是存在很久的老军营了。清朝康熙年间的《邹县志》里还记着呢,这“九龙山营”离县城二十里地。再后来,1948年叫过老营区,1961年分成南营、北营两个生产队,1983年又改成老营南村、老营北村,直到2021年,两个村才重新合并成一个“老营村”。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走在村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条叫“上马石街”的路。为啥叫这名儿?因为以前这里有好多上马石。村里的老人告诉我,当年守陵的官兵们,就是踩着这些石头上下马,去巡逻的。年复一年,马蹄和靴子把石头都磨得光滑溜的,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摸着这些冰凉的上马石,仿佛能听到几百年前战马的嘶鸣和士兵们匆匆的脚步声。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上马石

我这次来老营村,主要目标是寻访村里的一座古迹——关帝庙。关帝庙供奉的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关云长。关公这个人可不简单,他死后慢慢被人们神化了,成了忠义的代表、勇武的象征。从皇帝到普通老百姓都尊敬他,他和文圣人孔子齐名,被称为“武圣人”。他还是佛教、道教的护法神,甚至很多行业,像商人、警察、理发师、酿酒的,都把他当保护神和祖师爷。过去有句老话,叫“县县有文庙,村村有关庙”,可见关帝庙有多普遍。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按照村民的指引,我来到村子中心大街的北面,找到了这座关帝庙。第一眼看到它,我心里就“咯噔”一下。眼前的庙宇,可真够破败的!庙门顶上的瓦片掉了不少,露出光秃秃的房顶,像掉了牙的老人。支撑门楼的木头柱子也朽得厉害,看着摇摇欲坠。最让人揪心的是,门楼里面居然堆满了金黄的玉米棒子和干巴巴的花生秧!这要是谁不小心丢个火星进去,后果不堪设想。真替它捏把汗。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仔细看看这庙的格局:坐北朝南的主殿是砖石砌的,有三间房那么大。前面是门楼,也是三开间,是用土砖木头搭的。正对着大门还有一堵影壁墙,是用青灰色的砖头砌成的。影壁墙的底下,镶嵌着三块雕刻着仙鹤和花草的砖雕,虽然蒙着灰,但还能看出当年手艺的精巧。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院子里东西两边各躺着一块石碑。一块是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立的,另一块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立的,都是以前重修关帝庙时记录捐款人名单的“功德碑”。影壁墙的东边,原来挂着一口钟,现在只剩下了光秃秃的石头支架。走进大门,抬头看东边的墙上,还嵌着一块石碑,那是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时立的功德碑,上面刻着《重修关帝庙碑记》的文字。庙里当时住着一位看庙的老人。他见我围着破庙转悠,就跟我聊了起来。言语间充满了对关帝爷的敬仰,也透露出对庙宇破败的无奈和担忧。听着老人的话,看着眼前衰败的景象,再想想关公那么大的名声,过去几乎每个村都有他的庙,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又有点不是滋味。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幸运的是,事情有了转机!2021年,邹城市的文化和旅游局出手了,他们拨出专款,对这座摇摇欲坠的关帝庙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时隔两年,我再次来到老营村。远远望去,关帝庙简直焕然一新!走近细看,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最显眼的是大殿的屋顶,以前灰扑扑的旧瓦片全换成了崭新的绿色琉璃瓦!在秋天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像铺了一层碧绿的翡翠,特别精神。破败的门楼和影壁墙也都得到了精心的修缮,门楼挺直了腰杆,影壁上的砖雕也被清理干净,仙鹤和花朵的图案重新清晰起来。最让人安心的是,门楼里堆得满满的玉米和花生秧子都不见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那些记录着历史的石碑——乾隆的、同治的、还有墙上的道光碑,都还在原位。只是被小心地清理干净了表面的尘土,上面的字迹显得清楚了些。它们就像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新屋顶的映衬下,诉说着更悠长的故事。新换的琉璃瓦闪闪发亮,古老的石碑静静安卧,一老一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共同讲述着这座庙宇的过去和新生。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站在修缮一新的院子里,看着阳光在琉璃瓦上跳跃,也洒在那些沉默的石碑上,我不禁思绪万千。六百年前,那些驻扎在这里守护鲁王陵墓的士兵们,他们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他们那份坚守岗位、守护一方的精神,是不是就像这影壁下的砖雕、院中的石碑一样,虽然历经风雨,却从未真正消失?关帝庙顶上这片耀眼的绿色,不正是对那份古老“守护”精神最好的传承和致敬吗?关帝爷,他忠义的精神,不也正是对这种守护的最好诠释吗?


山东邹城的这个村庄可不得,村庄有座关帝庙。

走出庙门,目光又落在了那条“上马石街”上。那块黝黑的上马石,依旧静静地躺在路边。当年战马的嘶鸣和士兵们匆忙上马的喧嚣早已远去,只剩下石头表面被岁月打磨得异常光滑的凹痕。它们和身后焕然一新的关帝庙一起,沐浴在秋日的暖阳里。这些石头,这座庙,就像活着的历史书,无声地告诉每一个来访的人:老营村,这个由军营演变而来的村落,它骨子里的那份忠勇、信义和守护的精神,从未断绝,并且还在新时代里焕发着新的生机。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