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魅力忻州“动”起来——我市全民健身开启发展加速度

排行榜 2025年08月08日 12:51 1 cc

当晨曦第一缕金光漫过忻州的天际线,人民公园里,一柄太极扇“啪”地展开,仿佛唤醒了整座城市的活力;遗山公园的塑胶跑道上,跑者们的脚步与晨光共舞;体育公园的篮球场上,少年们的身影在篮板下划出青春弧线;云中河景区内,红蓝骑行道如彩带缠绕碧波,骑行者们迎着晨风,把低碳健康的愉悦揉进清新的空气里……这一幕幕流动的画面,是忻州全民健身热潮奔涌的鲜活注脚,更描摹着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精神年轮。

魅力忻州“动”起来——我市全民健身开启发展加速度

图为2025年忻州古城篮球嘉年华。

近年来,我市锚定高品质运动空间建设,倡导健康现代化生活方式,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引领,深耕赛事活动、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消费场景,全力构建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运动的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体育设施建设:从“有没有”到“优不优”的民生跨越

“以前找个正经球场得骑20多分钟车,现在小区门口的‘口袋公园’就有篮球架,下班拎着球就能开打!”家住忻州经济开发区的球迷小王指着楼下的健身角,眼里满是满足。这片不足1000平方米的空间里,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与休息座椅一应俱全,傍晚时分总聚集着锻炼的居民,成了邻里间说笑声里的新纽带。

这样的便民设施,正以“绣花功夫”织入城市肌理。近年来,我市统筹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育、场馆建设与产业发展,让运动场地真正“嵌”进市民生活圈。2024年“国球进社区、进公园”项目为宁武、静乐、保德等9县配齐200万元健身器材,把运动乐趣送到群众“家门口”。截至去年底,我市共为53个公园、社区配置了乒乓球台,“15分钟健身圈”举步可达。

静乐县体育公园的新器材刚安装好,就成了“网红打卡点”。“每天来活动活动,浑身都透着劲儿!”70岁的王大爷每天雷打不动来报到。设施的迭代,不只是硬件的升级,更是城市对市民健康诉求的暖心回应。河曲县把边角地、闲置地块变成“金角银边”,长城大街中医院外的口袋公园草木葱茏,凉亭、步道与健身器材区域,成了周边居民晨练晚游的好去处。在原平市建成区内,体育场馆种类丰富,设施齐全,更拥有专业的教练团队,为市民们提供全方位的健身指导。

“这场馆真气派!地板弹性刚好,跑起来脚腕都不酸。”代县新城体育馆内,刚打完羽毛球的李大姐擦着汗赞叹。这座“山西省十佳体育场馆”的固定看台能容纳4284人,今年6月晋超联赛时,观众的呐喊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更让人暖心的是,代县195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实现健身设施全覆盖。阳明堡镇马站村的“太空漫步机”被村民唤作“幸福器”,农闲时老人孩子围着转,曾经冷清的村口广场,如今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这座小城人均体育场地达3.12平方米,2024年全年办赛761场次,其中国家级18项、省级5项,1.5万人次参赛。

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吴杰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全市15个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让市民在运动中解锁健康年味儿。

在忻州,“去哪儿健身”早已不是难题。忻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当年底,全市有体育场地面积694.5万平方米;体育场地13304个,其中基础大项场地337个,球类运动场地6845个,冰雪运动场地2个,体育健身场地4798个,大型体育场馆5个。全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16.7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5项。“今年我市将继续推动街道社区、乡镇社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包括2个社区养老机构健身器材项目、5个乡镇社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3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此次,还计划完成15个‘国球进社区、进公园’项目,为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利。目前,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吴杰告诉记者。

从城市场馆到乡村广场,从“口袋公园”到“家门口”健身房,体育设施正完成从“有没有”到“优不优”的蝶变,不管城里村里,下楼就能动,抬脚就能练,广大群众在“处处能健身”的体育生活圈里各得其乐。

群众体育活动:从“少数人”到“多数人”的奔赴

6月22日的雁门关,晨露还凝在草尖,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1500名越野跑爱好者已整装待发。“3、2、1,出发!”发令枪响,橙色参赛服如潮水漫过赛道,与古老雄关碰撞出青春火花。

