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排行榜 2025年08月30日 09:08 3 cc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杨千莹

又是一个周五夜晚,泰山脚下,大学生林文凯整理好行装,汇入登山的人流。凌晨3时许,经过六七个小时的爬升,他成功登顶,用一张与日出的合影定格了属于自己的“巅峰时刻”。

“青春就在脚下。”他在朋友圈写道。

今年,像林文凯一样选择避开高温暴晒、在夜色中出发的年轻人正汇成一股浩荡大军,朝着各大山岳进发。“夜爬”,也就是夜间爬山,风靡的人群中,有利用夜晚极限“充电”的上班族,也有将“夜爬”纳入“特种兵式”旅程的大学生。

“日落后再出发”,年轻人的“解压密码”

从杭州“老和云起”牌坊出发,经马家坞观景台,一路爬升至北高峰,再经财神庙下山或原路返回,这是杭州夜爬的一条新手路线。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杭州“老和云起“牌坊,是北高峰夜爬这条经典路线的起点。记者 杨千莹 摄

记者来到这条路线的起点,跟着乔伊斯等4位上班族,亲身体验了一次夜爬的魅力。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夜爬途中。记者 杨千莹 摄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夜爬者们在观景台欣赏夜景。记者 杨千莹 摄

“全程不到7000米,往返两三个小时就能爬完。”爬山过程中,乔伊斯向记者介绍,像宝石山、北高峰这样的景区已经开发出成熟的游步道,不需要走“野路”,相对低缓,爬山难度低,哪怕是新手也能尝试,很适合作为上班族的晚间户外休闲活动地点。

矿泉水、手电筒、登山鞋,夜爬的装备轻便又简单。背一个小双肩包,举着手电筒,几人便三步并作两步向山上进发。

不到30分钟,几人便来到了山腰处的马家坞观景台。从高处向下望去,山上的夏夜晚风格外清凉,吹起盏盏灯火闪烁,星光脉络连起整座杭城,美不胜收。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夜爬者们在半山腰欣赏夜景。记者 杨千莹 摄

“夜爬就是为了看到这样的夜景,去去‘班味’。”乔伊斯说,这是她第三次夜爬北高峰,下班后就来夜爬,结束后再回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家,几个小时的爬山不增疲惫,反而让她全天都保持着充足的活力。

不少上班族,都抱着与乔伊斯相同的想法加入了夜爬大军。在炎热的夏季,夜晚爬山避开了太阳暴晒和高温,还能在山顶俯瞰夜景,让终日久坐的上班族有机会在晚间接触自然、释放压力。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夜爬者的一次行程记录截图。受访者供图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一位上班族的夜爬记录。记者 杨千莹 摄

除了像北高峰这类城市近郊的山丘,各大山岳景区也成了夜爬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

“夜爬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尤其是大学生占大多数。”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先军分析,近两年来,各个山岳景区夜爬已成为一种新的文旅趋势。夜爬河南嵩山、山东泰山和江西武功山等景区,让年轻人可以暂时抛开生活压力,契合了这一群体对于自我挑战和新奇体验的追求。

与追求“解压”的上班族不同,大学生群体更青睐一种“极限挑战”模式。利用周末往返、登山,这个安排将周末时间与旅行开销都压缩到了极致,更像是另一种“特种兵式旅行”。

“省去了景区周边较贵的住宿费,还能看到日出。”大学生梦梦说,自己已经一个人夜爬过华山、洛阳的老君山和峨眉山,首选开放了夜爬通道的景区,既保障了基本安全,又是一种极致性价比的旅游方式。

“浪漫的夜爬”背后,风险不可小觑

凉爽、省钱、夜景与日出,这几个优点,让夜爬在全国各地迅速升温,成为备受追捧的潮流。然而,一片“叫好”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现实问题。

“前胸贴着后背,几乎是被人群挤着上去。”林文凯回忆起泰山夜爬的经历,尽管登顶时很有成就感,但景区不控制游客数量的举措,却让夜爬的体验感大大下降。同时,大量的人流也给景区带来不小的环境负担,“路上不时看到游客留下的食品包装袋和饮料瓶。”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泰山夜爬时,拥挤的人群。受访者供图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泰山夜爬时,拥挤的人群。受访者供图

社交媒体上,反映相同问题的人不在少数。而在这之外,这一“浪漫的冒险”还隐藏着更大的隐患。

据了解,“夜爬”中也时有发生骨折、失温、坠落等事件。“夜间即使带着头灯,也无法完全消除视觉盲区。”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吕忠洪有过多次参与救援登山受困者的经历。他指出,夜间登山由于视线受阻,人的方向感也会受影响。一旦迷路,将会大量增加体力消耗。同时,夜间救援难度也大大增加。

