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巴中」古风新韵·古遗址遗迹之恩阳大木山:藏在大山中的“瑰宝”

排行榜 2025年08月26日 14:57 3 cc

在恩阳区尹家镇,藏着一处“一脚踏三地”(巴中、仪陇、阆中)的秘境——大木山。

这里至今未被广泛知晓,却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底蕴。其自然风光雄奇清幽:山势巍峨、崖壁险峻,古道环绕间藏着曲径通幽之趣;崖畔上下松柏繁茂、绿树参天,景致宜人。同时,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片土地更承载着厚重历史:它曾是红四方面军仪南战役的激战地,红军将领王树声、许世友、何畏等曾率领官兵在此浴血奋战,多次打退川军李家钰部的进攻。如今,这里仍留存着红军入川时的红军洞与红军石刻标语,见证着峥嵘的革命岁月。此外,这里还有明清时期的摩岩造像、白莲教起义军驻扎过的邓奎洞,以及凿刻在悬崖峭壁间的精美书画作品,共同诉说着大木山跨越时光的过往。

「巴中」古风新韵·古遗址遗迹之恩阳大木山:藏在大山中的“瑰宝”

大木山

探秘大木山 岁月印记犹在眼前

从巴城出发,一路向西行驶,经恩阳城区,过柳林镇、下八庙镇,汽车在山间蜿蜒前行约70公里,一块刻有“大木山观音洞摩岩造像”的石碑便映入眼帘。

传说几百年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林中的树木平均直径有近两米,最大的一棵树直径达四米多,附近也很少有人居住,林里常有狼和野猪出没。在100多年前的一天,天气恶劣,雷电交加,那棵七个人手拉手才能合围的大树被雷电击中并燃烧,足足持续了30多天。据说至今山上还有那棵大树的遗迹,大木山因此而得名。

沿着崎岖山路一路下行约300米,便见到一处不大的平台,这里就是大木山观音洞摩岩造像。

依崖而建的大木山观音洞摩岩造像是大木山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据观音洞碑文记载,十七世纪中叶,插占始祖李景第四代孙李周龙为府举,家境殷实,后嗣李玉朝率子李新春、李荣春、李华春联同院袁朝会、袁朝邦兄弟凿崖洞以避匪患、战乱,一锤一錾历时两年方成。一日玉朝公夜梦观音降临,为求护佑,摩崖造观世音群雕壹龛四十余尊,有求必应。乃境平民安,人丁兴旺。保宁府闻报赐《泽衍书香》匾额,悬挂于李氏中堂,从此香客云集,朝拜若市。

「巴中」古风新韵·古遗址遗迹之恩阳大木山:藏在大山中的“瑰宝”

大木山古道

“这是唐代遗址。绝壁石洞数穴,约明末清初凿建。”尹家镇党委书记秦峰介绍,在观音洞正殿保留有明末清初的摩岩造像,在约四平方米的崖壁上,人物造像有35幅之多,大小不一,形态逼真,做工精细,色泽艳丽,现已纳入巴中市重点文物保护之列。

在观音洞摩岩造像右侧尽头高约10米的悬崖上,有一硕大的石洞,名曰“邓奎洞”。此洞在半山崖,洞口由平整的条石堆砌而成。据说是1796年因不满清廷腐败,邓奎遂聚众数百建此洞为营反清,官府屡擒不获。后来邓奎隐居一亲信家被告密而遭擒,故有诗云:“官府除叛逆,民间叹豪杰。”由于该洞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直没人能观赏到洞内的情形。

在观音洞摩岩造像左侧上方,有一个“红军洞”,发生在这里的红军故事至今还流传着。

尹家铺(今尹家镇)系古巴州抵仪陇六铺之一,苏维埃时期,曾建区苏维埃于尹家铺,许世友将军曾亲临尹家铺指挥仪南战役。

1933年冬,由许世友带领的九十一师、红九军26师,打响了仪南战役。尹家铺苏维埃组织马仕沛、袁仪堂、邓洪光、袁学开、李洪龙、王定寿、张天月、杨廷清等十多人,利用大木山半山腰山洞这一隐蔽地形,为前线将士打草鞋。红军游击队队长李洪龙送草鞋走至一个叫“陡梯子”的地方时,被敌人发现并残酷杀害,葬于此洞旁约80米处。“红军洞”便由此而来。

据《红四方面军战史》记载,1933年8月红军进行仪南战役的计划,是打击退守仪陇、南部地区的田颂尧残部,扫清该地嘉陵江东岸敌人,使根据地向西扩大到嘉陵江沿岸,同时夺取南部县境内的盐井,以打破敌人经济封锁,解决根据地当时缺乏食盐的严重困难。

为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根据地,1933年8月中旬起,根据地为了反击各派军阀对红军发动的新的围攻,集中主力先后发起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其中,第一场战役——仪南战役就发生在尹家铺一带。

如今在大木山周围,除了红军洞,鸭儿寨、红军练兵场旧址、红军井、红军桥等多处红军战斗遗址和红军石刻标语仍保存完好。

大木山书崖 镌刻在峭壁上的“瑰宝”

大木山的故事仍在继续。

西北军区政治部石刻标语“我们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要消灭刘湘,消灭催捐逼款、吊打穷人的刘湘!”

红九军政治部石刻标语“穷人热烈拥护自己的红军!”“不打倒刘湘誓不生还!”

