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太姥山下|一条古巷的烟火人间

排行榜 2025年08月24日 14:59 3 admin

一条古巷的烟火人间

缪 华 文/图

这座城市毗邻的两个区:蕉城和东侨,一老一新。新城区的东侨完全是一副怎么美怎么打扮的模样,楼宇峥嵘,衢道坦荡,休闲的大公园有好几个,再加上东湖和大海,有着居高不下的人气。反观老城区蕉城,虽说年代久远、底蕴厚重,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却也因此而局促和受限,拓展和改造举步维艰,触辄古迹,动即遗珍。我在老城区住了半辈子,前些年在新城区买了房,不大,却离湖近。可我依旧住在老城区,有人问:“新邑趋之若鹜,子何滞故里?”余对曰:“此间风物,情之所钟。寒暑浸濡,所感深矣。犹如拙著之联:穿街过巷走花桥,风牵旧约;阅世观心排甲胄,银泻流光。”

“阅世观心”之际,尤念其中一古巷,名曰大华路。

太姥山下|一条古巷的烟火人间

此路位于八一五路与南环路之间的鹏程社区,据明嘉靖《宁德县志》卷二“关梁”条记载:北宋元祐五年建鹏程桥,又因“以其地多举子”,故名鹏程。称她为路,有点夸饰。古人对多宽的路用什么字眼来表述,是有讲究的。比如一尺左右的谓“径”,两三尺的称“畛”,狭窄的里弄叫“巷”,路则是可容多车并行的。准确地说,大华路是一条巷。当下人不讲究,怎么习惯怎么来,说路行,说巷亦可。但无论叫啥,并不影响人们在大华路来回穿梭。我在职期间,从家到单位,步行抄近道必经此路。大华路不长,三四百米,却步步充满着烟火气,而且还孕育出老城区家长里短的故事和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事。

寻一个夏日雨后,再次漫步大华路。这条古巷在此地静卧数百年,脚下的青石板早已被磨得温顺而透亮。行于其上,温馨而宁静。你可以想象过往的人来人往,每一步都像踩在时间的褶皱里。昔日这里走出赶考的举子,穿着母亲或妻子新纳的布履,从此踩着家乡的尘土去往远方求取功名。包括大华路在内的鹏程社区,历史上先后涌现出状元余复以及张翮、林焞等十八位进士,而入仕者更是多达百余人。当年那里也归来许多为生计而奔波的货郎,木轮车的车辙在青石上划出浅浅的凹痕。更多的是居住于此的市井人家匆忙的脚步,这些“土著”在巷弄进进出出,忙里忙外,才有瓜瓞绵绵的延续,才有尔昌尔炽的繁荣。

太姥山下|一条古巷的烟火人间

如今的城市改造和发展,人们总希望保留一段或一片历史遗痕,比如一群古厝,比如一座古桥。宁德虽小,却也积岁千年,老城区依然存留着明清乃至更为久远的旧构和阡陌,但大多形单影只或支离破碎。只有鹏城街区,近百座的古建筑乌瓦连甍、青砖列阵。鹏程境宫、文昌阁、明伦堂等祠宇巍然;文庙遗墟、中南绣花楼、蔡氏宅邸等斑驳列焉。尽管眼下是钢筋水泥的年代,但有这些老厝,才将时光放慢,将岁月留守。年轮褪去了她昔日的光鲜,却不失整洁与朴素,就像坐在家门口的老人,澹然睇视。

有定力的是,这条与繁华的八一五路相邻的大华古巷,两厢青砖黄壤杂陈,门额题榜字漶莫辨。耐得幽寂,静得出尘。偶有两轮车驶过,始作龙吟。追根溯源,此地正为蕉城富宦渊薮,蕉城名声显赫的蔡厝里、薛厝里、黄厝里、林厝里诸姓宅基仍在。

我自南而入,见入口处有一宅,青砖垣墙下有一并不显眼的石碑,上书红星街大华路,讲述着并不久远的故事。木扉漆落,时光却在门槛上包了浆。几位街坊老妪神闲气定地坐在门前的木椅上,看去如一帧被岁月染黄的老照片,她们的话语像那漂浮的烟圈,絮絮绕着“吉星高照迎百福”“瑞气临门纳千祥”的对联流转。高悬的红灯笼像熟透的浆果,垂挂着静默的期许。阳光一寸寸挪移,将老妪霜染的鬓角、交叠手背上的褶痕、托腮时悠远的目光,都照得分明。仿佛所有匆忙的故事,最终都化作这檐下的笑声细语,被木门的纹理温柔收藏。花墙上的门牌是光阴的一处锚点,钉在这片流转的“千祥”里。宁静至此,百福已无须迎,因为它早已盘踞在这暖阳浸透的方寸人间。

太姥山下|一条古巷的烟火人间

再往北走,遇见巷间的那口古井,名唤下司井。昔日无自来水时,汲水闲话,多少大街小巷的故事和春花秋月的轶闻如井水汩汩泉涌,然后被人挑回了家。如今井不再使用,井口用大石压盖,留一圆口,供人们怀往。我探头望去,井水依然清澈,映出自己的倒影,被井中的几条小鱼一划拨,恍惚间竟觉得那水中人脸陌生得很。巷子的一户院子为书画雅集所,题名“题蕉别院”。主人与我是故交,偶尔也入内喝茶看画。茶是获过全国金奖的天山贡品,但水却是桶装的矿泉水,若汲那口古井的水,其味必甘冽胜昔否?

太姥山下|一条古巷的烟火人间

沿途有墨香斋、善德堂、集贤斋等书画装裱、中医药铺、看相卜卦等铺子。虽然静谧,却也祥和。近巷北出口,有一篾匠坐于户前,凝神制作小笼。十指翻飞于篾青、篾黄之间,破、裁、弯、磨,目无旁骛。问之,其手不停辍,语亦随之,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以前这里很热闹。”他用宁德话慢悠悠说,“布店、药铺、茶馆,一家挨一家……”他憨憨笑了笑,手中的活计不停。

一群孩童嬉笑跑过,像百灵鸟,欢叫声格外清脆,瞬间打破小巷的清幽和安谧。而此时,太阳的光芒照在孩童身上,像一束束奔跑的精灵。一只花猫迈着悠闲的步伐从老厝大门走出,在篾匠身边转了转,然后跟着孩童消失在巷子转角处。

巷北口尽处,有妇人摆肉丸摊子于街巷之界。肉丸乃蕉城名小吃,那妇人左手托皮,右手舀馅料填入皮内,然后轻拢,边沿如花瓣收束。托掌之物,恍若托举生计之重。塑桶、水瓶、杂陈食材,皆为度日之注脚。方寸灶台烟火腾然,正是浮世真容。俯首经营,举目即人潮汹涌、车流如织之八一五路。

一老叟拄杖走来,见我东瞧西望,问我:“你看此地如何?”

我想了想,答道:“安静。”

老叟笑了,露出几颗残牙:“安静好,只有安静才听得见从前的声音。”

言罢,踽踽步入深巷,背影孱细若苇,然行止间,竟与古巷浑融为一。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