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绿水青山炼金记 | 山水焕新颜,江北岸更美

排行榜 2025年08月20日 09:36 3 admin

开栏语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这字字千钧的理念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全国的山山水水间生根发芽。年初,重庆市委在“新春第一会”上作出部署: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上游新闻将深入挖掘现代化新重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炼金术”,策划推出《绿水青山炼金记》系列报道,奏响美丽中国建设中“渝”众不同的生态“最强音”。

绿水青山炼金记 | 山水焕新颜,江北岸更美

当夜幕降临,灯火点亮桥下空间;当江风拂面,四季花开绿岸如画;当历史与未来在山水之间交汇,重庆市江北区通过全力打造“三园两湾”项目(江北嘴江滩公园、相国寺滨江公园、盘溪河滨江公园、洋炮局文创生态湾、嘉陵江星悦活力湾),以一场场生态治理攻坚战、一次次城市空间新实践,探索出从“生态修复”到“空间重塑”,再到“经济活化”的新路子。

如今,“大美江北岸、最美迎宾湾”已初绽芳华。

爆改“灰色地带”

打造“夜光营地”

在江北区盘溪河滨江公园的高架桥下,曾经的自然滩涂,如今已蜕变为夜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N37桥角角夜光营地”。这里不再是被城市边缘化的“灰色地带”,而是集音乐演出、潮流运动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绿水青山炼金记 | 山水焕新颜,江北岸更美

N37桥角角夜光营地。江北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平日的客流量有1000多人次,到了周末能达到2倍以上。” N37桥角角夜光营地策划负责人梁潇介绍,夜光营地利用绵延数百米的桥下空间,设置了足球场、网球场等多个运动场地,并且可开展攻防箭、匹克球、飞盘等社交型运动。

此外,野歌音乐会、山下好声音等音乐活动的落地,也为这里带来了更多的松弛感,让更多年轻人拥有了一处释放压力、寻找社交归属的“第二生活空间”。

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背后,其实得益于一场生态治理攻坚战。

N37桥角角夜光营地的诞生,离不开盘溪河滨江公园的整体打造;而盘溪河滨江公园的建设,又始于对杨家河沟的系统整治。

沿着N37桥角角夜光营地旁的一段阶梯向上行走,不到两分钟即可来到善水北滨广场,放眼望去即可看见生态治理后的杨家河沟入江口段——绿树环绕中,一条清澈的河流顺着边坡一路向南,最终汇入嘉陵江。

“在过去,杨家河沟可以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臭水沟。”江北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监督科科长王刚介绍,由于管网老化、雨污混排,导致杨家河沟河道环境恶劣。后来实施了围堰截流,但也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江北区于2022年7月启动了杨家河沟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完成24处错接点整治,整治管网病害130余处,实现了污水进管、清水入江。

绿水青山炼金记 | 山水焕新颜,江北岸更美

位于杨家河沟入口段的善水北滨广场公园。曹检 摄

这场“地下战役”的胜利,不仅让杨家河沟重现清澈,也为桥下空间的活化利用创造了前提条件。整治完成后,江北区聚焦“三园两湾”岸线项目,其中包含杨家河沟整治的盘溪河滨江公园正是典型代表。公园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也为周边居民带来了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更关键的是,这一生态工程并未止步于“环境优化”,而是进一步延伸至“生态经济”的转化路径。在盘溪河滨江公园整体提质的基础上,江北区创新性地盘活了原本“沉睡”的桥下空间,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这才有了N37桥角角夜光营地这一“打卡地”,让桥下空间“活”起来、“热”起来。

巧破“生态难题”

打造“城市客厅”

8月19日晚上,“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文旅体育专场亮相。正在重庆的篮球巨星史蒂芬·库里,惊叹于自己的形象与山城在夜空中“邂逅”。这一幕吸引了众多一同观看灯光秀的游客李成林。

“很震撼,这个地方很适合观看!”李成林所在的地方位于江北嘴江滩公园的两江交汇处。江滩之上游人如织,有的将江对岸的洪崖洞置于取景框,留下一张打卡照;有的则来到江岸旁,在徐徐江风中看着无人机的精彩表演。伴随着“三园两湾”项目的投用,江滩公园已成为长江生态保护的典范之作,展现出城市治理从“重功能”向“重生态”的深刻转变。

江北嘴江滩公园全长6.01公里,地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属典型的消落带区域。每年汛期,水位涨落幅度大,生态修复难度极高。

