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入境游观察:陕西“恢复过半”

排行榜 2025年08月02日 11:08 1 admin
入境游观察:陕西“恢复过半”

柔韧性与灵活性,是大型经济体的必然特征,外籍入境游客又提供了一例。

从年初韩国人挤爆上海,到“甲亢哥”的中国游,民众津津乐道的背后,不仅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更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国家宣传。

与此同时,陕西边检总站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陕西外籍入境人次(12.6万)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的一半,同比增长128%,其中使用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以及过境免签等政策入境7.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43%。

满血复活:50%值得期待

文化和旅游部报告显示,2024年入境外国游客为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5.5%,恢复至2019年旅游入境人数的84.5%。

随着免签“朋友圈”的扩大,在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这一数字更加亮眼。

以上海为例,3月上海外国游客入境旅游人次达到63.02万人次,2019年3月同期为64.82万人次,单月恢复到2019年同期97.2%。到了4月,外国游客入境上海旅游人次达到了67.09万人,而2019年同期是64.08万人,也就是说上海外籍游客入境单月已经达到2019年同期的104.7%。

入境游观察:陕西“恢复过半”

再说回西安,在上述城市数据的对比下,西安的“半壁江山”似乎并不起眼。但事实上,西安过半“含金量”超越了数字本身。

其一,运营效率层面:陕西边检总站显示,2025年上半年西安国际及地区航班架次为6600余架次,而2019年上半年国际航班量为1.11万架次。此外,公开报道显示,西安目前夏秋航季开通了34条国际客运航线,与2019年同期(76条)相比,仅恢复了44%。也就是说,西安在航线网络与运力规模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展现出显著的运营效率韧性。

其二,外籍入境构成层面:根据陕西边检总站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西安口岸入境外国人12.6万人次,其中71%(8.9万人次)通过免签政策入境,主要以文化休闲旅游为目的。同期这一数字在上海为56.2%。换言之,西安在未依赖博览会、国际赛事等短期流量刺激下实现这一数据突破,充分印证了增长的可持续性。

入境游观察:陕西“恢复过半”

其三,入境旅游消费层面:2019年,入境游客在我省人均花费723美元(约为4998元),这一数字到2024年上半年已经增长至6239元。

此外,旅游消费构成也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西安穿汉服、观看大型表演,这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也与超一线城市区别开来。公开报道显示,从2025年西安外籍游客消费数据来看,庙会、灯会和传统民俗表演等非遗项目活动收获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携程平台公布的端午假期入境游热门目的地榜单显示,西安位居全国前十位,入境游订单暴涨141%,舞剧《长恨歌》成为外国游客在陕必看的旅游演艺。

陕西入境游:“客从何处来”?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2%,在这一背景下,西安口岸124%的增速尤为引人注目。极速的增长背后,客人从何处来?

陕西边检数据总站公布数据显示:韩国、日本等传统客源国贡献超35%入境客流的稳定基本盘之上,俄罗斯、马来西亚、法国、匈牙利四国游客量同比激增266%,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中亚五国游客占比已攀升至29.8%。

东亚一直是我国境外游客的主力之一,尤其对日韩来说,陕西文旅资源有着深度吸引力——兵马俑、华清池等世界文化遗产常年位居日韩游客“必游清单”,而《长恨歌》等实景演艺项目更以沉浸式体验成为文化输出的“爆款”。

入境游观察:陕西“恢复过半”

俄罗斯、马来西亚、法国、匈牙利四国的爆发式增长尤为瞩目。

这一现象与陕西近年来的国际化布局密切相关:一方面,西安至布达佩斯、米兰等欧洲城市的全货运航线加密,降低了跨境物流成本,吸引商务客群;另一方面,“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后,外籍游客可在我国停留10天,为深度游创造条件。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前三天,陕西旅行社团队入境游接待团数同比激增91.8%,其中欧洲客源占比显著提升。

266%的增量证明,西安作为亚欧大陆桥节点的辐射力已开始穿透至东欧与东盟。

更关键的结构性变化来自中亚:合计不足1亿人口的五国贡献了近三成的游客数量。携程平台最新统计显示,2025年以来,中亚地区游客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06%,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游客增幅高达164%。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后陕西持续深耕区域合作的成果。今年6月,首列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从西安首发,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到达阿拉木图后,举办了人文交流集市,有非遗技艺、文创产品、中医药知识普及等。

入境游观察:陕西“恢复过半”

事实上,西安已经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中亚五国80%航点直飞覆盖的城市。这一网络支撑下,西安往返中亚每周航班频次已增至16班,构建起“4小时航空交通圈”——从塔什干到西安仅需3.5小时,较经第三地中转节省6小时。

2024年数据显示,西安中亚航线累计保障旅客近11万人次,市场份额稳居全国首位。

网红效应:民间宣传大使

从年初韩国游客扎堆上海,到“甲亢哥”等网红博主的中国之旅走红,再到过境免签政策从144小时升级至240小时——为何境外游客的热度如何受人关注?

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首先从经济层面来说,2024年我国入境旅游收入942亿美元,同比2023年增长了77.8%。也就是说,去年一年的时间我国在入境旅游收入上就增加了超过400亿美元。陕西没有公布入境旅游消费数据,但从整个旅游数据来看,也是非常客观的:2024年,共接待国内旅游8.17亿人次,总花费76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6.5%。

在国内内需增长相对承压的背景下,入境旅游会带来可观的消费增量。

入境游观察:陕西“恢复过半”

其次,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来自西方民众的声音能够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尤其在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民众对中国的认知与认同,直接关系到民间互信的根基。可以说,无论西方不良媒体如何抹黑中国形象,都无法阻挡民间真实声音的“逆势而为”。

“全球第一网红”MrBeast在甲亢哥邀请他来中国旅游的时候,直言:我对中国的历史、古建筑非常感兴趣——这正是陕西优势所在。

除了头部网红博主外,YouTube上西安旅游相关内容并不少——不少外国博主拍摄的西安相关视频,都收获了不错的播放量。比如粉丝量仅1万的博主“Taylor&JordanTraveld”,仅用图片罗列了“来西安必做的17件事”,就获得5万播放量,这一数据远超其账号其他视频;日本博主yuzhu发布的24分钟“慢游西安”视频,全程无出镜、无画外音,却收获18万浏览量,这一数据同样远超其账号其他视频。

入境游观察:陕西“恢复过半”

而博主TravelForPhoebe记录了在西安的48小时旅程,称这趟行程“不可思议”。这条视频收获了10万+播放量和四千多点赞,各国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其中一位写道:“太棒了!我正计划十月份带全家去中国旅行,现在我们决定了:西安,我们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视频无一例外都会提到兵马俑,这也是评论区最热门的讨论关键词。而这种对兵马俑的关注与喜爱,正转化为对陕西文旅的消费动力——这也解释了为何兵马俑景区会出现“外国人比中国人还多”的现象。

由此可见,推动跨境游的“民间力量”正持续发力、崭露头角。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