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排行榜 2025年08月26日 15:28 3 cc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从陕西宁强嶓冢山

到湖北武汉龙王庙

有一条全长1577公里的伟大河流

在她从源头到入海口的蜿蜒旅程中

虽不及长江壮阔

但这段河道却同样承载着厚重的文明记忆

她穿行于秦巴山地与江汉平原之间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两岸时而峰峦叠翠,时而沃野千里

集灵秀与雄浑于一身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安康市岚皋县境内的大巴山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青木川镇

她九曲回肠,“曲莫如汉”

是长江最大支流中最富变化的生态长廊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汉江流域鸟瞰图

她舟楫穿梭、码头林立

曾是连接中国南北的黄金水道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大江大湖大武汉

它襟带南北,兵家必争

见证了三国争霸的烽烟与宋元对峙的不屈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襄阳城墙

它碧波荡漾,滋养万方

成就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世纪壮举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位于南阳淅川的陶岔

她既带着秦巴山水的硬朗

又不乏鱼米之乡的温婉

她是南北交融的纽带

更是华夏文明延续的重要脉络

她就是长江支流上最具人文底蕴的河流

汉江

活动亮点

01 汉江:联结中国的柔软轴承

在中国的江河体系里,汉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我国河流以东西向为主,汉江却特立独行,其干流大体由北向南汇入长江,支流繁多绵长,隔秦岭、伏牛山、桐柏山、米仓山、大巴山等分水岭与渭河、黄河、淮河、嘉陵江毗邻。作为我国内陆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天然大江,汉江堪称古代中国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之一,在长安、洛阳为国都的时期,汉江在地缘上接近中央政权,各地物资利用汉江,水陆转运至帝都是一条相对便捷的途径。汉江不仅有着漕运国脉的显赫身份,也是重要的国家道路和商业走廊。被称为“中国古时南北天然水运航线之最长最盛者”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陕西安康旬阳

历史上都城在长安、洛阳时,各地向帝都进贡,走的道路多为汉江,上溯支流丹江或唐白河,然后陆路翻过分水岭到达国都。在隋唐大运河开凿之前,汉江在沟通中国南北,向帝都输送税赋和物资方面的重要性,堪称国之命脉。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汉江沿岸的油菜花田

在清代,汉江航运盛极一时,也自然而然地催生了沿线城镇的繁荣发展。安康作为汉江边的“秦头楚尾一大都会”,与汉江下游的湖北汉口有着紧密的联系,汉江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运粮通道,陕南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汉口。严如熠《乡兵行》诗云:“昨到兴安城,粮船如鱼鳞。”这种商业繁荣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安康一直是全国四大农贸集散地之一。

本次行程,我们将深度走访这条中国中部的水运大动脉,了解历代战略争夺、商帮往还、移民交融都在汉江沿线留下了哪些深深的印痕,理解“汉江走廊”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商贸、交通上的的重要性。

02 秦楚古道: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

一道高大、绵长的秦岭山脉,分开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也分开了汉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秦岭南侧是长达1500公里的汉江,北侧则是800公里长的渭河,这两条大河分别注入长江、黄河,成为中国两大母亲河各自最大的支流,可以说,打通分水岭,把几条大河直接沟通,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经成为建都长安、洛阳、开封的王朝所密切关心的议题。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秦岭

为了能穿越高峻陡峭的群山,连通浩荡的河流,古人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积薪一炬石为坼,锤凿既加如削腐”,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打造栈道。最终形成繁荣的水陆交通网。雄浑的古道和缱绻的汉江共同构筑起汉中的文化地理坐标。不同历史时期,贯穿汉江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金牛道和米仓道等十余条古栈道,都在汉中交会。江为横,道为纵,构成的联络四方的庞大网络,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将长安关中、汉江流域和蜀地紧密连接起来,演绎出无数精彩的历史故事。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汉江水系及周边古道群历史交通图

与汉水流域其他栈道或古道多通向蜀地不同,秦始皇以咸阳为中心构建了向四周辐射的全国干线路网,其中就包括了一条从关中跨越秦岭东段的商山,经南阳盆地,再至荆州的古道,古称“商山襄荆道”。安史之乱后,叛军据守洛阳,汴水阻绝,商山襄荆路的地位已经大幅提升,唐德宗明令此路为仅次于长安—汴州道的全国第二大驿道。“诏命所传,贡赋所集,必由之径,实在荆、襄”。 长安至襄荆岭南道位居南北交通的中路,水陆交汇,四通八达。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曾言,“此路交通所及之地,经济文化最繁荣、蔚盛之范围,占了全国一半以上”。唐末有诗曰:“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说的就是日夜走在商山襄荆道上谋功名、图富贵的士子、商旅,当然,还有那些反复于此路、在途中驿站留下千百首脍炙人口的诗文,令此路成为“唐诗之路”的贬谪文人们。

本次行程,我们将在汉江及其支流流域实地追寻古老的“商山荆襄道”的踪迹,理解为何汉江流域形成了南船北马、水陆联动的重要特点。

03 南水北调:一江汉水向北流

我国水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降水量大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沿海地区正常年份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西北则少于250毫米。为解决这一现象,跨流域调水成为了其中的方案。发源于秦岭南坡的汉江,是一条水质优良的大江,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她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如今,汉江的一江清水已成为华北地区渴求的生命之源,是重组中国水资源命脉的重要水源区。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汉江丹江口水库附近江段