红三十一军政治部石刻标语“武装保卫赤区!”……

走在大木山,除了当年留存的数十幅红军石刻标语外,更有随处可见镌刻在石头上的精美书画作品。

「巴中」古风新韵·古遗址遗迹之恩阳大木山:藏在大山中的“瑰宝”

精美的书画作品就刻在这悬崖峭壁上

“这道靓丽奇观是当地两位农民袁家祥和袁学顺连续坚持20年的创作结果。”秦峰介绍,他们一人负责收集名人字画,一人负责在石壁上雕刻,终将1000余幅书画作品呈现在陡峭石壁上。目前,尹家石刻书法长廊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新景观。

在大木山观音洞上方,有一块长200余米、宽100余米依山傍岩的巨石,石崖上镌刻着1000余幅摩崖书画作品,其中有唐太宗、康熙、王羲之的名作,也有秦始皇、孔子、鲁班、司马光的画像,还有孙中山、毛泽东等200余位名人和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的书法作品,内容为民俗民风、宗教文化、趣闻怪事及大量诗词歌赋。

“这座大山是红四方面军战斗过的地方,我想把红军石刻标语、古今中外的书法作品全部雕刻在大山上,供后人观赏学习。”从小喜欢书法,受阴灵山碑林和南龛摩崖造像启发的袁家祥,在1997年萌发了创作摩崖书法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好友袁学顺的积极响应。

“他负责集资、找字,我负责雕刻。”今年79岁的袁学顺老人说起当年仍记忆犹新。从那开始,他们二人便开始了书崖雕刻之路。

“这是象形文字‘龙腾虎跃’,是天津大学教授写的《七律》;这个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写的清华校训;这是宋代禅宗无门禅师写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袁学顺一边走,一边介绍石壁上的书法作品。

“在石头上刻字很难,在悬崖上刻字更难,常常要用树木做成架子,用铁丝缠在上面固定,然后爬上去雕刻。”袁学顺称,雕刻讲究灵感和技术,要达到心、眼、力合一。

“每幅作品大小不一,难度也不一样,小则用时三四天,大则用时一两个月。”袁学顺说,为保持书法作品的原貌,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慎之又慎。为了提高自己的雕刻水平,他经常在一些石头上练习。就这样,一把把锤子,一根根凿子,冬刻三九,夏刻三伏,走过了20多个春秋。

在巴中通往阆中、仪陇的公路左侧,高3米、宽2.6米的巨幅书法作品“中国梦”被称为大木山“镇山之宝”。“两个人光搭架就用了整整一周时间。”袁学顺说,为防止日晒雨淋,还要先掏出石龛錾平,将书法拓片粘贴严实,不皲不皱,然后用原始锤錾,沿着笔迹细细锤,慢慢划,最后给字迹着色、修饰,一幅作品至少要花费一两个月时间。

“没有红军精神的鼓舞和激励,我们不可能坚持20年。”袁学顺告诉记者,这期间经历的事情比想象的艰难——要选好石材、地段,将书法作品镌刻在上好的岩壁上。如今,石崖上的字体种类不仅涵盖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等,还有象形文字,语言种类包括中文、英语、俄语等。

“当年,我们开始做这件事情时,其他村民都认为我们是头脑发热。如今,有游客不间断地来参观,证明我们这些年的心血没有白费。”袁学顺说。

依托传统村落 让魅力大木山大放异彩

2001年,巴州区将大木山观音洞摩岩造像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大木山村被四川省政府列入首批四川传统村落名录;2025年,恩阳区将大木山观音洞摩岩造像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巴中」古风新韵·古遗址遗迹之恩阳大木山:藏在大山中的“瑰宝”

位于大木山峭壁上的观音洞摩崖造像

进入大木山,整个人就像置身于一片书海之中。“龙腾盛世”龙飞凤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苍劲有力;“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等真迹在此永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绝句在此长留;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绝笔气贯山河;更可见到司马光、李白、王羲之、老子、孔子、韩非子、范仲淹、司马迁等历代名人的飒爽英姿。斗大的“福”“寿”二字代表“多子、多福、多寿”,高大的“佛”字天下少有。它们在陡峭的崖壁上或方正腔空,或清风瘦骨,或腰圆体胖,实乃文化艺术宝库。

大木山的春天,苍翠云烟,奇峰作秀;夏日,绿树成荫,山花烂漫;秋日,松柏共舞,秋高气爽;冬日,云雾重重,如人间仙境。“大木山自然风景秀美,文化遗存丰富。”秦峰介绍,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红军文化,更有现代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尹家飞龙流传至今。今天的尹家牛肉,是米仓道至今唯一遗存的线路文化“活态”商业品牌。

据传,三国时期张飞带兵入川,驻兵于现恩阳尹家镇,当时尹家有一户居民擅长制作牛肉,被推荐给张飞。张飞品尝后赞不绝口,将其征为厨师,专门为他制作牛肉。后来张飞驻军阆中,这名厨师也跟着举家搬迁至阆中。再后来,这名厨师的后代共100余人从阆中迁回尹家,并带回了美味的牛肉制作技术。经过200年的演变,这些人传承制作的牛肉便成为如今独树一帜的尹家牛肉。

采访中,记者遇到几位从阆中专程赶来参观的游客。“一直听闻尹家大木山的书崖有特色,今天目睹后,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不仅种类多,而且各具特色。”游客黎琴说。

「巴中」古风新韵·古遗址遗迹之恩阳大木山:藏在大山中的“瑰宝”

游客参观刻在石崖上的书画作品

千年米仓道,魅力大木山。在通往大木山观音洞摩岩造像入口处,一座新建的牌坊即将建成。

“2024年,我们完成了对大木山传统村落的规划编制,开展基础设施补短和保护修缮,统筹开展保护发展规划实施。”秦峰介绍,接下来,尹家镇将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通过捐赠、捐助、提供技术等方式参与保护,深入挖掘大木山文化,让美丽的大木山成为人们向往的石刻书法长廊、红色旅游景区、休闲度假胜地。

(巴中市委统战部供稿)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