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现在后悔晚了!中方反制来得太快太狠,5万吨大单转头送给澳大利亚,加拿大开始慌了!

排行榜 2025年08月29日 20:07 3 admin

据看看新闻报道,油菜籽这种在全球大宗农产品市场看似低调的作物,最近却被推上了国际博弈的风口浪尖。一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急得仿佛锅上蚂蚁,公开喊话准备几周内飞往中国,年底前再争取一次“窗口期”;另一边,中国粮食巨头中粮集团悄然下单,从澳大利亚采购5万吨新季油菜籽,还被彭博社爆出来有意继续追加订单。五万吨的量,在大宗贸易里不算天量,但信号意义极其明显。规则立住了、供应链铺开了,加拿大突然发现,自己过去赖以为生的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是“铁饭碗”。这下子,真正急起来了。

现在后悔晚了!中方反制来得太快太狠,5万吨大单转头送给澳大利亚,加拿大开始慌了!


消息一出,整个加拿大粮食行业的神经瞬间被拉到最紧。莫伊在记者会上说话的语气,和前几年加方高调对中国加征关税时的意气风发,形成鲜明对比。那会儿,加拿大政府还信誓旦旦地声称,就算和中国闹僵了,油菜籽也能靠欧洲市场消化掉。可现实很快甩了他们一个大巴掌——油菜籽期货在消息发布当天暴跌6.5%,创下四个月新低。农场主、压榨厂、出口商、物流公司,连带银行贷款和保险公司,全产业链都在问:如果中国市场真的没了,这么多货往哪儿去?账本怎么平?

这场风波的起点,其实并不是油菜籽本身,而是加拿大去年主动挑起的贸易摩擦。2023年,加拿大以“产能过剩”“不公平竞争”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铝等产品加征了惩罚性关税。动作很硬气,政治姿态也拉满,但产业后果需要自己兜底。中国商务部随即启动反制——去年9月对加拿大菜籽油发起反倾销调查,流程公开透明,一步步按规则推进。今年8月出炉的初裁结果,认定加拿大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临时反倾销措施正式落地,8月14日起加征75.8%的保证金,进口成本直接翻倍。对于加拿大出口商来说,这一刀砍得又准又狠。

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次操作并没有把路堵死。反倾销措施是临时的,最多维持9个月,后续还要评估各方反馈和调查进展。理论上,如果加拿大愿意撤回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性关税,双方完全可以坐到桌子上谈条件,调整措施。可惜,加拿大的政策惯性让他们总是慢半拍,等到中方大单已经下到澳大利亚,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咱们先说说澳大利亚这边的“意外之喜”。过去几年,中澳油菜籽贸易几乎陷入冻结状态。澳洲农产品出口中国的大门曾因政治分歧一度关闭,包括大麦、牛肉、葡萄酒都被各种方式卡住。就在今年7月,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双方传出重启油菜籽贸易的利好,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试单”落地。新加坡贸易商透露,5万吨只是开始,中粮集团有意继续加码。对澳洲出口商来说,这是“失而复得”的超级红利。对中国粮油产业来说,这是调节供应链、分散风险、掌控主动的典范操作。

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能说换就换?这背后是多年来全球供应链格局的巨变。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年进口量稳居全球榜首。过去加方一直洋洋得意,以为中国离不开加拿大油菜籽,出口份额一度占中国市场90%。但全球油菜籽主产国不只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甚至欧洲都有能力扩种。疫情和贸易摩擦持续了这么多年,中国早就开始多元化采购,澳洲、俄罗斯、独联体、欧美都在名单里。谁懂规则、谁守契约、谁不搞小动作,订单就给谁。加拿大的“独家”模式早就不灵了。

现在后悔晚了!中方反制来得太快太狠,5万吨大单转头送给澳大利亚,加拿大开始慌了!


更让加拿大头疼的是,市场份额一旦被澳洲等国吃掉,短期内根本追不回来。全球大宗粮油市场就是这么现实:谁能稳定供应、谁能遵守规则、谁能及时响应市场变化,谁就能拿到订单。等到中国采购商和澳洲建立起新合作模式,加拿大想再“回锅”,不仅需要政策让步,还要在质量、价格、服务等各环节重新竞争。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

加拿大国内的分歧已经开始浮现。农民和行业协会对政府的怨气越来越重,批评政府拿农民“饭碗”搞政治赌博,贸易报复最后“肥了”别人、苦了自己。反对党质问政府“一年都在干嘛”,媒体舆论也注意到,如果中方的临时反倾销措施维持下去,对华出口可能归零。欧洲市场容量有限,根本无法消化全部产能。加拿大原本以为自己有“底气”,但市场很快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中国这次反制措施,背后的制度逻辑格外清晰。商务部公告把产品名称、税则号、征收方式、增值税处理、计算方法全都公开,流程按《反倾销条例》推进,没有任何“暗箱操作”空间。临时反倾销措施本身也留了“调节阀”,既能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又给谈判留下空间。只要加方愿意把歧视性关税撤下来,中国这边也有回旋余地。走流程不是目的,核心还是让规则落地、让产业链安全、让合作有序。

现在看,加拿大想靠“走流程”挽回局面,已经越来越难。市场和规则在前,政策调整不到位,访问再多也难有实质性进展。中国这边的信号已经很明确:市场是开放的,但必须有规则、有底线、有合作精神。谁想分蛋糕,得先守好规矩。加拿大的“慌乱”,既是对过去政策短视的反噬,也是对全球供应链新格局的无奈承认。

很多人关心,年底前加拿大会不会迎来转机?其实答案很简单——市场不会被口号打动,只接受真实、可持续、尊重规则的合作。加拿大如果愿意把关税从歧视性回到合理区间,拿出实际行动,反倾销措施随时可以优化;如果还是嘴上说和,行动跟不上,市场蛋糕就会越分越细,澳洲、俄罗斯、欧洲、乌克兰谁都能来分。

现在后悔晚了!中方反制来得太快太狠,5万吨大单转头送给澳大利亚,加拿大开始慌了!


这场贸易风波,其实给所有依赖中国市场的农产品出口国上了一课。市场红利永远属于能适应变化、守住规则、尊重合作的国家。把贸易当作政治牌、把买家当作软柿子,结局只会被市场教做人。加拿大油菜籽的“危机”,不是偶然,而是结构性变化下的必然结果。谁能理解全球供应链的本质,谁就能在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