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排行榜 2025年08月21日 21:58 1 admin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国际棋局突然重新洗牌,阿拉斯加会谈结束后,两位以强硬著称的政治人物同时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转变,而全世界的镜头却齐刷刷转向了北京。

八月的世界政治舞台,上演了一出出意料之外的戏码。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军事基地闭门会谈长达三小时,这两位向来以强硬姿态示人的领导人走出会议室时,神情与语气都发生了微妙变化。

特朗普谈起普京时竟然描述两人之间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普京则欣然同意与一直拒绝承认的泽连斯基会面。这些变化犹如政治地震,迅速在全球外交界引起连锁反应。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阿拉斯加会晤,微妙变化暗藏玄机

阿拉斯加会谈的地点选择颇具深意——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这里不仅能够避免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的逮捕风险,还暗含历史隐喻:让人回想起沙俄时代美国从俄罗斯手中购买阿拉斯加的往事,如今两国领导人又在此会晤,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

会谈前,普京做了一个重要铺垫:主动拨通了北京的电话。这场通话持续近一小时,远超原定时间。

普京向中方详细介绍了美俄密谈进展和俄乌前线态势,并承诺 “无论谈判结果如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这句话明显是为了打消中国的疑虑,确保战略协作关系稳固。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中方回应了18个字: “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将始终坚持一贯立场” 。这些话语简洁有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展现了中国外交的战略定力。

这种定力源于对国际局势的清醒认识——乌克兰问题本质上是北约东扩引发的地缘冲突,西方才是始作俑者。

会谈结束后,特朗普心情复杂地向福克斯新闻描述了他眼中的普京:“他真够强硬的”,随即补充道“这点和中方很像”。这种比较令不少国际关系学者感到诧异,也反映出特朗普对国际关系认知的独特视角。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态度转变,政治强人展现柔软身段

阿拉斯加会晤后,特朗普和普京的表现令人惊讶。普京此前一直拒绝与泽连斯基见面,理由是否认泽连斯基总统职位的合法性。

然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会谈期间专门与普京通了40分钟电话,之后普京竟然转变态度,同意在未来两周内与泽连斯基见面。

这种转变背后有多重考量,其中之一就是普京提议会面地点设在莫斯科,而泽连斯基显然担心自身安全没有答应。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瑞士和匈牙利随即争相主办这场峰会,瑞士甚至承诺给普京“豁免权”,不执行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这场地缘博弈中,各国都在争夺外交主导权。

特朗普的变化同样明显,会晤前,他对普京说话带着威胁,声称如果谈不成就加大制裁。见面后却公开回味:“当普京从飞机上走下来,我也从飞机上走下来时,我们之间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种个人情感的公开表达,与以往的交易式外交言辞形成鲜明对比。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特朗普甚至中断与欧洲7国领导人的讨论,专门与普京通电话通报情况,这种特殊待遇让欧盟国家深感不满。

德法等国领导人对此表示“深切关注”,担心美俄接近会损害欧洲利益。这些变化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国际社会激起层层涟漪。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外媒紧逼,中国成为全球焦点

在美俄乌三方博弈发生这些变化时,外国媒体突然把焦点转向中国。在8月18日和19日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连续两天都有外国记者追问同一个问题:“中国是否愿意成为乌克兰安全的保障者?”。

这个问题背后有多重深意——所谓“乌克兰安全保障者”概念源自欧洲国家,他们认为俄乌停火后需要外部力量在乌克兰部署维和部队以防止冲突再起

今年3月份普京曾明确表态,只接受由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派兵监督停火,这相当于否决了欧洲国家的提议。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现在随着停火谈判推进,这个问题被重新翻了出来。欧洲内部对派兵存在严重分歧: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张欧洲派几十万部队驻乌克兰,但德国和意大利明确表示反对,不愿意承担如此巨大的军事投入和风险。

美国特朗普已明确表示“不会派地面部队去乌克兰”,也就是说,西方所谓的维和部队连人员都凑不齐,于是就想把中国推上前台。这种算计明显是想让中国陷入两难境地:无论接受还是拒绝,都可能陷入外交被动。

面对连续两天的追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答十分稳妥。8月18日她表示:“中国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促和。”19日又补充道:“这是一个预设性的问题。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这些回应既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轻易承诺,而是强调了中国一贯的劝和促谈立场。中国很清楚,一旦答应做“安全保障者”,就可能被迫在俄乌领土争议中选边站,甚至卷入后续冲突,这违背了中国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

在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美俄英法都已深度介入乌克兰问题,只有中国保持战略定力。这种定力不仅源于外交原则,更是基于对局势的清醒判断。

中国在2023年就发布过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主张平衡照顾各方安全关切,而不是被动承担外部强加的角色。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中国的外交智慧体现在:既不做被动反应的棋手,也不做被牵着鼻子走的玩家,而是保持战略自主性,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参与国际事务,这种立场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尊重。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都在探索新的相处之道。中国在这场国际秩序调整中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智慧。这条路或许不会立竿见影,但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唯有把握时代潮流,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正在用行动诠释这个道理,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难得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信息来源:

中方是否愿意成为乌克兰安全的保障者?外交部回应——北京日报客户端

特朗普再谈见普京:我们之间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北晚在线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普京变了,特朗普也变了,外媒已经连续两天,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