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从安化到西乌珠穆沁草原的叶语风声

排行榜 2025年07月27日 12:53 1 admin


从安化到西乌珠穆沁草原的叶语风声

从安化到西乌珠穆沁草原的叶语风声

--写给“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

作者/孙树恒

一、安化:茶砖里的年轮


7月的蝉鸣撞碎在黑茶博物馆的玻璃上

一片茶砖在展柜里蜷成古老的弧度

秦代的露水还凝在叶脉上

唐代的马蹄正踏过雪峰山的脊梁


直播镜头对准誓师台时

我仿佛看见无数片茶叶从历史深处

浮起

当年茶商肩上的扁担 压弯了

鹞子尖古道的晨雾


有人在《天下黑茶》的鼓点里辨认

茶马司的印章 如何在茶砖上

盖下明清的月光

学术沙龙的茶杯里

沉浮着中蒙俄万里茶道的星图

文艺茶话会的笑语

漫过安化大酒店的窗棂

与五百年前歇伙铺的灯火 轻轻相撞


徒步鹞子尖那天 青石板咬住鞋跟

咬住了茶商喘息的重量

缘奇桥下的溪水 还在数着

当年马帮的铜铃 摇碎了多少夕阳

永锡桥的廊柱上 苔藓爬满

“茶”字的偏旁 白沙溪的捶打声里

千两茶正在竹篾中 长成

能压垮骆驼的 岁月的形状


从安化到西乌珠穆沁草原的叶语风声

二、向北:茶路一直延伸


羊楼洞的青砖在博物馆里列队

每一块都刻着长江的潮声

赵李桥的茶厂飘出松烟香时

汉口的俄商建筑群

正把茶箱的影子 投进1900年的海关档案


南阳的野茶园里 露水打湿草帽

茶芽尖的颤动 让我想起

社旗古镇的算盘 曾如何

为每担茶叶 计算关山的长度

洛阳的山陕会馆 飞檐挑起

晋商的账本 潞泽会馆的碑刻上

茶路的蹄印 比碑文更清晰


太行陉的石头 记得所有负重的脚步

祁县老街的门环 还在重复

“骆驼队明天出发”的耳语

常家庄园的影壁 把茶商的背影

拓成一幅褪色的水墨画

雁门关的风 卷着茶砖的气息

掠过得胜口的古堡 像当年

掠过镖师腰间的刀光


张家口的大镜门 吞下无数茶箱

又吐出蒙古草原的长调

鸡鸣驿的驿站里 油灯摇晃

照亮账本上 用蒙文写的收条

——原来一片茶叶的旅行

早把汉字的笔画 嫁接到了草原的词根


从安化到西乌珠穆沁草原的叶语风声

三、草原:茶与奶的和鸣


多伦的汇宗寺 转经筒转着转着

转出茶砖与酥油的相遇

贝子庙的香火里 飘着酥油的味道

回荡当年 飘进商号帐篷的

山西掌柜的咳嗽声


在99号公路举办的汽车那达慕,车轮碾过时

我听见茶砖在驼铃里 轻轻舒展

敖包前的勒勒车轮下 压着一张

新制作的茶路地图 经幡飘动

把安化的雨声 翻译成草原的风


知识攻擂赛的抢答声 惊起

一群百灵鸟 它们翅膀上的花纹

指着万里茶路的走向


民俗体验的奶茶馆里,铜锅正沸

咕嘟着两种文明的方言


一件件“礼遇西乌”,皆是爱的信物

游客护照上,白马正踏雪驰骋


圆桌对话的茶杯中

黑茶与牛奶相谈甚欢

一场跨越四千里的晤面

原是天赐的机缘


乌兰牧骑的马头琴 拉弯了月光

长调里 茶砖与奶桶的影子

在篝火里 长成同一个年轮

从安化到西乌珠穆沁

一片茶叶要用五年

丈量完先辈们一生的征途


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

与邓九刚先生的贺词 沉甸甸

廖小甫和李学英两位部长的邀约

裹着长风 暖了行程


明天 当我们收起帐篷

草原的晨雾会漫过车辙

像漫过当年 骆驼队留下的脚印

但茶砖里的关山 已在每个人的血脉里

长成新的山脉

——每片茶叶 都是一座

会呼吸的 关隘


从安化到西乌珠穆沁草原的叶语风声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呼和浩特市政协智库专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