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排行榜 2025年08月25日 02:54 3 cc

【瓯越风情 · 文成巨屿 · 穹口村】

文&图叶望庆


古村包拯后裔聚居地


穹口村,隶属文成县巨屿镇,坐落于飞云江中游与巨屿与珊溪镇交界处。穹口湿地,作为飞云江巨屿段四大绿洲之一,颇为瞩目。其名“穹口”,由“泥穹”与“江口”合并而来。据《温州市地名志》记载:“穹口村,村处两山岗间,左右围村似泥穹,故而得名。”飞云江自西南悠悠流经村前,大溪坑于村口汇入,为其增添灵动。村落虽不大,却后倚青山叠嶂,前临江水蓝绿,得天独厚地占据一方山水交融的灵秀之地。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追溯往昔,穹口村的根脉曾深植于瑞安。自明、清至民国初,域境均属瑞安县嘉屿乡五十四都,直至 1946 年文成县设立,此地才划归文成。1949 年后为叶稠乡辖村,后历经环李乡、花前乡,以及公社化、行政村改制等变迁,于1992 年并入文成县巨屿镇。岁月更迭如江潮起落,而这片山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澄澈。其村名、宗族文化及地理特征(泥穹河口)延续至今,使之成为飞云江中游标志性的古村落。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古村历史已逾四百载。村里包姓居多,相传是铁面无私开封府尹的包拯后裔。明嘉靖年间,包氏始祖承印自山垟迁居于此。起初几代一脉单传,至第五代突然人丁兴旺,生有 7 子。此后,子孙绵延,穹口逐渐成为以包氏为主的村落,祖祠也因此称作“包公祠”。村文化礼堂前的一池清莲,映照出祖上“铁面无私、忠义廉洁”的品格。60 米长的包公文化长廊廊柱上,刻着包氏家训,每一笔都力透纸背,将“忠廉”二字深深烙印在子孙骨血之中。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步入古村,如今多数房屋已翻新,但仍可见溪石垒墙的木构老房与黄土夯成的泥瓦房,能保留至今实属难得。一些木门上还依稀能分辨刷着“毛主席语录”。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村口,一条千年古道沿山脊蜿蜒,当地人称之为“后山路”。路宽一米左右,旧时以溪石铺面,2013 年村民用同质小石重新砌就,石色苍青,苔痕新旧交错。当年,文成至泰顺的挑盐客、卖席人皆踏此路而行。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行约半里,先是一株两百年的古枫香,兀自婆娑。随后一座单孔石拱桥横跨在包龙潭前,宛如一弯新月镶嵌于山水之间,这便是永安桥。关于其始建年代,有两种说法:一是民间相传建于清朝;一是史志记载为民国二十四年。《文成县志·交通卷》记载:“永安桥,位于巨屿镇穹口村,民国 24 年建,单孔石拱桥,花岗岩结构,全长 26.6 米,宽 6.6 米,净跨 26 米,矢高 12 米。”相传该桥由珊溪朱昌奏、朱昌现兄弟各出银洋一千,并募众建成,是文成县内矢高最高的石拱桥,现为文成县文保单位。

无论始建于何年代,永安桥都是“泰文瑞古道”的关键节点。这条驿道曾是文成通泰顺、连瑞安的命脉,商队、旅人穿梭桥上,马蹄声与车铃声交织于此。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我们前往穹口村时便是导航至此的。站在桥上,包龙潭瀑布如帘,潭水似碧玉盏,桥与潭构成一幅醉美的画卷。清朝诗人那句“二四龙潭映石桥,一座小亭伴牛眠”,道尽此处诗意与烟火。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跨桥西行,化工厂遗址的荒草、席厂旧址的机杼声、砖厂烟囱倒下的巨响,都已被山色悄然抚平。断壁残垣间荒草丛生,想当年“龙潭牌”釉料也曾行销全国,如今只剩几根锈蚀铁管,在风中呜呜作响,似在诉说着兴衰往事。古道原本通往坛岐村,却被新修公路截断,至此逐渐湮没。唯有江水亘古东去,带着穹口的故事,流向远方。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包龙潭:山水间的灵秀诗篇



