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排行榜 2025年07月27日 10:55 1 admin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千年古镇金家寨

文 / 姚俊

金家寨,位于大别山区,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是皖西通往湖北、河南的门户,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它兴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金家寨原属六安县六区,现属金寨县槐树湾乡,曾用名金寨镇、金钗镇、钦差镇等。它三面环山,西边是史河,沿史河建有上码头和下码头,生产生活用品用竹排从史河运输,自然形成水陆交通枢纽,这里是大别山北部商品贸易的重要集散地之一,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金家寨上码头

1929年,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胜利后,金家寨成了皖西北地区的“红色首府”。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于1931年4月,在金家寨设立中共皖西北特区委员会、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和皖西北特委军事委员会,同时设立了特区苏维埃银行、红军彭杨学校、医院等单位,还建设了红军飞机场。至此,金家寨成了鄂豫皖边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金家寨老照片

1932年5月,蒋介石纠集三十万兵力,分三路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这一次,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并用重赏的办法激励各纵队:“谁先占领豫皖苏区的军政中心金家寨,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建立一个新的县”。

当时,卫立煌为国民党中路第六纵队指挥官,于7月初指挥第十师、第八十三师,由平汉线南端东进,与红军作战。经过数场交锋,红四方面军苦战两个多月,终因敌强我弱被迫撤退,西去川陕。最终,卫立煌部队的第十四军八十三师,率先占领了金家寨。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1932年10月11日,国民党政府将六安、霍邱、霍山,以及河南的商城、固始县总共5个县,各划一部分地区,成立了一个新的县——立煌县,县城设在金家寨。

立煌县的面积很大,它由六安县第六、第七区的麻埠、茅坪、槐树湾、古碑冲、南庄畈等17个保;霍邱县的八里滩、开顺街、白塔畈3个保;霍山县第六区的前后畈、黄石河、渔父潭、长山冲、彩霞岭、响山寺等18个保;河南省固始县长江河以南的金院、李桥、长江河等2个半保;商城县和、乐二区(商南地区)和康区一部14个半保及湖北省麻城县交界处的部分山村,共55个保组成。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立煌县划入地示意图

立煌县的第一任县长叫严尔艾,云南省玉溪人,一年以后辞职回到南京,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此后,到1938年4月,国民党政府先后任命徐业道、刘茂恩、武庭麟、邢预培、陈立本、易智周、鲍庚等担任立煌县县长。

为了加强对境内红军和苏区的“清剿”,严尔艾、刘茂恩、武庭麟均为少将军衔,并兼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军法官,其中,武庭麟曾任六安县县长,负责修建了九墩塘公园,1947年11月,在解放战争中被陈赓兵团俘虏,1952年12月11日,武庭麟于洛阳被处决。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武庭麟

立煌县刚成立的时候,属于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后经六安金家寨、麻埠等地知名人士的上书请愿,以人口、地理、文化等因素为由,议请归皖。民国政府经过实地调查研究,认为立煌县距河南省会开封过远,不便于管理,另外,从物资供给、防务布置、历史民情等众多方面考虑,以隶皖为更好。

于是,1933年4月,经国民政府内政部批准,立煌县改属安徽省,隶属于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六安)。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立煌县军民举行游行集会

1938年2月13日,民国安徽省政府由安庆迁至六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六安宣誓就任安徽省政府主席。随后,李宗仁去徐州指挥台儿庄会战,省政府主席一职,由皖籍桂系将领、民政厅长张义纯代理。

1938年5月14日,继蚌埠、徐州失守后,日军又攻陷合肥,直逼六安。随着战局形势的恶化,安徽省政府及所属的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建设厅等机关开始向大别山腹地迁移,6月27日迁至立煌县境内的麻埠,7月17日正式迁至金家寨,中共安徽省工委以及其他组织也同期迁入。

省政府迁入金家寨后,涌入了大量人口,于是在金家寨开始建设新区,先后建设了干部路、中山路、中正路、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等几条道路。其中,中山路为新市区主干道,长约10华里,号称“十里长街”,新城区面积约为20多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时候达到了8万人。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立煌县党部

