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排行榜 2025年08月03日 17:55 1 admin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前言·】——》

1974年,陕西咸阳,考古队员撬开杨贵妃墓的棺椁,里面空无一物,只有几件女子衣物,一些朴素首饰。

这座千年古墓,竟然是衣冠冢,民间流传的"贵妃东渡日本"传说,真的成立吗?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盛唐美人的真实身世

公元719年6月22日,山西永济一个官宦家庭,诞生了一个女婴,她叫杨玉环。

这个家族曾经显赫,高祖杨汪官至吏部尚书,到了杨玄琰这一代,家道衰落,杨玄琰只是个七品下的蜀州司户。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杨玄琰二十岁就有了女儿,他把女儿带到蜀地,杨玉环在那里度过童年,从小爱吃荔枝,这个习惯,后来改变了大唐政治格局。

公元729年,杨玄琰因罪死在狱中,杨玉环十岁成了孤儿,叔父杨玄璬收养了她。

公元736年,十七岁的杨玉环,被册封为寿王妃。

寿王李瑁是唐玄宗第十八子,他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嫁给李瑁,算是攀上了高枝。

公元737年,武惠妃去世,唐玄宗悲伤欲绝,后宫三千佳丽,没有一个能让他动心。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驸马都尉杨洄发现了玄宗的心思,他和高力士商量,推荐杨玉环入宫,高力士想出办法:让杨玉环先出家当道姑。

公元740年10月,敕书下达:"寿王妃杨氏,为太后祈福,出家为女道士。"杨玉环被迫离开夫君,进入道观,道号"太真"。

公元741年,唐玄宗第一次见到杨玉环,她穿着道士服,二十二岁,正是最美的年纪,体态丰腴,肌肤如玉,玄宗看了一眼,就移不开目光。

公元745年,天宝四年七月,杨玉环正式册封为贵妃。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玄宗为她修建华清宫,每年冬天都要带她去骊山温泉,杨贵妃爱吃荔枝,玄宗下令从蜀地快马加鞭运到长安。《唐国史补》记载:"杨贵妃生于蜀,好嗜荔支。"

这些荔枝要在三天内从涪州运到长安,路程两千里,平均每天要跑六七百里,无数人马死在路上。杜甫写诗感叹:"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安史之乱与马嵬坡悲剧

公元755年11月9日,范阳,安禄山起兵了,这个胡人将领控制河北三镇,手握重兵,他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

安禄山为什么要反?表面上不满杨国忠专权,实际上看准了大唐内部腐败,杨贵妃受宠,杨家一门鸡犬升天,杨国忠做了宰相,骄横跋扈。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叛军势如破竹,很快攻下洛阳,长安震动。

公元756年6月12日,唐玄宗决定:放弃长安,逃往蜀地。

凌晨,玄宗秘密召集杨国忠、高力士等人,队伍很小,只有禁军一千多人,还有一些宫女太监,杨家的人也跟着跑。

逃亡路上很苦,杨贵妃从来没吃过这种苦,脚磨出了血泡,还要强撑着走路,士兵们心里有怨气,他们看着杨家人坐豪华马车,自己却忍饥挨饿。

公元756年6月14日,队伍到达马嵬驿,这是个小驿站,距离长安六十里。

天刚亮,出事了,杨国忠和吐蕃使者说话,被士兵看见,有人喊:"杨国忠要投靠吐蕃!"

士兵们冲上去,乱箭射死了杨国忠,杨銛也被杀死。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站出来,他是兵变的幕后策划者,陈玄礼对士兵们说:"国忠死了,祸根还在!"

士兵们明白他的意思,祸根就是杨贵妃。

队伍停下不走了,唐玄宗亲自出来安抚,没有用,士兵们围在驿站门口,要求处死杨贵妃。

高力士询问陈玄礼,陈玄礼说得很直接:"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唐玄宗听了,脸色发白,他舍不得杀杨贵妃。

玄宗靠着门框站了很久,京兆司录韦谔催促:"现在众怒难犯,安危在片刻之间,请陛下速决!"

玄宗还是不肯:"贵妃常居深宫,怎么知道国忠的反谋?"

高力士也说话了:"贵妃诚然无罪,可是将士们杀了国忠,贵妃还在陛下身边,他们怎么敢安心?"

