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串珠成链,文旅带育新机、聚人气

排行榜 2025年08月19日 02:54 3 admin

8月15日傍晚,在陕西西咸新区诗经里小镇,随着最后一缕霞光隐入沣河水面,近千盏花灯次第点亮,拉开“西安千灯会”夜游盛宴的序幕。走进小镇,青石板路倒映着大型星空主题灯组散发的柔和光芒,映照在路旁“桃之夭夭”“蒹葭苍苍”等《诗经》名篇布景上。西安市民王可琴带着穿汉服的女儿说:“早就听说这里把《诗经》里的草木搬进了灯展,特意穿汉服来打卡。”凭借这一活动,相较于去年同期,诗经里客流量增长超200%,门票收入翻倍。

串珠成链,文旅带育新机、聚人气

近年来,西咸新区精心打造了“十里沣河文旅带”和“西咸泾渭文旅带”两条特色文旅带,整合历史、生态、文化资源,串联起50余个项目,持续扩大融合效应,推动区域文旅业态持续丰富、人气飙升。2024年,西咸新区实现旅游收入130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82%。

在西咸新区昆明池景区,11.8公里环湖绿道泛起运动热潮。每到傍晚时候,都有数百骑行爱好者从四面八方云集在此,周末时人最多,甚至有千余人。昆明池景区将汉代水军训练的历史底蕴与现代运动休闲需求深度结合,环湖绿道精心设计了多个骑行补给站、运动主题文创店和文化体验点,构建起“运动+文化+消费”的完整链条,被市民赞誉为“大西安最美湖滨环线”。

“在这里,市民既能欣赏湖光山色,又能随时停下来体验汉服射箭等文化项目。”昆明池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都带动了周边餐饮、零售、文创等业态营收显著增长。

将目光转向另一处以丝路文化为主打的旅游景区——丝路欢乐世界,音乐剧《丝路之声》等原创性IP带动景区持续火热。

“音乐剧让我觉得很震撼,布景精美、剧情感人,《血与汗》《星辰相连》等几段演唱让人印象深刻。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让汉长安城场景在舞台上复活……”观看完《丝路之声》的游客孙倩这样评价。作为丝路主题音乐剧,《丝路之声》已上演近千场,接待观众超50万人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25年春节期间,该剧驻场演出平均上座率高达95.3%,成为文旅消费市场的亮眼名片。

截至2025年4月,丝路欢乐世界已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2亿元。距离不远的沣东新城欢乐谷玛雅海滩今年销售额也取得了佳绩,旅游人数同期上涨38%、收入同比上涨35%,成为西咸新区文商旅体融合的标杆项目。

文化赋能,让更多好商品、好作品变成了好收入。8月上旬,在西咸新区茯茶镇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将刚压制好的新型茯茶产品“小片茶”打包,准备发往老挝。“以前我们的茯茶藏在深巷无人知,现在靠着茯茶这一文化品牌,不仅游客多了,还吸引了外国客商。”公司负责人王浩斌介绍。

近年来,茯茶镇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达成茯茶外贸合作。2024年,茯茶镇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吉尔吉斯斯坦一家大酒店达成合作,完成1106.7公斤茯茶的首次大宗出口。

在《赳赳大秦》沉浸式演艺的剧场内,1500名观众随着轨道式观众席缓缓移动,在115米长的空间里穿越回战国时期。秦军出征的震撼场景出现时,不少观众不约而同地前倾身体,试图更近地感受那份磅礴气势。

“我们用六年的时间精心打磨,就是要让观众通过演艺来感受秦文化的历史脉络。自2024年9月首演以来,该剧累计接待观众超61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达95%以上。”剧场工作人员表示。观众看完演出后,会到周边的大秦熙市购买文创产品,到和平村夜市品尝三秦美食,带动周边商业体晚间营业额有力增长。

“文商旅+”促进区域经济不断火热,体育赛事的加入让这一势头持续推进。每年春季,在昆明池景区“大西安最美湖滨环线”,一年一度的西咸新区半程马拉松举办,近万名跑者齐聚一堂,向着自己的最好成绩发起冲刺。距此不远处的西安国际足球中心也即将迎来首秀。这些体育活动配套的消费嘉年华同步启动,涵盖车企、餐饮、家居家电等多元业态,通过惠民消费“大礼包”等形式释放消费活力。西咸新区发展改革和商务局副局长冷彦勋介绍,2025年马拉松赛直接带动消费200万元,景区周边酒店预订率大幅提升,一些体育品牌门店消费较平时增长了20%以上。

“未来,我们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文旅+’跨界融合,强化科技赋能文旅产业,让文旅资源变成产业资源,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副局长杨彬彬表示。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本报通讯员 许丹娜)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