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40%俄油卡脖子,特朗普关税逼宫?莫迪急投中俄,这险棋能撑多久

排行榜 2025年08月02日 21:52 1 admin

特朗普刚给俄罗斯下了“50天和平通牒”,说要买俄油的国家会遭二级制裁,转头印度外长苏杰生就悄悄来了北京,这是五年来印度最高外交官第一次访华。

巧的是印度驻华使馆突然说,恢复给中国公民发旅游签证了,这窗口冻了五年,现在重开。

特朗普这“二级制裁”,看着是冲俄罗斯,其实主要盯着中印,这俩是买俄油最多的国家。

彭博社说,印度40%的原油从俄罗斯来,美国这关税威胁,直接掐住了它的能源脖子。

难搞的是印度的汽车、钢铁这些产业,已经被美国加了27%的惩罚性关税;2025年外资只进来3.53亿美元,比之前跌了96%;小米、OPPO这些中企的资产被冻着,这事还没过去呢。

40%俄油卡脖子,特朗普关税逼宫?莫迪急投中俄,这险棋能撑多久

莫迪政府这下真是难办了,印度战略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单是太阳能产业,70%的设备都得从中国买,信实新能源这些大公司,供应商名单里全是中国企业。

而且印度自己炼不好稀土,6月向中国申请买稀土磁铁的企业,从11家涨到21家,汽车厂商都警告,再缺原料可能就得停产。

美国逼得紧,印度就把“中俄印三边机制”搬出来,说到底是场战略交易。

巴基斯坦学者看得明白:印度在俄乌冲突里靠“中立”左右逢源,赚了不少,这次又是老套路——摆出要跟中俄走近的样子,逼美国松口,要么别制裁,要么少征点税。

但这招风险不小,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嘴上说“不排除重启三边机制”,背地里却没闲着:一边跟美国谈买F-35战机,一边又在南海跟着美国搞军演。这种左右摇摆,连美国智库CSIS都看不惯,说印度是“在战略自主和投机取巧之间走钢丝”。

印度突然恢复中国签证,看着像为三边机制探路,其实藏着算计:智库NITI Aayog说可以让中企买印度公司24%的股份,但附加了一堆严得很的安全审查条件。这半推半就的样子,明摆着是想靠中国躲开美国制裁,又舍不得“全球南方领袖”的野心。

40%俄油卡脖子,特朗普关税逼宫?莫迪急投中俄,这险棋能撑多久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时机到了”,巴基斯坦学者也觉得这事有戏,但真要成,麻烦还不少。

1.印度外交向来灵活,2024年莫迪刚访俄,转头就在G7峰会上跟泽连斯基热络,普京当时就挺不高兴。现在要是特朗普在关税上松点劲,印度保不齐又变卦,彭博社早说了,它可能在“龙象共舞”和“印太战略”之间来回晃。

2.加勒万河谷的事虽淡了,但边境争议还是个坎,印度在中印边境争议地区搞“实控转行政”,跟中国在雅鲁藏布江搞水电开发对着干。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最近在安达曼群岛扩建军事基地,海军都跑到马六甲海峡西口了,这种地缘较劲的心思,短期改不了。

3. 莫迪第三任期不好过:《瓦克夫法案》引来了穆斯林群体的强烈反对,印巴边境冲突又让他快走到“战争边缘”。为了转移国内注意力,他可能在三边机制上搞点激进的事,但这种只顾眼前的做法,只会把合作的底子搞坏。环球人物网也说,莫迪政府的宗教民族主义政策,正让外交政策变得忽左忽右。

特朗普政府的反制手段得防着点,除了关税,美国可能在印太经济框架(IPEF)里加些排他条款,把印度绑进“去中国化”的供应链。

40%俄油卡脖子,特朗普关税逼宫?莫迪急投中俄,这险棋能撑多久

美国知道印度缺稀土技术,可能通过“四方安全对话”(QUAD)施压,这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套路,很可能让印度又往西方靠。

三边机制能不能成,关键看印度能不能把“大国抱负”和实际利益摆平。

印度高调办“全球南方之声”峰会,偏把中国排除在外,结果123个参会国里,只有21国派了元首来。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金砖机制,实实在在帮南方国家搞发展,两下一比,高低立见。

印度要是真想在中美之间走出自己的路,得想明白三件事:

能源安全比地缘野心重要,光靠俄油风险大,得靠中国市场对冲;

供应链自主不是关起门来搞,把中企拒之门外,“印度制造”只会更难;

全球南方领袖不是自封的,没中国参与,南南合作成不了气候。

莫迪现在选的路,关乎印度的发展方向,要是还拿三边机制当筹码跟美国讨价还价,最后可能一场空。俄媒早分析过,中印俄合作要是像2007年那样黄了,亏得最多的是印度自己。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