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联合国不敢说的话,由中方来说,第三次了,美国又要“退群”,中方把话挑明,点破各国心里话

排行榜 2025年08月04日 17:52 1 admin

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美国将第三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会场出现了微妙的沉默。这种沉默不是惊讶,而是习以为常的麻木——毕竟,这已经是1984年以来的第三次了。但没多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一句话打破了这种沉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美国长期拖欠会费,这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为。"这句话像一记重锤,不仅砸在美国的脸上,更道出了会员国憋在心里却不敢明说的真话。

美国这次退出的理由依然冠冕堂皇——指责教科文组织存在"反以色列偏见"和"过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但俄罗斯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基里尔·伦扎的评论更接近真相:"所谓'偏见'只是借口,实质是逃避国际义务的政治表演。"

联合国不敢说的话,由中方来说,第三次了,美国又要“退群”,中方把话挑明,点破各国心里话

特朗普(资料图)

但更恶劣的是藏在"退群"背后的算计。自2011年以来,美国已经拖欠教科文组织6.34亿美元会费,占该组织总预算的近22%。要知道,美国2023年军费预算高达8860亿美元,却连6个亿的会费都不愿意交。更讽刺的是,美国大峡谷等19处世界遗产至今仍在享受教科文组织的保护,这种"白嫖式国际主义"的嘴脸,连俄罗斯代表都看不下去——没有补缴一分钱欠款就恢复了投票权,现在又要拍拍屁股走人,这6亿美元的坏账恐怕永远都收不回来了。

中国发言人的表态之所以引发强烈共鸣,是因为它精准戳破了美国的三重虚伪面具。第一重是"霸道作风":国际组织必须为美国政治利益服务,否则就掀桌子走人。第二重是"市侩嘴脸":把会费当作政治筹码,动不动就威胁"断供"。美国对世卫组织、人权理事会玩的都是这一套。第三重也是最虚伪的"双标本质":一边高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一边三番五次破坏国际规则。从《巴黎协定》到教科文组织,美国的毁约记录简直可以编一本书。

联合国不敢说的话,由中方来说,第三次了,美国又要“退群”,中方把话挑明,点破各国心里话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场闹剧中,中俄两国的默契配合尤其值得玩味。中国不仅承担了教科文组织近20%的会费份额,更通过实际行动支持非洲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等项目。俄罗斯则从程序层面揭露美国的违规操作,强调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不过是美国谋求霸权的遮羞布。这种配合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美式霸权的普遍厌倦。正如郭嘉昆所说,真正的国际规则应该以国际法为基础,而不是以某个国家的意志为转移。

美国的退出对教科文组织造成的冲击是实实在在的。22%的预算缺口意味着许多项目可能被迫中止,尤其是非洲的教育项目和战乱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但危机中也孕育着转机——这或许正是教科文组织摆脱单一国家挟持、实现真正多边化的契机。欧盟、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正在商讨建立更均衡的筹资机制,金砖国家也在推动教育文化领域的自主合作。当美国沉迷于"退群"的政治表演时,世界已经在为"后美国时代"的全球治理做准备。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84年美国第一次退出教科文组织时,时任总统宣称这是为了"改革效率低下的官僚机构";2017年特朗普退出时,理由变成了"反对反以色列偏见";现在同样的剧本再次上演。但世界已经变了——当年美国退出时,国际社会只能忍气吞声;今天中国敢于直言不讳地批评,不仅是因为国力增强,更因为道义站在我们这边。

联合国不敢说的话,由中方来说,第三次了,美国又要“退群”,中方把话挑明,点破各国心里话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或许还没意识到,它正在为自己的短视付出沉重代价。每退出一个国际组织,每拖欠一笔会费,都是在透支自己的国际信誉。当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不得不缩减非洲儿童的教育项目时,当叙利亚的文物修复工作因资金短缺而停滞时,世界会记住是谁造成了这一切。而中国坚持履行国际责任、积极支持多边主义的做法,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这场教科文组织风波最深刻的启示或许是:霸权主义终将走向孤立,而真正的多边主义才能赢得未来。美国的6亿美元坏账,将成为钉在"美式领导力"棺材上的一颗醒目钉子。

中国的声音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它说出了真相,更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新的可能——一个不再被霸权绑架、真正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