一场场赛事,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城市能级的试金石。近年来,我市织密赛事网络,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本土赛事矩阵。“奔跑吧・少年”系列赛在14个县(市、区)中小学轮转,让孩子们在阳光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2025年春节的体育盛宴,成了忻州人最鲜活的记忆。1月启幕的系列活动,在节日里燃至沸点:大年初八的原平,近2000名职工迎风健步走,他们步履铿锵,吸引不少路人加入,成了流动的风景线;正月初九的代县新春篮球赛,8支球队从繁峙、原平等地赶来。决赛夜的体育馆外,小吃摊摆成了长街;全民健身的热潮,也涌进了社区的寻常巷陌。1月25日,“全民健身大拜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新春行”活动启动,指导员们走进社区,把健身技能、运动乐趣打包送到居民身边。

体育,正成为新的年俗符号。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春节期间,全市就办赛20余项,1万余人次参与其中。数字背后,是全民健身事业的拔节生长,是市民对健康生活的热烈奔赴。

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全年不间断。今年1月份以来,健身气功比赛、太极拳大拜年、庆“三八”门球邀请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以及雁门关越野赛、晋超联赛、“环五台山”越野赛、河曲足协杯争霸赛、“代州黄酒杯”挠羊赛等赛事活动轮番上演。赛事矩阵的持续扩容,让全民运动热情愈发高涨。据悉,今年全市范围计划开展社区运动会66场、三大球赛事活动30场。此外,我市还鼓励各界搭台办赛,让老中青少都能找到自己的“运动舞台”,活跃在各地的39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则是这场狂欢里最热心的“领航员”。

从专业赛场到街头巷尾,从赛事活动到日常习惯,全民健身早已撕下“小众爱好”的标签,成了忻州人最日常的生活节奏。2024年,全市举办市级赛事24项、社区运动会101场,1.3万余人在运动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运动的种子,已在城市的每寸土壤里生根发芽。

体育+”:从“健康增量”到“发展动能”的跃升

赛事扎堆,不仅焐热了全民健身的场子,更催旺了体育经济的烟火气。高规格赛事像磁石般吸引着全国运动员与游客,带动文旅、餐饮、住宿、交通、体育装备销售“一串儿红”。

去年繁峙“县BA”半决赛那晚,县城向阳路的小超市老板白巧珍忙得像转陀螺。“3瓶冰啤!”“两袋瓜子!”她利落地取着货,汗珠顺着脸颊滑:“这几天,每天光饮料、矿泉水就比平时能多卖上百瓶。”超市斜对门的烧烤店更是热闹,球迷们举着酒杯碰出欢响,老板在烤炉前挥汗:“5月以来,气温升高加之各类体育赛事的密集举办,明显带动了店内消费额的增长。”一场篮球赛带火一条街,正是“体育+消费”的生动注脚。

4月5日忻州古城的第四届“城墙欢乐跑”,1200余名跑者穿越古城墙,让历史与活力撞了个满怀。“活动期间,忻州古城周边酒店预订量翻番,餐饮、交通、文创产品收入也跟着往上蹿。”市文旅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代县的“体育+”牌打得更响。以“代州黄酒杯”冠名系列体育赛事,将黄酒产品作为奖品等形式,让代州黄酒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赛事期间,雁门关景区对选手免门票,“参赛+旅游+消费”的链条越拉越长。据了解,因赛事拉动,丽华大酒店今年以来的住宿和餐饮收入大幅提升,同比增长15%至20%。“赛事举办期间,全县酒店常常‘一房难求’。”代县体育中心主任李东东的话里满是自豪。

雁门关越野跑结束后,杭州选手小张带着家人逛代县古城:“比赛时看长城没够,得细细品品。”他们凭参赛号码牌免票进景区,还在非遗工坊学剪窗花。

体育赛事活动,早已是激活文旅市场的“金钥匙”。近年来,我市围绕“体育+”“+体育”打造品牌赛事,聚力营造“文商体旅”融合发展新场景,体育产业呈多元发展态势,赛事经济带动作用明显,赛事“流量”正持续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体育优势日益成为发展胜势。

暮色中的忻州,运动的热潮仍在延续:人民公园的广场舞换了新旋律,体育公园篮球场上跳跃着青春的身影,云中河景区的夜骑队伍又成了流动的星河……这座城市的运动故事,写着健康的密码,更藏着发展的动能。(白雪萍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