当时,为了适应抗战需要,便于防空和疏散人口,各党政军机关、群团组织、学校等单位分散构筑在各山丘湾地间。省政府驻桂家湾;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驻船舫街塔子河;中共安徽省工委、中共立煌县委和新四军第4支队兵站,开始驻在金家寨边的桃岭秦家湾、张家湾,后迁驻金家寨相邻的白水河汪家老屋。

此时的金家寨,成了国共两党领导安徽省、大别山区抗日救亡的党政军中心。

省政府迁至金家寨后,9月2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第五战区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接任省政府主席,在廖磊主政期间,国共双方呈现了良好的合作局面。可惜,1939年10月23日,廖磊因突发脑溢血病逝于金家寨,后埋葬在金寨槐树湾乡响山寺的后山。为此,蒋中正、于右任、林森分别题写了挽联和墓碑,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送去挽联,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等人也发了唁电,以示悼念。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廖磊之墓

李品仙继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后,推行反共政策,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制造了“大别山惨案”,不断制造摩擦,国共合作的局面被严重破坏,随后,中共领导机构先后撤离了金家寨及周边地区。

省会迁入后,金家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工业迅速发展,新建了多家大型企业,如火电厂、造纸厂、印刷厂等,还有一些卷烟厂、肥皂厂、酒精厂、被服厂以及制茶、酿造、食品等加工制造业厂家。

金融方面也迁来了安徽地方银行、中央银行、中央信托局等数家银行;邮电设立了电话局和电报局,同时成立了俱乐部、盟军招待所,有20多家客栈、7家大型酒家、40多家照相馆、7家浴池,城区发证营业的风俗女子也有90多人,这个时候的金家寨,处处显示着都市的繁华。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金家寨地图

随着省会的迁入,金家寨的文化教育也带来空前的繁荣。安徽省各界在此办的报刊杂志有67种之多;有江上青领导江都文化界抗日救亡宣传团等数家文艺团体;集中了大批著名的作家、画家、戏剧家,如姚雪垠、臧克家、史沫特莱等国内外文化名人。

1941年,在金家寨还创办了当时省内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安徽学院,学院校址初为郑家湾,后迁古碑冲黄集。同时兴办的中、小学校更是多达20多所。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安徽学院

1942年12月18日,驻扎武汉的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乘座飞机,在太湖被国民党军第138师414团炮兵和重机枪连击落,冢田攻等11人毙命。

冢田攻大将是抗日战争中被击毙的日军军阶最高的将领,日军为了报复,驻武汉日军于12月29日派出约2万人的兵力,经鄂东分东、西两路向大别山进攻,目标为金家寨。

1943年1月2日上午10许,日军向古碑冲、金家寨进犯。省政府和第21集团军总部约5万余人,匆忙撤离。2日傍晚,东路日军进占金家寨,3日,西路日军到达金家寨包公祠,至此,日军完全占领了金家寨。随后,日军在金家寨城区进行了烧杀抢掠,两天后日军撤离金家寨,经豫南返回武汉。

金家寨遭此劫难后,元气大伤,后来尽管安徽省政府进行了恢复重建,但规模大为缩小。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抗战胜利后,1945年12月5日,国民党第21集团军总部、安徽省政府由金家寨迁往合肥,随后,省属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省以上金融机构也随之迁走。其中,安徽省企业公司大多迁到蚌埠;安徽学院迁至芜湖,后发展成为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日报社、安徽省广播电台、省立图书馆、省立第六临时中学、省立立煌医院等均迁至合肥,至此,金家寨作为安徽省政府机关所在地,时间长达7年半之久。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皖省政府迁移公告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于9月2日解放金家寨,新建的中共金寨县委和县政府经请示上级同意,将立煌县更名为金寨县,县城仍在金家寨。

1955年4月,因为修建梅山水库,金寨县城从金家寨搬迁到梅山镇,1956年4月金家寨淹没,千年古镇金家寨,从此消失在了茫茫的水域之中。

六安往事(33)千年古镇金家寨

梅山水库


——完——


注:本文部分素材和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