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古韵钟声 妙境梵音一一走进北京古钟博物馆,探寻钟声里的历史回响

排行榜 2025年08月28日 23:45 3 admin

古韵钟声 妙境梵音

一一走进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探寻钟声里的历史回响

作者 李戬

北京,世界上拥有博物馆最多的城市之一,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文化宝藏,一物一景讲述大千世界,一书一画阅尽千年风华。

今天,我们走进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探寻钟声里的历史回响,感受钟声的震撼力以及文化传承。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其前身是大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初名觉生寺。因寺内珍藏一口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巨钟,故又称“大钟寺”。1985年,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成立并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唯一一座以钟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这里,古钟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成为北京乃至中国文化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口铸造于明永乐年间(1420年)的巨钟,通高6.75米,直径3.3米,重达46.5吨。钟身内外铸有佛教经咒23万余字,字体工整、笔画流畅,堪称一绝。每当敲击,钟声悠扬,余音袅袅,令人叹为观止。永乐大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故事。

柏林寺铜钟铸造于清康熙四十六年,铜钟呈青绿色,保存较为完好。钟体表面满铸铭文,包括佛经、咒语、铸造年月、寺院僧众、助缘信众、铸钟人、镌字人等内容。

钟钮为双龙头蒲牢雕塑造型,构思巧妙。两条龙的龙头垂首俯瞰,龙身上下交叠缠绕在一起,龙的尾部分别缠绕于对方的左前肢上,双龙身体区分明显,均为五爪龙,双龙共捧一火珠。雕塑工艺细腻、龙身整体线条流畅,龙纹清晰可见,四肢遒劲有力。

大钟寺内藏有不同时期的各类古钟藏品

在古代,“钟”是和平、崇高、公正、忠诚的象征,也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我国历史上盛行赠钟的习俗。自周朝起就有赠钟的传统,往往是王权赠送钟给属地诸侯国,钟体铭文普遍有这类话语:“万年永保”“子子孙孙、永保用享”等等。这些话语包含着一种承诺契约的意思,即王权对诸侯地位的承诺契约、诸侯王对继任者的承诺契约。战国时楚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成为65件一套的曾侯乙编钟的一个亮点。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嫔妃们参与捐资铸造的栢林寺铜钟,其上铸造了各种宝物和经文,还特意铸造了一篇《报父母恩咒》以表达铸钟人对父母生养之恩的感激之情。而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的善缘庵铜钟,则是康熙的皇十五子胤禑所铸,意为恭祝“帝道遐昌”“皇图永固”。可见,“钟”于古人而言是极其吉利的事物。

觉生古寺大明红,

雍正朝名永乐钟。

气势中华凭物事,

声宏三界震天穹。

能传史后千千代,

可溯今前万万躬。

宝刹虽移弥勒座,

真经刻上不言空。


古韵钟声 妙境梵音一一走进北京古钟博物馆,探寻钟声里的历史回响

作者简介:李戬,男,沈阳政法系统文联副主席,词作家、戏剧评论家。连续三年担任辽宁文化界经济界春节晚会总导演,代表作有歌曲《沈阳啊沈阳》《沈阳》《为你而来》《传奇中国》《法韵和风》《我的大辽河》《醉香》《亲亲太阳谷》等,连续6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荣获“最美沈阳人”荣誉称号。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