不仅如此,夜间野生动物活跃,夜爬过程中,可能遭遇蛇、虫类的袭击。有着几年登山经验的夜爬者赵先生提醒,夏夜各类虫蚁活跃,登山前一定要备好驱虫喷雾、包扎急救药品等,以防备意外发生。

多位资深登山者均建议,新手第一次夜爬最好跟团走,并且先进行一些低难度的锻炼活动,以加强身体素质。此外,在海拔较高的山岳景区,登山鞋、登山杖、水与轻便的保暖衣物也必不可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李宏烨指出,以适当频率攀爬北高峰这类低矮的山峰,能够刺激关节肌肉,对人体有益。但若经常通宵攀爬山岳景区,对身体反而有一定伤害,“夜间头灯的强光长时间照射,很容易使眼睛疲劳,造成视力下降,增加摔伤或扭伤的风险。”他建议,在17点至22点之间完成夜爬,以每月一两次为宜。身体素质较弱、高度近视、高血压、心脏状态不好的年轻人,以及50岁以上的人群,不建议参加夜爬运动。

同时,景区也需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针对现状,专家建议,景区需要加强夜爬规范的安全引导、提升基础设施,并以分时段预约、分流等措施合理控制夜爬登山游客数量。

泰山景区自今年1月24日起实施亮化工程,新增了2800余个灯具和60米灯带,让游客摆脱手电筒照明,更加轻松地享受温暖夜景。杭州北高峰、宝石山等景区内,布置有山体报警杆和救援二维码,报警杆上有一键求助按钮,游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快速求救。同时,山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自助补给,包含矿泉水、电解质水、功能性饮料等,夜间存货仍然充足,售卖价格略高于山脚。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夜爬途中的自助补给。记者 杨千莹 摄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夜爬途中自助补给。记者 杨千莹 摄

夜爬流行起来后,一些景区已经关注到安全隐患。今年6月,河南洛阳的老君山景区发布公告,因景区徒步通道升级改造,即日起每日下午16点后禁止夜爬。记者致电老君山景区客服人员,得知今年起,河南全省多家景区明令禁止夜爬,短期内老君山夜爬通道将不再对外开放。

夜间户外活动,还有哪些玩法

顶着月光出发,不止于夜爬。

如今,年轻群体在社交、生活、休闲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催生了更多夜间新业态。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消费结构升级,夜间经济已经从单一的餐饮夜市,向着文化、娱乐、旅游、运动等多元延伸。其中,运动休闲活动兴起,成为夜间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

成都提出“以动兴夜”,将夜间运动与休闲消费结合,延长传统运动场馆营业时间,并新增夜间攀岩、电竞馆等新型业态。24小时健身房、轻极限运动公园、夜间街头赛事等成为夜间消费新场景。湖北咸宁推出2025“夜炼夜训夜赛”活动,暑期两个月带动各类消费超500万元。

然而,满足人们夜间户外运动的需求,仅仅提供场地和时间延长是不够的。“有条件景区还可以沿途增设一些互动体验产品,如夜间观影体验、夜间小型互动演艺类产品。”李先军说。

山东已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今年6月举行的“夜爬蒙山”活动,在九龙潭和山顶设置了文旅演艺活动,并在“胜境坊”处举行”萤火虫夜间放飞”活动,将自然体验与文化内容相融合。据官方数据,2024年沂蒙山龟蒙景区夜爬参加人数达5万,预计2025年可增加近两成。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夜爬蒙山”活动里的夜间演艺。图片来源于沂蒙山景区官方公众号

潮声丨月亮走我也走,夜爬中的别样风景

“夜爬蒙山”活动里的夜间演艺。图片来源于沂蒙山景区官方公众号

上山之外,还能下海。除了夜爬、夜骑、夜间健身球类等运动外,上手快速、玩法多样的“夜划”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桨板夜划、水上瑜伽……“换个角度看城市”成为许多游客选择“夜划”的理由。“既能近距离在桨板上观赏烟花,拍出绝美同框照片,又能避开岸上拥挤游客。感觉下了水之后,在慢慢的水波之中滑行,暂时脱离喧嚣,成了城市的观察者。”在湖南浏阳河畔看完桨板烟花秀后,陈女士在小红书分享了自己的体验。与跟拍、露营或餐饮合作的桨板夜划,也从一项清凉运动逐渐成为连接夜间经济与城市生活的新纽带。

夜间户外的玩法远不止于此。从荧光夜跑到徒步夜行,再到海滩的飞盘局,夜间运动正在城乡生根发芽。

换个时间看世界!当夜幕降临,城市的另一面正在被点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