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第四轮会谈来了?特朗普通知中国,谈判议题变了,中方说了15个字

排行榜 2025年08月27日 19:54 3 admin

新一轮中美经贸谈判正在酝酿,但这一次情况不同。特朗普突然通知中国,会谈的议题发生了变化,把美国大豆纳入了重点讨论。而中方在外交部记者会上,只回应了15个字。那么,美国为何急于把大豆重新推上谈判桌?而中国的“含蓄回应”背后,又传递出什么信息?

当地时间8月25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将于本周启程赴华盛顿,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及部分美方商界人士会面。消息一出,市场立刻关注起第四轮会谈的具体议题。

第四轮会谈来了?特朗普通知中国,谈判议题变了,中方说了15个字

就在外界还在揣测时,特朗普亲自出面“定调”,称这一次要谈的不仅是关税和技术出口,还要把“大豆问题”摆到台面上。换句话说,农业成了美国的焦点,而这恰恰是特朗普的选举“基本盘”最在意的。

美国大豆农民的困境是摆在明面上的。过去几年,由于关税壁垒和中方采购的减少,美国大豆出口一路下滑。尤其是今年,中国提前从巴西锁定了9月至10月总计1200万吨的供应,直接压缩了美国豆农的传统“黄金销售窗口”。美国农业媒体甚至直言,这是近20年来中国最晚的一次没有采购美国大豆的开局。

特朗普当然清楚,如果再让大豆出口受阻,他在中西部农业州的支持率,可能会受到致命打击。因此,他才在社交媒体上呼吁中国“将订单增至四倍”,并承诺“提供快速服务”。然而市场和分析师几乎一致摇头,这样的目标根本不现实,因为中国已经深度绑定南美供应链。

第四轮会谈来了?特朗普通知中国,谈判议题变了,中方说了15个字

从中国的角度看,美国大豆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不可替代。中巴之间的农业合作愈发紧密,不仅是交易量的增加,还在于标准互认,这意味着巴西供应在未来还会更具稳定性和附加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即便回购部分美国大豆,也更可能是出于政治姿态或谈判筹码,而绝不会为了安抚特朗普去放弃多元化的战略。

这也解释了外交部的回应。8月26日,当被问及李成钢此行是否会涉及大豆议题时,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只留下15个字:“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这既不是明确否认,也没有任何承诺,典型的“留白”式外交辞令。它释放的信息很清楚,中方不会在公开场合提前亮牌,也不会把大豆问题当作急迫的让步选项。换言之,主动权掌握在中方手里,美方想要达成什么,需要拿出等价的条件。

而这些条件的出现,自然有其现实依据。中方谈判代表此行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求美国取消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产品加征的20%关税。中方立场鲜明:这是毫无根据的单边措施必须撤销。同时,中国也希望美方能放宽关键技术出口,尤其是在半导体和航空零部件领域。特朗普此前曾解禁英伟达H2O芯片对华销售,但又在稀土磁铁、飞机零件上施压,甚至威胁“若不交出稀土,就征200%的关税”。这显示出美国谈判策略的反复与对冲,而中国正是要在这种矛盾中寻找突破口。

第四轮会谈来了?特朗普通知中国,谈判议题变了,中方说了15个字

如果说前三轮经贸会谈还集中在关税战的消解与“休战协议”的延长,那么第四轮则明显进入了更复杂的议程博弈。特朗普把大豆摆上桌子,是为了政治需要。中方则把关税和技术作为核心诉求。双方较量的背后,正是各自的国内压力。美国要稳住农业腹地的支持,中国则要防止出口和投资同时受挫。

因此,可以预见,第四轮谈判或许会继续保持僵持。中方不太可能在大豆问题上做大规模承诺,顶多是释放一点象征性采购,以换取美方在关税或技术上的实质退让。美国则可能利用舆论,制造“中方即将购买”的印象,以安抚农民群体。至于特朗普希望的“四倍增购”,几乎没有实现可能。

第四轮会谈来了?特朗普通知中国,谈判议题变了,中方说了15个字

总结来看,特朗普通把大豆议题摆上桌,是出于国内政治需要,而中方用15个字轻描淡写地回应,则是在提醒外界,中美谈判不是单方面的买卖,而是彼此互相尊重。随着第四轮会谈的临近,真正的关键仍在于关税和技术问题,而大豆不过是其中一枚筹码。美国想要的未必能得到,中国不会轻易出牌。换句话说,这场谈判,仍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