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排行榜 2025年09月01日 09:43 4 admin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当六冲河的碧波在乌蒙群山中一路奔涌,历经百转千回后,终在织金县官寨乡峭壁夹峙的臂弯里,沉淀出织金洞的绝世奇观。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雕刻出了“溶洞之王”的惊世容颜,铺陈开了官寨的秀美山水画卷,更串起了浓郁的苗乡古韵和时代的振兴欢歌。

“真不愧是‘溶洞之王’,太震撼了!”湖南游客冯维的惊叹,道出了这地质史诗的雄伟壮阔。洞中钟乳如林,石幔垂天,恍若金簪碎落的万点星辉。

岁月流转,昔日的僻壤山乡,如今已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织金洞的核心腹地。2025年1-7月,景区接待游客达118万人次,同比增长17%;8月初日均接待量近20000人次,同比增长约12%。一组组数字背后,是几代官寨人守护资源、谋求发展的智慧结晶。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峡谷风起,吹皱一江碧水,也激荡起了古老苗乡的“振兴密码”。

距织金洞两公里外的溶谷苗寨,客栈老板朱艳正在打理客房。墙上那幅她亲手绣制的苗绣,在晨光中悄然绽放——是图腾,也是村寨焕新的印记。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多年前,一家人挤在漏雨的旧屋,“夜里摸黑拿碗接水”的日子,她记忆犹新。“庄稼插在石窝窝,酸菜也难吃一棵”——旧时民谣道出这里崖高土瘠的辛酸。

转机发生在2017年,第五届亚太世界地质公园大会落地织金洞,寨里有游客小声询问:“能住进苗家吗?”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一言惊醒旧时人,在外漂泊的阅历给了朱艳敏锐的嗅觉,她毅然贷款建起三层小楼,揭开自己的“民宿经”。

“一天只睡5小时,但收到好评,累也甜!”朱艳笑语盈盈,指尖飞快回复着预订信息。年入20余万元,带动7名乡亲就业,她熏制的腊肉、磨制的辣椒,成了游客必带的“洞府味道”。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如今,朱艳的“溶洞客栈”在旺季天天爆满,而放眼官寨,56家旅店、1861张床位正沿河铺展,笑迎八方客来。

洞之奇引宾客,河之韵聚来财。

乌江源百里画廊,这条以六冲河为主脉的碧玉丝绦,铺就了官寨的“黄金水道”。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阳光下的红岩码头,汽笛长鸣。毕节乌江源旅游有限公司的游船,正划开水面。

59岁的船长赵明兴稳稳掌舵,笑容在江风中舒展:“一天跑上四五趟,月入工资几千元。”昔日握锄的手,如今稳握舵盘,成了画廊“摆渡人”。

“路通了,人多了,河上的生意越来越旺。”望着码头熙攘的人群,公司负责人王家江的笑眼里满是光阴的故事。这家2007年成立的本地企业,如今拥有7艘游船、290个客位,年送客超10万人次。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售票窗口前,售票员杨萍麻利撕下当天第483张船票。“暑假一天卖出500多张,忙到天黑!”游客沉醉山水,乡亲们则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曾远走他乡的游子,循着江水的召唤纷纷归来,农家乐的灶火旺了,烙锅店的香气浓了,昔日的穷山沟,成了聚宝盆。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守好自然生态,才有长远饭吃。”官寨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袁茂淇介绍,当地政府已累计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生态护水,严格执行船舶“七不出航”,推动“洞+河+峡谷”立体模式可持续发展。

如今,官寨乡经果林铺展3000余亩,“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跳年”成四季常态。2025年上半年,官寨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7.2亿元,1600多人在家门口端稳了“生态碗”。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六冲河水奔流不息,映照着峡谷苍翠与苗寨欢颜。这匹自九天滑落的“织锦”,已化作人间烟火,成为乌蒙山深处“靠水兴水、依水富民”的示范。

青山不老,碧水长流。官寨乡的振兴故事,正在“洞奇、峡幽、城兴”的交响中,愈发精彩,生生不息。

编   辑|石   佳

责    编|郑语欣

编   审|张丽莎

监   制|孟性荣

总 监制| 朱光伦

记   者|孙继霞 罗大富 蔡林伦

投稿邮箱:bjtvysbj@163.com

​官寨:碧水洞天生生不息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