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阿拉善盟如何维护“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自然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排行榜 2025年08月09日 08:50 1 admin

8月6日,在于呼和浩特市召开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晓东从4个方面介绍了阿拉善盟如何维护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自然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阿拉善盟如何维护“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自然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1

完善保护管理基础

阿拉善盟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世界自然遗产职能纳入各级林草“三定”职能,并协调推动成立了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制定印发了《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公园管理办法(暂行)》等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组织编制保护管理规划,为依法依规保护管理世界自然遗产提供了保障和指引。

2

加强日常管护

阿拉善盟依托“林长制”,层层压实责任,建立盟、旗、苏木三级管护机制,目前,遗产地专职管护人员16人,兼职管护人员150人。在管护中采用“人工巡护+无人机巡护”的方式进行巡护,同时强化林草大数据信息应用,全方位对世界自然遗产地实施保护和监测。

3

强化能力建设

针对遗产价值保护、资源利用、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开展保护管理业务培训,阿拉善盟组织管理人员赴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交流学习,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业务培训50余人次。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伙伴关系,开展科研合作,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合作,投资590万元建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巴丹吉林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对巴丹吉林沙漠水文、土壤、气象和生物进行综合观测和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沙漠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巴丹吉林沙漠的风沙动力学研究”;与兰州大学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巴丹吉林沙漠水文循环及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研究”;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对自然遗产地雅布赖盘羊种群、鹅喉羚种群、迁徙水鸟等进行持续监测和保护研究,有效监测和保护遗产地完整性和原真性。

4

加大宣传展示

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湿地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纪念日,包括8月6日的图片展和新闻发布会,阿拉善盟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地质公园博物馆、科普研学基地、融媒体和自媒体等平台,通过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发布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等方式,向公众宣传世界自然遗产的文化和自然价值,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营造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阿拉善盟将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原真性保护,将遗产保护纳入林草“十五五”规划中,切实保护和利用好这一世界级的自然瑰宝。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张慧玲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