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排行榜 2025年08月12日 09:21 1 admin

朋友圈里,自驾群里,最近都在转着同一条消息:那条挂在悬崖上的怒江72拐,终于要迎来它的“终结者”了。穿越业拉山的超级隧道已经贯通,预计2025年底,车辆就能从山腹中呼啸而过。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大家的情绪很复杂,一半是庆幸,一半是怀念。庆幸的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在那条路上挪动了;怀念的是,一个属于G318国道,属于所有进藏旅人的传奇,似乎就要落幕了。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如果你没亲自走过川藏线,你可能无法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而只要你走过,怒江72拐这个名字,就一定会刻在你的记忆里。它在西藏昌都的八宿县境内,是G318国道上最惊心动魄的一段。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从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垭口开始,公路像一条被随意丢弃的丝带,以无数个“之”字形盘旋而下,直坠到3100米的怒江河谷。这短短12公里的路,海拔落差超过1500米。 至于到底有多少个弯,没人说得清。有人叫它“99道弯”,有人叫它“108拐”,而开过这条路的老司机说,数得出来的急转弯,起码有130多个。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每一个转弯,都是对驾驶技术、车辆性能和心理素质的三重考验。你紧握着方向盘,手心冒汗,眼睛死死盯着前方,生怕对向突然冲出一辆大货车,将本就狭窄的路面占去大半。

“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这句话用来形容72拐再贴切不过。风景是世界级的,从垭口俯瞰,层层叠叠的公路缠绕着光秃秃的山体,壮丽得让人失语。但危险也是实实在在的。巨大的海拔差导致天气多变,一天之内经历四季是常事。冬季的暗冰,夏季的塌方和泥石流,都可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对于常年奔波在这条线上的货车司机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试炼场”。为了防止连续下坡导致刹车过热失灵,他们必须频繁地利用路边的简易水池给刹车片降温,刺鼻的焦糊味和“滋滋”的水汽声,是这条路上最独特的“交响乐”。山谷里偶尔能看到的车辆残骸,更是在无声地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不容许丝毫分心。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正是因为这份深入骨髓的危险,业拉山隧道的修建才显得如此必要和伟大。在海拔超过4400米、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高原冻土带施工,难度超乎想象。 建设者们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面对着岩爆、涌水等世界级难题,硬生生在山体中开凿出一条坦途。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这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胜利,更是人对人的体恤。当一个多小时的煎熬被缩短为十几分钟的安稳,我们必须承认,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可以预见,隧道通车后,藏东的物资运输将更加高效,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会迎来新的机遇。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然而,情感上,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将永远地失去了。G318之所以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不仅仅因为沿途的风光,更因为它所代表的挑战与征服精神。72拐,就是这种精神最极致的体现。它像一本我们都读过的,惊心动魄的旧书,现在要被放回书架最高的那一层了。骑行者们用汗水和意志力一米一米丈量过的坡道,自驾客在每一次转向中感受到的对自然的敬畏,都将成为绝版的回忆。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当然,告别不等于遗忘。72拐不会消失,它只是卸下了作为交通要道的重担。未来,它将从一个必须通过的“通道”,转变为一个可以从容欣赏的“展品”。事实上,一个名为“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的项目已经落成。设计师们用一个向外悬挑37米的“发卡弯”造型玻璃观景台,将惊险的车行体验,转化为更为极致的高空步行体验。 游客可以挣脱车辆的束缚,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怒江天险,感受那种狂野与壮美。

路,终究是为人服务的。当一条路完成了它承载风险的使命,就应该让它体面地退场。

怒江72拐“退役”!业拉山隧道时代来临,自驾爱好者五味杂陈 !

所以,让我们对它说声再见吧。再见,72拐,你的传奇将被永远铭记。
你好,G318的新时代,一个更安全、更通达的时代,正在前方等着我们。


你们都是什么时候征服过怒江72拐的?等业拉山隧道通车后,如果怒江72拐还能走车,你们还会选择这条路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