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沁县夜经济解锁文化消费新场景

排行榜 2025年08月04日 16:52 1 cc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入夜的夏日褪去骄阳,透出丝丝清凉,7月30日晚上7时,沁县环湖旅游公路两旁烟火气蔓延,现场近50个特色小吃摊干净卫生,物美价廉,群众应接不暇,为夜晚的热闹又添了几分“烟火气”。

当夜幕降临,小吃摊位上食物蒸腾起诱人香气,烤肉的焦香与啤酒的麦芽香交织;精巧的手工制品静卧灯下流转着温润光泽,烟火气与城市的霓虹交融。大屏幕循环播放的城市宣传片将期待值拉满,人们穿行于光影交织的市集,笑语声与食物的芬芳一同弥漫。

沁县夜经济解锁文化消费新场景

“烟火气就是人气。”在夜市经营烤串摊位的小王,手上翻动着冒着滋滋热油的肉串,“天气越来越热了,逛西湖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到晚上,摊位前能排出好几米的长队,翻台都来不及。特别是周末,日流水能比平时多涨两成!”为了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出来摆摊还可以开直播,吸引不少的人流同时还能增加额外的收入。

夜市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创意与情怀的集散地。放暑假归来的大学生李然的文创摊位前,一枚枚融合了景致、文化元素的冰箱贴、书签,吸引了市民驻足挑选。“白天在家里读书做功课,晚上在这里摆摊,既是兴趣使然也是收入补充。好的时候一晚上能卖出好几十件,摆摊半月,发现尤其是有地域特色元素的文创产品特别受大家欢迎。”对她而言,这方小小的创意天地,承载着年轻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本土文化的深情传递。

夜市升腾,勾勒消费新图景。在摊位前挑选了两款产品的市民王芳表示:“我特别喜欢这里的夜市,不仅能品尝到各种美食,还能买到心仪的小物件。如今小城的夜经济越来越繁华,我们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沁县以夜经济为笔,从烟火市集到文创手作,夜经济正突破“吃吃喝喝”的传统模式,向“文化体验+消费升级”转型。走访中,不少摊贩都提到了一个细节:“政府相关部门主动协调帮助优化市场,服务保障的升级细致入微,增加了周边夜间保洁频次,为顾客创造了更舒心的环境。”从舌尖上的安全监管到治安巡逻力量的加强,再到环境卫生的精细维护,一套系统化的“夜间护航”机制正持续运转,默默支撑着县城夜晚的热度与秩序。这些看不见的“基石”,托举起一幅消费活力竞相奔涌的生动画卷。

人流摩肩接踵,各色灯光招牌争相辉映,这般热气腾腾的夜市在沁县正悄然增多。而环湖路在夜色中也愈发焕发新颜,一盏盏夜灯照亮的不仅是道路与市集,更是城市经济澎湃的脉动与百姓生活的丰盈底色。(郭学红、刘敏、旭豪、思锦)

编辑:张岩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