汉江流域所涉及到的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枢纽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咀处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丹江口水库

作为供水者,汉江的水资源非常充沛,但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是长江各大支流中变化最大的河流。其中汉江主要的水资源来自丹江口以上。根据1956—1997年水文系列分析,汉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582亿立方米,丹江口以上水资源总量为388亿立方米,占全流域的66.7%。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丹江口小三峡景观

本次行程,我们将走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龙头”——淅川陶岔,了解这个位于豫鄂交界地带的村庄,是如何成为水利专家眼中的“天下第一渠首”。同时实地踏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04 南襄盆地:古代中国的“刺点”

在湖北与河南两省之间,夹着一个奇特的地理单元——南襄盆地。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与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周围被山脉环绕,一条大河——汉江从盆地的西南侧斜穿而过。盆地内部河网密布,这些河流都是汉江的支流,基本都向南流向湖北襄阳,最终汇入汉江。襄阳和河南南阳分居盆地的一南一北,是盆地中两座大城市。从南阳的方城夏道出去,就是广阔的中原地区。在过去,南襄盆地曾被誉为“天下之中”,也是沟通南、北方的一条捷径。如果把古代中国比喻为一张照片,那么南襄盆地就是这张照片的“刺点”⋯⋯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南襄盆地

与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川盆地、关中盆地等地相比,南襄盆地在历史上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理优势。四川盆地虽然体量大,土地肥沃,但位置偏西南,历来为偏安之地。而传统的政治中心关中盆地,位置又偏西北。只有南襄盆地位置居中,兼顾南北西东。正因如此,历史上的南襄盆地就像一个聚宝盆,聚集了众多的名人墨客,文化底蕴极为深厚,但也招致了众多军事势力的反复争夺。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襄阳下辖的老河口市境内的平原

若从高空俯瞰襄阳城,这座被誉为“铁打的襄阳”的古城,曾经历过多次的战争洗礼和重建,但东、西、南三面的护城河还保持得很完整,北面就是汉江,与樊城隔江对峙。上千年来,襄阳城一直是汉江流域最重要、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城池。过去传统观点认为,襄阳城一直位于现址不变。后来经专家考证发现,历史上襄阳城曾有过4次变迁。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一个大型军事渡口,自建成就打上了军事烙印。据史料记载,历史上至少有172次有名的战役发生在襄阳。其中,宋元大战旷日持久,长达近6年,使得“铁打的襄阳”名噪一时。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襄阳城鸟瞰

从襄阳城的高空往北看,隔着汉江相望的就是樊城,再往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南襄盆地。襄阳所在的南襄盆地地处中国腹心,其特殊的区位价值受到了历朝历代的重视。时至今日,襄阳、南阳同属一座盆地,行政上却分属湖北、河南两省管辖,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古代行政区划讲究犬牙交错,山险、河险一般不划入同一行政区,以防地方割据。南襄盆地浑然一体,既有山河可守,也能四出为战,广阔的平原可以屯兵、供粮。这里还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战国时就是著名的冶铁中心,有着割据自立的天然条件。因此,南襄盆地其实也是一个“天险”,自然要分开划在不同行政区里。

此行我们将来到南襄盆地,在专家老师的带领下,共同探索襄阳、樊城的古城建设以及历史变迁,回顾南襄盆地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深刻理解何为:“铁打的襄阳”。

行程介绍

D1 9月14日 周日

汉中市集合

欢迎晚宴+行前说明会

D2 9月15日 周一

汉中市—石泉县—紫阳县—安康市

宿:安康市

D3 9月16日 周二

安康市—旬阳市—白河县—十堰市

宿:十堰市

D4 9月17日 周三

十堰市—丹江口水库—老河口—襄阳市

宿:襄阳市

D5 9月18日 周四

襄阳市—南阳市—西峡县

宿:西峡县

D6 9月19日 周五

西峡县—武关镇—商洛市—西安市

宿:西安市

D7 9月20日 周六

西安市解散

活动详情

·

活动时间:

2025年9月14日—20日(7天)

·

活动地点:

陕西、河南、湖北

·

活动费用:

13800元/人

·

活动组织方:

本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策划执行,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北京全景新知旅游有限公司承办。

费用说明

·

费用包含:

【住宿】(2人1间)城市内为四星级以上酒店;乡镇或保护区内为当地条件较好的民宿;

【交通】行程内的全部交通用车;

【餐食】行程中全部餐食;

【讲解】全程领队陪同及专家指导;

【游览】行程内所含景点门票或游览活动;

【保险】国内旅游险。

·

费用不含:

【大交通】汉中集合及西安解散的交通费用;

【单房差】单人间住宿差价;

【其他】额外个人花销费用等。

报名方式

·

微信报名:

点击下方“微信小程序”,填写提交个人信息,我们会在接到信息后及时与您电话联系,引导您完成报名。

·

咨询电话: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

010-64865566-240

(工作日9:30-18:00)

活动联系人:周梓溢 18816922708

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科考旅行|汉水流域及秦楚古道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END-

文字编辑 | 周梓溢

微信编辑 | 周梓溢 穆雨纯

图片来源 | 《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