唐玄宗知道没有选择了,他含着眼泪,对高力士说:"你去吧。"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高力士走进杨贵妃的房间,杨贵妃正在梳头,她听到外面的喊声,已经知道了结局,她没有哭,也没有求饶。

佛堂里有一棵梨树,白绫挂在树枝上。

公元756年7月15日,杨贵妃死了。时年三十八岁,《旧唐书》记载:"缢死于佛堂,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玄宗的思念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回到长安,他想起了杨贵妃,派人去马嵬坡祭奠。

《旧唐书》记载:"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

礼部侍郎李揆反对改葬:"龙武将士诛国忠,因为他祸国乱政,现在改葬故妃,恐怕将士疑惧,不可行!"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玄宗只好作罢,可是他放不下杨贵妃,又秘密派人改葬。

挖开坟墓后发现什么?"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

尸体已经腐烂,紫色丝绸还在,杨贵妃生前佩戴的香囊,也还在那里,这证明杨贵妃确实埋在这里,确实死了。

杨贵妃死后,民间开始流传各种说法,有人说她没死,逃到了日本。

日本山口县真的有杨贵妃墓,墓地是用乱石砌成的平台,上面有五座石塔,当地人相信,杨贵妃坐船逃到了日本。

这个传说有根据吗?从史学角度看,没有。

马嵬坡距离海边很远,杨贵妃要逃到日本,必须先到海边,路途遥远,很容易被发现,唐玄宗派人挖墓时,确实找到了尸体,《旧唐书》记载得很清楚。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日本的杨贵妃墓建造时间很晚,没有唐代文物出土。

1956年,杨贵妃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队开始发掘,第一次发掘,棺椁里空无一物。

1974年,第二次发掘,结果一样,只有一些衣物和首饰。

杨贵妃墓竟然是衣冠冢!衣冠冢就是只埋衣物,不埋尸体的墓,古代常常用来纪念死在外地的人。

为什么杨贵妃墓是衣冠冢?原因很简单。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杨贵妃死在马嵬坡,草草埋葬,唐玄宗回京后,派人改葬,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在马嵬坡另选了墓地,建了这座衣冠冢。

真正的杨贵妃尸体,可能还埋在马嵬坡的某个地方,经过一千多年风雨,早就无迹可寻了。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考古与史书的印证

1974年的考古发现,不是推翻了史书记载,而是印证了史书记载。

《旧唐书》说杨贵妃死在马嵬坡,被埋在"驿西道侧",后来又说玄宗"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

现在发现的杨贵妃墓,正是这个"他所",是唐玄宗为杨贵妃建造的纪念墓。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新唐书》记载:"裹尸以紫茵。"这个细节也得到了印证,考古发现的衣物中,确实有紫色丝绸。

史书和考古,互相证实,杨贵妃确实死在马嵬坡,这是历史事实。

为什么"杨贵妃逃到日本"的传说流传这么广?

杨贵妃的死太悲惨,人们同情她,希望她能有好结局,她的死因复杂,表面上是士兵逼迫,实际上涉及政治斗争,太子李亨、陈玄礼等人都有自己的盘算。

杨贵妃本人其实是无辜的,她没有参与政治,只是唐玄宗的宠妃,却要为安史之乱承担责任。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这种不公平的结局,让人们产生了想象,于是有了各种传说。

杨贵妃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特殊,她是"四大美人"之一,代表了唐代女性的美丽。

她的一生,反映了唐代政治的复杂,盛唐时期,皇帝可以为了美女而荒废朝政,这种奢靡生活,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种子。

杨贵妃个人是悲剧的,她从一个官宦女儿,变成皇帝宠妃,最后死于政治斗争,她的命运完全被别人控制,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杨玉环陵墓出土,专家打开棺椁后发现,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历史已经过去一千多年,杨贵妃的故事,还在继续流传。真相只有一个:杨贵妃死在马嵬坡,这是史书记载,这是考古证实。

马嵬坡的梨花,年年开放,那棵见证历史的梨树,早已不存在,留下的,只有史书中的记录,和考古的发现。

历史不会因为美丽的传说而改变,真相就是真相,需要我们用史实来守护。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