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穿越彭城七里 丈量千年文脉 | 走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同风情”区

排行榜 2025年08月23日 12:56 3 cc
穿越彭城七里 丈量千年文脉 | 走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同风情”区

彭城七里7个文脉片区中的

“大同风情”片区,

北至淮海东路,东至解放路,

南至青年路,西至中山南路。

该区域内有历史悠远的大同街,

是民国时期

徐州重要的商业、金融集聚区。

大同街,

这条历经百年风霜的老街,

亦有“东门大街”“大同巷”之称。

它是徐州古城举足轻重的门户。

穿越彭城七里 丈量千年文脉 | 走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同风情”区

走进大同街,钟鼓楼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这座集多种结构于一身的五层方塔形建筑,始建于1931年寒冬,是当年徐州城的最高建筑。数十载春秋流转,钟鼓楼始终傲然矗立,静默见证着徐州的岁月更迭与沧桑过往。

穿越彭城七里 丈量千年文脉 | 走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同风情”区

来自扬州的游客孙女士举着相机后退几步,镜头里的钟鼓楼正被夕阳镀上金边。“我在全国各地旅游过程中,见多了玻璃幕墙的新建筑,但还是这样的老建筑,让人挪不开眼。你看这斑驳的墙砖,不比霓虹闪烁的商业街更有韵味吗?”

钟鼓楼不远处,便是中山堂。

穿越彭城七里 丈量千年文脉 | 走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同风情”区

“咱们中山堂见!”这句话是徐州人几代人共通的温情密码。作为一家拥有数十年历史的老字号影院,中山堂电影院经过多次精心翻修,观影体验大幅提升。

“最近暑期很多电影都很好,就想着带孩子来看看。”市民张先生半弯着腰,帮身边的小孩理了理衣角,笑着说道:“这部电影很有教育意义,今天特意带孩子来中山堂看,既能感受历史的厚重,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成长教育。”

穿越彭城七里 丈量千年文脉 | 走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同风情”区

大同街不仅是承载着历史风云的老街,也是烟火流动的市井,餐厅窗内飘出的谈笑与街巷间的吆喝声,缠成了一串令人心醉的生活结,各种小吃的香气在人来人往里飘散,把日子都熏得暖洋洋的。

走在大同街上,指尖抚过钟鼓楼的砖墙,1931年的风与2025年的光在此交织。这片承载历史的土地上,老商号仍在,老同昌的茶香里混合着市民、游客的欢笑,三珍斋的馄饨汤映着网红打卡的手机屏。

穿越彭城七里 丈量千年文脉 | 走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同风情”区

随着徐州文旅的爆火,三珍斋也逐渐从本地人的日常生活里走出来,成为响当当的城市味觉名片。“小时候最盼着爸妈带我来三珍斋,一口热馄饨下肚,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现在每次回来总要来这里报个到。”这份舌尖的认可,恰是老街区生命力的鲜活注脚。

穿越彭城七里 丈量千年文脉 | 走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同风情”区

散布在街巷间的老建筑、老字号,共同构成了大同街的历史肌理,大同街不仅有光阴留下的痕迹,更有时代赋予的机遇,近年来,大同街区不断改造与提升,既保留了原有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得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

穿越彭城七里 丈量千年文脉 | 走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同风情”区

游客镜头里的老建筑,市民舌尖上的旧记忆…… 无数瞬间拼凑出这条街的生命力。经过修缮的老街区像位会变魔术的老者,把岁月的斑驳融入现代繁华,让百年老字号的幌子与新潮店招共舞。

暮色中,中山堂的灯亮了,与钟鼓楼的轮廓构成时空坐标。原来最好的传承从不是封存过去,而是让每个走进来的人,都能在辙痕与霓虹间,摸到一座城跳动的脉搏。

穿越彭城七里 丈量千年文脉 | 走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同风情”区

大同街一路走来,

在古今交融中从未止步。

这里既是徐州人的乡愁寄托,

也是展示城市魅力的名片,

持续见证着徐州的变迁与繁荣。


来源:徐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