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道宝河的“宝”——从传说里挖潜力在生态里找未来

排行榜 2025年07月27日 08:58 1 cc


道宝河的“宝”——从传说里挖潜力在生态里找未来

道宝河的石头会说话。这些从明朝嘉靖年间就垒起的石屋、石巷、石梯田,见证了村子从“盗宝河”到“道宝河”的名字变迁,也亲历了三年前的人声鼎沸与如今的门庭冷落。这个藏在晋豫群山里的石头村,要想再热闹起来,既得把“盗宝”的传说讲活,更要把“道宝”的生态筑牢——毕竟,能留住人的乡村,从来都是故事与家园的结合体。


道宝河的“宝”——从传说里挖潜力在生态里找未来

“盗宝河”的传说本身就是块金字招牌。古代官银失窃的故事,自带悬念与传奇色彩,比干巴巴的“石头王国”更能勾住游客的好奇心。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成功,就在于把《清明上河图》的静态图景变成了动态故事:抛绣球招亲让游客成了“围观群众”,劫囚车表演让历史有了现场感。道宝河完全可以依葫芦画瓢,在村口的石拱桥上排演“官银失窃案”,让村民扮演押运官、蒙面贼、报案人,甚至设计“游客寻宝”环节,把传说里的银锭变成刻着村名的文创纪念品。当冰冷的石头建筑有了故事的温度,游客来的就不只是“看景”,更是“入戏”,这比单纯吆喝“来吃农家饭”要管用得多。


道宝河的“宝”——从传说里挖潜力在生态里找未来

但故事再好,也得有能让人坐下听的环境。道宝河如今的冷清,很大程度上败在了“颜值”上:河道成了臭水洼,绿藻裹着烂树叶;半拉子民宿烂在地里,钢筋锈得像麻花;农家乐的玻璃柜落满灰尘,连“乐”字都缺了胳膊断了腿。游客是来寻美的,不是来看破败的。浙江莫干山的民宿能火,除了设计有格调,更重要的是家家户户门前种花、屋后有溪,连小路都扫得干干净净。道宝河要做的,首先是把河道清干净,让山泉水重新哗哗流起来——夏天能让孩子蹚水捉螃蟹,冬天能映着红灯笼成一景;其次是把石头房子修旧如旧,别乱搭乱建破坏“石头王国”的整体感;最后是让村里的老人孩子都动起来,房前屋后种点花,路边摆些石磨盘当花盆,既保持原生态,又透着过日子的精气神。村容村貌是乡村旅游的脸面,脸都没洗干净,再精彩的故事也没人愿意听。


道宝河的“宝”——从传说里挖潜力在生态里找未来

更关键的是,要让村民从旅游里尝到长久的甜头。道宝河三年前的热闹,更像是“一阵风”:游客来了又走了,村民赚了点快钱,却没形成持续的产业。真正的乡村振兴,得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甚至“主导者”。比如村里的妇女可以组织起来,用当地的布料做“古装”,供表演和游客租借;老人可以在石碾子旁教游客碾小米,现场卖现磨的小米面;年轻人可以学做直播,带着网友“云游”石头村,卖卖梯田里的玉米、山里的野核桃。当每个村民都能从旅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赚着踏实钱,他们才会真心实意地爱护村子、琢磨新点子,乡村旅游才不会是“一阵风”,而是“长流水”。


道宝河的“宝”——从传说里挖潜力在生态里找未来

道宝河的“道”,既可以是道路的“道”,也可以是方法的“道”;“宝”既可以是传说里的银宝,也可以是石头村的宝贝。从“盗宝河”到“道宝河”,名字的变迁里其实藏着启示:乡村的“宝”,不在过去的传说里,而在当下的创造里;不在一时的热闹里,而在长久的生机里。把故事讲活,把家园建好,让村民上心,石头村的热闹就不会只是回忆,乡村振兴也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道宝河的“宝”——从传说里挖潜力在生态里找未来

或许明年春天,当山桃花漫过梯田时,道宝河的河道里又会挤满捉螃蟹的孩子,农家乐的灶台重新冒出烟火气。到那时,游客来的不仅是看石头,更是来看一个村子如何用自己的智慧,把冷清过成热闹,把日子过成风景。


道宝河的“宝”——从传说里挖潜力在生态里找未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