绿水青山炼金记 | 山水焕新颜,江北岸更美

市民在江北嘴江滩公园晨练。唐安冰 摄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打造一片四季常绿、四季有花的生态绿岸?江北区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所负责人高欢介绍,通过在不同水位挑选不同植物的方式,实现“汛期稳得住,日常美得起”。

比如水位170-175米区间,采用耐淹、耐旱、抗冲刷的芦苇、巴茅草。在水位175-180米区间,则种植观赏性更强的狼尾草、蓝羊茅等,并根据不同季节,分别播撒波斯菊、硫华菊等花种。如今,这里形成了2公里长的鲜花长廊,春有粉白、秋有金黄,真正实现了“四季皆景”。

江滩公园的建成,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更释放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随着人气的聚集,周边商业价值明显提升。

绿水青山炼金记 | 山水焕新颜,江北岸更美

三洞桥风情街。曹检 摄

比如,在三洞桥风情街,“近可亲水、远可逛街”的独特区位优势,让这里的人流量经久不衰。重庆梧桐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佑佳介绍,自2018年底入驻商户陆续开业以来,在此经营的10家商户无一撤场,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

而面对江滩公园火热背后的管理新挑战,江北区则创新推出“社区河长制工作站”机制。目前,全区已设立8个社区河长制工作站,其中桂花街社区河长制工作站正是江滩公园管理的“前哨阵地”。

江北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胡丹介绍,工作站集巡河护河、禁渔管理、安全巡查、游客服务等多项职能于一体,不仅守护了江滩的生态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贴心服务。

绿水青山炼金记 | 山水焕新颜,江北岸更美

市民在江北嘴江滩公园游玩。曹检 摄

“节假日高峰期,一天能吸引10万人次打卡。”江北城街道桂花街社区书记吴仁秀是长江嘉陵江江北城段的河长,通过打造两江碧水美丽江滩志愿服务品牌,目前当地已经形成了5支志愿服务队。每天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都会来到江滩开展安全劝导、游客救助、维持秩序等服务,同时还化身导游,开展文旅美食推广。就连附近的火锅店,也在大家的推荐下生意更红火了。

重塑“历史记忆”

创新“消费引擎”

生态治理不仅是城市更新的起点,更是文化传承与消费升级的催化剂。通过将生态修复与文化重塑有机融合,围绕“三园两湾”,当地打造出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魅力的精品旅游线路,让绿水青山也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绿色金矿”。

第一条线路名为“鸿恩古风游”。它以历史为脉、以山水为媒,串联起洋炮局1862兵工文化产业园、忠恕沱码头、滨江步道等多个“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节点。

绿水青山炼金记 | 山水焕新颜,江北岸更美

洋炮局夜色流金。张清善 摄

作为重庆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洋炮局项目以“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为核心理念,将兵工文化、抗战精神与结合重庆山水、城市交通等魔幻景观完美融合,打造集文化体验、时尚消费、滨水休闲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绿水青山炼金记 | 山水焕新颜,江北岸更美

洋炮局。曹检 摄

目前,洋炮局项目已引入一尺花园、庆渝宴、嘉铂悦礼宴中心等文商旅业态。而凭借独有的工业遗产风格建筑群,洋炮局项目也吸引了不少短剧取景拍摄。游客漫步滨江步道,既可触摸洋炮局墙体的兵工记忆,又能让游客在古风与美食的交织中,读懂这座城市的底色。

深受户外露营爱好者喜爱的忠恕沱码头,也将在这场历史畅游中迎来焕新。就在前不久,“2025年城市滨水景观品质提升方案设计比赛”结果揭晓,以“工业之重对话江河之恕”为核心理念的《重恕》方案脱颖而出,将通过“桥、码头、洋炮局遗址”三大元素串联场地,为忠恕沱码头规划露营平台、时间剧场、认知花田等分区,满足市民休闲、亲子研学、网红打卡等多元需求,强化场地辨识度。

绿水青山炼金记 | 山水焕新颜,江北岸更美

市民在保定门城墙遗址公园上拍照。曹检 摄

第二条线路名为“青春爱情漫游”,它聚焦城市活力与消费新场景,串联保定门城墙遗址公园、重庆大剧院、IFS国金中心等地标,构建起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旅动线。

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城市品质大幅提升,更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今年上半年,江北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443.05万人次,同比增长10.25%;游客总花费198.9亿元,同比增幅37.07%。旅游、餐饮、购物等产业繁荣发展,带动就业和居民收入,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郭发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