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绿”动贵州|因为绿色,贵阳更有魅力

排行榜 2025年08月16日 11:14 1 admin
“绿”动贵州|因为绿色,贵阳更有魅力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绿叶,在观山湖公园的湖面上洒下碎金般的波光,晨练的市民早已伴随着清脆的鸟鸣活动起了肢体。家住碧海花园听涛园小区的陈先生,准时走进观山湖区“乔松园”口袋公园,在绿树环绕的步道上活动筋骨。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内,也迎来了第一批晨跑的市民。

这样的日常,是贵阳人最为熟悉的生活片段,更是这座“绿色之城”将生态理念融入街巷肌理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贵阳以“增绿”为笔、“兴绿”为墨、“护绿”为韵,在山水之间精心描绘,让“生态宜居”从愿景变成了可触摸、可感知的现实生活。

“见缝插绿”,方寸之地变身幸福空间

8月,清晨的阳光倾洒在清镇市人民医院迹地修复口袋公园的铺装休闲区,市民张洪正惬意地进行晨练。这座今年7月15日开园的口袋公园以“年轮”为核心设计理念,融入“生命演化—时光流逝”的意境,通过立体绿化、多样植物种植以及休闲区的设置,构建起一个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650平方米休憩空间。

“绿”动贵州|因为绿色,贵阳更有魅力

“乔松园”口袋公园

所谓“口袋公园”,具有规模小巧、距离较近、空间灵活等特点,它能够进一步拓展市民的生态活动空间。自2015年推进“千园之城”建设以来,贵阳市积极推动“口袋公园”建设,城市更新中的“边角料”地块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园林工人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和桥下空间,通过立体增绿、破硬还绿等方式,将城市的“边角地”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空间。昔日的卫生死角如今变成了乔木掩映的微公园,成为居民夏日纳凉的好去处。

目前,贵阳市的口袋公园数量已达225个,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7.92%,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正逐步达成。

环城林带提质,绿水青山化作金山银山

夏日时节,微风轻拂贵阳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在82.96%森林覆盖率形成的天然氧吧里,前来“吸氧纳凉”的市民络绎不绝。情侣们忙着自拍,孩子们嬉笑玩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在这座西南山城缓缓展开。

漫步在林间,蝉鸣与风声相互交织,松针铺就的步道凉爽宜人。作为贵阳环城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坡岭森林公园以古树群落、溪流湿地等生态资源为核心,成为市民“15分钟生态圈”的热门打卡地点。

环城林带作为贵阳生态屏障的核心,近年来也在不断进行提质升级。通过人工纯林改造、森林景观提升、退化林分修复、特色经济林建设等举措,贵阳市将环城林带打造成了生态文明的体验地、森林城市的标准地、森林康养的首选地、森林旅游的目的地、林下经济的创新地、森林文化的传播地。

“绿”动贵州|因为绿色,贵阳更有魅力

依托贵阳市环城林带的生态资源,规划建设的“爽爽贵阳·千园千道”环城健身步道超过1000公里,覆盖了贵阳市6区3县1市以及贵安新区。这条生态慢行系统巧妙地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串联起来,把分散的绿地点连成线。举办的“爽爽贵阳”环城健身步道越野赛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选手参与,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促进了体育与旅游的融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依托优质的森林资源,森林康养产业也同步兴起,贵阳借此培育了一批功能完善的森林康养基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乌当区盘龙山基地夏季入住率超90%,融合“食、居、养、游、乐”多元场景,拓展林业价值链。到2025年底,贵阳林业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将超过百亿元,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惠民富民的“金山银山”。

护绿有良方,多途径守护绿色成果

夏季是病虫害的高发期,此时,贵阳市城市绿化服务中心正组织专业队伍,针对天牛、白蚁、炭疽病等主要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物理诱杀”的绿色技术进行杀虫作业,持续提升城市绿化品质。

在扩大绿化面积的同时,贵阳也注重生态保护,通过科技、立法、公众参与等多种方式,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绿色成果。

在《贵阳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的保障下,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生态修复,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成为众多鸟类的栖息地,获得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称号。

“绿”动贵州|因为绿色,贵阳更有魅力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的小䴙䴘。张海波 摄

贵阳还积极探索“林长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确保每一片森林都有专人进行管护。

护林治水同步推进。民间河长和“青清河”志愿者定期巡查河道,形成全民护水的生动局面。如今,贵阳市107条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100%。

此外,科技赋能使生态监测也更加精准,贵阳贵安创新构建了“空中+卫星+地面”的立体监测网络,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电钻取样器等先进技术设备,实现了对654.1万亩森林资源监测的全覆盖。在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实行“徒步+无人机”的立体巡护模式,实现了万亩林地的网格化管理,让森林管护更加高效。

贵阳还打造了自然生态科普教育基地43个,开展湿地保护、森林探秘等自然教育活动,近万名市民参与其中,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绿”动贵州|因为绿色,贵阳更有魅力

观山湖公园

如今的贵阳,森林覆盖率达到55.45%,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5%,建成区绿地率40.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5平方米。

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贵阳大力发展避暑旅游、森林康养、山地运动等绿色产业。2024年,贵阳市接待国内游客1.67亿人次,成为全国绿色旅游实践的优选目的地。同年,贵阳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平台,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标志着其生态实践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全球示范。

从联合国“自然城市”平台的新起点出发,贵阳的绿色版图仍在不断扩展,“一河清流、百山拥城、千园竞美”的山水林城美好画卷在此呈现。贵阳正以切实可行的举措,提升城市的含“绿”量。这座宜居的绿城,充满了蓬勃的活力,因为绿色,这座“森林之城”愈发美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华

海报 杨绍辉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