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天津有个“国家级文物”长得太丑?浑身都是疙瘩,还总被游客认错

排行榜 2025年08月13日 00:51 3 cc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天津有个“国家级文物”长得太丑?浑身都是疙瘩,还总被游客认错

前段时间我在天津五大道游览,这片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苑”的街区,向来以各式精致洋楼闻名——英式的红砖尖顶、法式的廊柱雕花、德式的陡坡屋顶,每一幢建筑都像老电影里的场景,优雅而庄重。可就在这片风情各异的建筑群中,我突然发现了一栋“画风突变”的房子,瞬间被它的“特别”所吸引住。

天津有个“国家级文物”长得太丑?浑身都是疙瘩,还总被游客认错

说这栋房子特别,是因为它浑身像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疙瘩,凹凸不平,远远望去既不像传统洋楼的规整,也没有现代建筑的利落,甚至带着点粗犷的“丑态”。同行的朋友笑着告诉我:“这栋楼就叫‘疙瘩楼’,是不是名如其楼?”

天津有个“国家级文物”长得太丑?浑身都是疙瘩,还总被游客认错

等我凑近了看,才发现建筑物上的这些“疙瘩”原来是砖块本身的构造——每一块砖的表面都布满了不规则的凸起,像是被烈火炙烤后自然形成的褶皱,带着种野性的张力。更让我惊讶的是,这栋楼前的牌子上竟赫然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很难想象,这样一栋看起来“不伦不类”的建筑,竟能跻身“国家级文物”行列,说它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国保单位之一,都不为过哦!

天津有个“国家级文物”长得太丑?浑身都是疙瘩,还总被游客认错

后来听当地人讲,天津“疙瘩楼”的诞生,源于一场意外的“变废为宝”。20世纪初,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在天津设计建筑时,偶然发现西青龙潭的一家窑厂出了批“废品砖”——由于烧制时火候没控制好,砖块靠火的一面融化变形,成了满身疙瘩的“残次品”,堆在厂里无人问津。

天津有个“国家级文物”长得太丑?浑身都是疙瘩,还总被游客认错

一般人见了这样的砖块只会摇头,但鲍乃弟却从中看出门道,他觉得这些疙瘩砖带天然的粗犷美感,索性将这批砖块全部买下,用它们盖起这栋小洋楼。更妙的是,他故意将砖上的疙瘩面朝外面,让这些“缺陷”成为建筑最醒目的装饰。没想到房子一建成,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立刻引起轰动,不仅成了天津五大道的标志性建筑,后来还被高价售出,让鲍乃弟赚了个盆满钵满,这段“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也成了天津老城里的一段趣谈。

天津有个“国家级文物”长得太丑?浑身都是疙瘩,还总被游客认错

不过,“疙瘩楼”的故事还没完,后来它被天津“瓷房子”的主人张连志买下,这位以“用瓷器装饰建筑”而闻名的收藏家,又给“疙瘩楼”添了新花样——墙面、窗沿同样点缀上了各种细碎的瓷片,阳光一照,亮晶晶的,乍一看竟与天津著名的“瓷房子”有几分神似。也正因如此,常有游客走到这儿就犯迷糊,指着疙瘩楼问道:“这不会就是瓷房子吧?”

天津有个“国家级文物”长得太丑?浑身都是疙瘩,还总被游客认错

大概是被问得太多,造成了许多“误会”,所以如今“疙瘩楼”的外墙还专门挂了一块告示牌,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此处为疙瘩楼,非瓷房子”,还附上了“瓷房子”的照片与路线图,生怕游客走错路。这份“贴心”,反倒给这栋奇特的国保级建筑又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天津有个“国家级文物”长得太丑?浑身都是疙瘩,还总被游客认错

现在再回想天津五大道的那栋“疙瘩楼”,忽然觉得它的“丑”里其实藏着大智慧——它打破了人们对“精美建筑”的固有想象,用最朴素的“废品”讲述了一个关于创意与勇气的故事。在天津五大道那些精致的洋楼中间,它像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却也正因这份独特,成为让人过目不忘的风景。

天津有个“国家级文物”长得太丑?浑身都是疙瘩,还总被游客认错

那么,你来过天津五大道吗?有没有见到过这栋满身长满疙瘩的“国保级”建筑?是不是也曾把它错认成“瓷房子”呢?如果以后有机会,你还愿意到天津五大道去看看这栋用“废品”盖成的传奇小楼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夏日生活打卡季#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