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石板路上的晨光

排行榜 2025年08月12日 09:21 1 admin


石板路上的晨光

石板路上的晨光

乳源的晨雾总比别处厚些。我踩着青石板往必背瑶寨深处走时,裤脚沾了细碎的水珠,像落了串没干透的星子。

路边老阿婆的竹筐里堆着刚摘的野生猕猴桃,绒毛上还挂着山雾,她用带着瑶语尾音的普通话说:“早嘞,去看老祠堂?”

石板路是顺着山势铺的,旧得发乌,缝隙里嵌着青苔。偶尔有穿蓝靛染衣的瑶族阿妹经过,背篓里的竹笋晃出清嫩的响,她们笑起来时,银饰在耳边叮当作响,像把晨雾都震得软了些。

祠堂在山坳里,黑瓦上爬着瓦松,木门上的铜环磨得发亮。推开门时,吱呀一声惊飞了梁上的麻雀,阳光突然涌进来,斜斜地落在供桌前的老照片上——那是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时,和瑶民们围坐在一起的合影。照片里的人穿着粗布衣裳,笑容却亮得很,像此刻落在地上的阳光。

守祠堂的阿公正坐在门槛上编竹篮,见我进来,指了指墙角的石臼:“以前红军在这里舂过米,瑶民送的玉米,就在这石臼里捣成了粉。”石臼内壁磨出了光滑的凹痕,凑近了闻,仿佛还能嗅到淡淡的谷物香。

晨光慢慢爬高,照在祠堂墙上的标语上。“军民一心”四个字是用红漆写的,年代久了,颜色沉成了暗红,却依旧有力。阿公说,每年清明,寨里的孩子都会来这里听老故事,瑶语和汉语混着讲,讲红军如何帮瑶民修水渠,讲瑶民如何连夜给红军缝布鞋。

走出祠堂时,雾已经散了。山下的梯田里,有人在插秧,绿色的秧苗一行行竖起来,像给山坳系了条翡翠腰带。石板路上,几个孩子追着蝴蝶跑,银饰的叮当声远远传开,和远处插秧人的号子混在一起,温柔又热闹。

我踩着石板路往回走,阳光落在背上,暖融融的。这路走了百年,见过红军的脚印,也见过瑶民的炊烟,如今又印着孩子们的笑声——原来所谓传承,就是这些细碎的、温暖的印记,在时光里慢慢叠成了风景。

(白春明 2025.8.11)


石板路上的晨光


石板路上的晨光


石板路上的晨光


石板路上的晨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好友致谢)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