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排行榜 2025年08月03日 01:53 2 admin

7月31日,中国海军052D型驱逐舰“绍兴舰”抵达俄罗斯海参崴,准备参加中俄联合军演。

同一时间,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与计量局突然宣布:禁止进口及销售中国东风、福田、一汽解放和重汽汕德卡四大品牌的9款卡车车型。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俄方给出的理由是“刹车制动、噪音控制、防撞保护等安全指标不合格”。

一边是军事合作的紧密握手,一边是贸易领域的突然发难,俄罗斯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俄方此次的禁令列出了中国卡车的具体技术缺陷,涉事卡车的制动效率不足、行驶噪音超标12分贝、后部防撞结构缺失,且未安装俄罗斯强制要求的救援卫星定位系统和紧急呼救设备。更早的2月,俄罗斯工贸部就点名几家中国的卡车品牌“存在严重缺陷,不能上路”。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表面看是质量问题,但矛盾点在于:这些车型已在俄销售多年,此前均通过欧亚经济联盟的官方认证。俄网民在行业网站上直言:“本土品牌被中国卡车挤到角落,政府只能靠行政手段救场”。

市场份额说明问题,去年中国卡车在俄市占率达到了7成,销量前五名中四家是中国品牌。此次被禁的9款车型更占据60%的细分市场,单价仅700-800万卢布,性价比碾压俄本土产品。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俄本土车企的困境有目共睹,西方制裁导致供应链断裂,本土重卡产能萎缩;而中国品牌凭借成本优势快速填补空白,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进口的3559辆新卡车中,90%以上来自中国。

安全审查只是手段之一,俄罗斯早已多管齐下!

2024年10月起,进口车回收税上涨70%-85%,且计划每年递增一直到2030年;新规要求经中亚国家中转的车辆补缴关税、增值税,导致吉尔吉斯斯坦对俄汽车出口份额暴跌;俄方的技术要求也变相地提高了准入成本。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这些政策直指一个目标:倒逼中国车企本土化生产,将产能和税收留在俄罗斯。尽管此次禁令引发震动,但需放在两国经贸大局中审视。

贸易基本面稳固,去年中俄贸易额高达2400亿美元,中国是俄最稳定的贸易伙伴之一,能源合作,比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仍在深化。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金融协作升级,双边本币结算占比超95%,能源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率跃升至78%;战略需求未变:俄乌冲突下,俄罗斯仍需中国在技术、商品供应上“托底”,普京今年5月仍公开强调“欢迎中国汽车工业合作”。

然而,经济依赖的不对称性正在放大俄方焦虑。俄罗斯GDP的40%依赖能源收入,而军工和进口替代产业受限于技术断层与人口萎缩。当中国机电产品占据其进口主导,俄方对“经济附庸化”的警惕自然浮现。

俄方高举“技术合规”大旗,但矛盾逻辑暴露真实动机。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一边在2025年5月欢迎中国车企合作,一边突击禁售主力车型;一边指责中国卡车防腐薄弱、悬架不适俄路况,一边放任本土品牌拉达因供应链断裂陷入停产危机。所谓“安全审查”,不过是国家力量强行清场,为本土企业续命。

除了贸易方面,俄国内的战争经济反噬也让他们压力山大,对华依赖成俄“双刃剑”,俄乌冲突让俄罗斯陷入经济囚徒困境。

西方封锁下,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虽然密切,但俄方始终警惕“过度依赖”。副总理博恰罗夫曾公开抱怨“中国产品挤占俄市场”,暴露其矛盾心理。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财政赤字高企,主权财富基金缩水66%,迫使俄在“求援中国”与“保护本土”间走钢丝。此次卡车禁令,实为向国内传递“经济主权未失守”的信号。更值得警惕的是,俄方正以市场准入为筹码,倒逼中企技术转让。消息显示,俄政府要求中国车企转让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技术,换取本地化生产资格,安全审查是虚,技术博弈是实。

如今的中俄关系不断加强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政热经冷”的裂缝正在扩大,今年前几个月中俄贸易额骤降6.9%,中国对俄汽车出口量下跌16%,反映俄政策转向已冲击实际合作。俄方近期动作表明:国家利益前,“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也可能亮红灯。

俄方这次突然“变脸”,给国内的出海企业们也敲响了警钟。

针对俄严寒气候强化防腐工艺,整合本地化配置;效仿吉利、奇瑞在俄建厂模式,通过本土化生产规避关税壁垒,目前中国乘用车品牌在俄工厂产能年增超62%;主动参与欧亚经济联盟标准修订,避免认证差异风险。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升级中俄的战略互信,超越短期利益博弈。俄方依赖中国能源市场,中方需引导其将油气合作与工业品准入挂钩。例如以长期LNG合同换取卡车禁令松绑,形成“能源保供-技术准入”的交换逻辑。

中俄还可以共拓第三市场降低内卷,联合开发中亚、中东商用车市场,中企提供性价比产品,俄企输出极地运营经验,通过海外合作稀释本土竞争矛盾。从“性价比优势”转向“技术不可替代性”,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品质代名词。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这次中俄贸易摩擦的背后,是新兴经济体重构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的必经之路。技术壁垒、本土化争议等短期阵痛,恰为两国从“单纯买卖”转向规则共建、从市场替代迈向能力互补提供了契机。

俄罗斯的卡车禁令,本质是经济安全与产业利益的再平衡,既要中国市场的输血,又怕本土工业“窒息”。而对中方而言,这恰是优化合作模式的契机:从单纯商品输出,转向技术协同与产业链融合。

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俄方开始对中国下手,关系再好也得多留个心眼

中俄“背靠背”战略协作不会因贸易摩擦转向,但企业必须清醒:国家友好不等于市场无忧。带着技术、诚意和风控预案分蛋糕,才能让对手变队友,让队友成伙伴。

参考资料:

俄罗斯禁售部分中国品牌卡车,为哪般?.--2025-08-01 14:35·观察者网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