包龙潭,坐落于文成县巨屿镇穹口村,是飞云江中游支流大溪坑历经千万年冲刷而成的壶穴型深潭。大溪坑发源于赤砂,蜿蜒流淌至飞云江,在这全长11030米的行程中,孕育出了包龙潭这一奇景。潭呈圆形,面积逾一亩,深度达三十余米,其状宛如天工巧铸的古瓮,又似一把巨壶,口小腹圆,壁穹腹鼓,出口弯曲如新月。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当地人流传,此水源于“锰坑”,富含矿物质,故而潭水终年碧绿,恰似液态翡翠,清冽甘甜。即便在暴雨过后,潭水也依旧澄澈,毫不浑浊。村中有“饮此水者无癌病”的说法,虽未经科学证实,却也从侧面道出了潭水的纯净。夏日时分,这里成为村民钟爱的避暑佳地。常有少年结伴而至,纵身跃入潭中,畅快畅游。潭水清凉入骨,暑气瞬间消散,令人心旷神怡。不过需格外谨记:此潭极深,水流暗藏涌动,不善游泳者切勿贸然下水。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我们伫立在新建的黄色栈道之上,俯瞰包龙潭,它仿若天地间一口天然雕琢的碧玉巨缸。上方高悬着一道三十多米高的瀑布,如素练般飞泻而下,顺着崖壁滑落。倘若正值水丰之际,瀑声如雷,击打潭底,轰然作响,水花飞溅,雾气蒸腾。在阳光的折射下,常常幻化成转瞬即逝的彩虹,为这方山水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包龙潭”之名,不仅因其形似龙居之穴、水势如龙吐珠的自然形态,更与世代居住在村中的“包姓族人”紧密相连。村人崇敬先祖包拯清正廉明的风范,便将此潭命名为“包龙”——既取“包”姓,又蕴含“龙”的威灵,合二为一称作“包龙潭”,寓意“包公化龙护佑之潭”。

村中老者常讲,每逢久旱无雨之时,村民在潭边焚香祷告,不久便会有云雾从谷中涌起,甘霖普降,因此称其“龙潭显灵”。潭边的石壁上,“龙潭显灵”四字刻痕依旧清晰,笔力苍劲雄浑,虽不知出自何代何人之手,却与包公的传说相互辉映,让这方山水不仅拥有自然的灵秀之美,更增添了人文的厚重底蕴。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清代诗人包必升游历至此,留下《龙潭瀑布》一诗:“闲游溪畔望村船,回首飞泉射目前;素练几寻悬峭壁,明珠万斛撤重渊……”诗中描绘了包龙潭飞瀑如练、珠玉倾泻的美景,同时也蕴藏着旧时飞云江与穹口村的人文剪影,折射出当时飞云江流域舟楫穿梭、渔火闪烁的田园画卷。历经几百年时光流转,诗韵却依然鲜活如初。

近年来,当地政府在包龙潭下游的大溪坑河段新建了两座堰坝,用以稳固水流,提升防洪能力。同时,还修建了约五百米的渠道,连通穹口电站的泄流系统,实现生态补水。更令人欣喜的是,沿岸新建了蜿蜒曲折的游步栈道、观景平台,将原本隐秘的峡谷打造成了可供游览观赏的生态廊道。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我们拾级而上,沿着栈道溯溪缓缓前行,水声逐渐由轰鸣变为低语浅唱。沿途溪水在石间跳跃穿梭,清流在石隙中蜿蜒流淌,潭瀑相连,恰似银蛇般灵动活泼。两岸古木参天,沿途分布着仙谷池、圆潭、牛蹄湫、二十四湫等十余处天然水潭,犹如串珠般镶嵌在峡谷之间。这些潭池大多属于壶穴地貌,四周石壁光滑如打磨过一般,底部幽深难测,乍看之下竟有几分铜铃山峡谷的玲珑奇峻之态,我的第一反应这里便是迷你版的铜铃山。只可惜景区尚在开发之中,这些景点还未进行标识与说明。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行至半山,一处溪流汇聚成圆潭,水面碧绿澄澈,静静地倒映着山影天光。潭壁经过水流亿万年温柔而执着的打磨,平滑得如同古玉,不见丝毫嶙峋棱角。瀑布之下,潭水深不见底,幽幽的绿意直沁人心。这般壶穴地貌,幽深圆润,恍惚间,仿佛将远方铜铃山的奇景缩微于此。我们就这样一路漫步,直至栈道护栏的尽头,才折返而回。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山风轻轻拂过面庞,内心也随之澄澈明朗。包龙潭,这隐匿于穹口村大溪坑峡谷秘境中的自然馈赠,不仅是一处迷人的风景,更是一方心灵的净土。它以水为墨,以山为纸,书写下一段关于自然、历史与精神的永恒诗篇。

飞云江畔私藏了一处宛如仙境的小村庄,想去看看吗?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