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重走西北角】榆中“露水集市”:“云端”出圈 田埂生金

排行榜 2025年08月06日 18:55 1 cc

盛夏时节,山坳里的炭火正旺,玉米香甜混着土豆焦香,缕缕升腾。在榆中县城向南19公里的分水岭,“露水集市”又热闹起来。这个藏在山坳间的户外集市已延续九年,位于通往“陇上名胜”兴隆山的要道上,是旅人们途中歇脚的地标之一。时光流转,老集市在烟火与尘土中悄然蜕变,踏上了“云端”之路。

  一场“搬家”,换来整洁与秩序

  “车能停稳当,人自然就多了。”摊主安学兰的话,道出露水集市新生的关键。

  这个以“露水”命名的集市得名于天不亮(露水未干时)就开张、规模小巧,但多年来却也因“太火爆”而饱受拥堵困扰。摊位曾紧贴车道,游客停车无从下脚。

  转机出现在2025年春。乡镇政府组织干部实地踏勘,决定将露水集市整体迁移到马路一侧的闲置田埂,不仅拓宽道路,还划出专用停车区域。五一假期前夕,这场“搬家”正式落地。

  “政府和乡里来跟咱商量,说挪到旁边的田上,大家都很配合,这个五一便落实了。”安学兰回忆道,如今新集市秩序井然,游客停好车再慢慢逛摊,烟火气依旧,喇叭声却不再此起彼伏。

【重走西北角】榆中“露水集市”:“云端”出圈 田埂生金

“露水集市”环境与经营现状 汉珏妙/摄

  山货是底气,“土味”更安心

  集市里的日子总是随着四季的节奏而忙碌。得益于兴隆山的高海拔与洁净的水土,分水岭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农产优势,玉米颗粒饱满,土豆粉糯绵密,红薯蜜甜流心,中药材根茎粗壮,药香浓郁——这些地道农产品是“露水集市”屹立不倒的根基。

  “咱这水是山泉水,种的土豆、药材没污染,城里来的人就认这个。”安学兰表示,集市上,所售玉米、红薯多为自种,部分淡季时从临近的定远镇“高原夏菜”基地进货,或外地菜库调货,保障供应不断、品质如一。

  “这土豆是榆中菜农打电话送来的,苞谷和红薯是从河南、云南送到菜库的。”安学兰边翻着烤架里的玉米边说:“吃得安心,才有人回头。”

【重走西北角】榆中“露水集市”:“云端”出圈 田埂生金

安学兰经营摊位 汉珏妙/摄

  云端“出圈”,山里热土藏商机

  新集市搭起凉棚,扫码付款声此起彼伏,记录着一场悄然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平台上传播的短视频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有人专程绕路,只为“山里一口热乎的烤红薯”。

  “露水集市”不仅是赶集买卖的地方,更逐渐演变为独特的消费体验空间。一边吃烤土豆一边眺望远山,成了不少城市游客的“解压方式”。

  “来这儿看山,比什么都解压。”安学兰回忆起一位来自兰州的姑娘,站在集市棚外对着雾气发呆,感慨这里比办公室治愈多了。

  从靠车道摆摊到田埂分区,从现金交易到扫码下单,“露水集市”的故事,是乡村治理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缩影。集市虽小,却凝聚人气、承载情感,更探索出乡村产业转型的新路径。

  它也许永远不会成为商场那样的热闹繁华,但正因为有山有田、有烟火、有露水,才显得弥足珍贵。

  “只要天不塌,咱这集市天天开。”安学兰坚定地说。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本科生汉珏妙、彭一淼;指导老师李晓灵、李昕昕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来源:中国甘肃网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