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排行榜 2025年09月01日 11:06 1 cc

千年古村走马塘,出过76位进士,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村中明清古建筑众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走访宁波古村落近二十年,虽然几次路过走马塘,但一直没有进村去参观拍摄古建筑。这几年,我主要是在走访一些即将拆迁的村庄和普通村庄,这些村落中的古建筑不受保护,随时都有消失的可能。而走马塘古村已处于保护之中,村中的古建筑都能保留下来,所以一直没有去走访。至今,姜山镇所有村庄(除了走马塘和部分没有古建筑的村)已全部走遍,走马塘是姜山古村行的最后一站。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走马塘村,在宁波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古村,关于走马塘古村历史和村中陈氏的文章已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再介绍。我主要是拍古建筑,下面就介绍一此村中古建筑的情况,因村中古建筑众多,只好分两次介绍。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陈氏宗祠,坐北朝南,由门楼、正殿和东西厢房组成,鄞州区文保单位。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厢房为三开间两层楼房,一层外檐柱为方青石柱,二楼南端采用歇山顶。正殿面阔七开间。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冬至会碑,光绪八年岁次壬午季夏月立。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2014年4月30日在茅山杨家发现的明代走马塘陈良谟进土墓碑録。陈良谟(1589—1644),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荷花池,位于中新屋前,为东西向长方形,中有两座长桥,鄞州区文保单位。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中新屋,清代建筑,位于荷花池的北面,居村中心位置。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结构,原由对称的四幢建筑构成,是村内最大的毗连式大院落,厢房为歇山顶。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中新屋东侧厢房第一和第二进之间的天井。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中新屋西侧厢房第一和第二进之间的天井。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日房后新房,坐北朝南,由门楼、正房、东西厢房和前后天井组成。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正房和东西厢房,正房三开间。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东西厢房南北侧山墙均为四马头墙,北侧墙基与河坎合二为一,墙外设后路,由石梁悬跳,上铺石板,沿墙设有埠头。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纬地房,清,坐西朝东,二进院落。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纬地房,宁波市历史建筑。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纬地房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陈愈枋故居(忠房),位于村东北角,鄞州区文物保护点。坐北朝南,由门楼、正房、厢房、厢房、前后天井和埠头组成。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陈愈枋故居(忠房)门楼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陈愈枋,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外科专家,曾任国民党空军第三医院院长。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陈愈枋故居(忠房),北院墙临河,墙基与河坎合而为一。院墙西侧设小门,小门对面砌筑砖墙,墙上对河设有石窗。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陈愈枋故居(忠房)西侧古民居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陈愈枋故居(忠房)西侧古民居,坐北朝南,由门楼、正房、前后天井和埠头组成。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石窗上面有“待月”两字。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郭子仪卸甲封王》彩绘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乡村诊所旧址,原为陈松涛的私人中医诊所,鄞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乡村诊所旧址,整体主要以园林为主,由贻谷堂、涵碧庐和守拙园组成。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贻谷堂,是陈松涛为百姓看病的诊所房,该堂为面阔三间的方形建筑。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陈松涛(1861——1936),从小随父亲学习医术,在地方上很有名望,被鄞奉两县百姓誉为“半仙”。对于穷人,陈松涛一律免收诊金,甚至还倒贴药剂。后到上海行医开诊,被旅沪宁波医界一致推为医师公会常务理事。数年后,陈松涛在故居旁建造了一座花园式诊所,取名“贻谷堂"。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涵碧庐,位于贻谷堂后,是陈松涛的生活用房和藏书楼。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涵碧庐后墙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位于涵碧庐后面的宽房公堂,坐北朝南,独栋楼房,为宽房的堂前,三开间,宁波市历史建筑。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位于蟹肚脐河漕北侧的古民居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瞻衮堂,由门楼、堂前和厢房组成,鄞州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瞻衮堂,为村中东堂,十三世观孙公创建。嘉庆年间,火灾后重建。堂中珍藏了十幅清代画像和“重建瞻衮堂缘碑记”。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别有天”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位于蟹肚脐河漕北侧的古民居,鄞州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公和堂民居,民国建筑。主体坐北朝南,由正屋及两侧厢房构成。鄞州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正房面阔六开间,厢房位于天井两侧,均单开间建筑,其中一层为穿廊,第二层建筑与正屋相连。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慈荫堂民居,位于古村西北部,民国建筑。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结构,由门楼、正屋、厢房组成。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门楼位于南院墙正中,正屋重檐硬山顶楼房,面阔三间两弄,厢房位于天井两侧,通长各四开间。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贵房东厢房民居,清代建筑,主体坐北朝南,建成时,门在东南首,俗称青龙门。门前原有贵房的荷花池,现已被填埋。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正房东西两侧对称布局两排通长厢房,与院墙围合成前后两个天井院落。现只剩东厢房保存完整,厢房七开间一弄。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贵房石雕和砖雕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贵房雀替石雕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走马塘精美的石窗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走马塘古民居石漏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走马塘古民居砖雕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走马塘石雕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走马塘精美的排水口

姜山古村行最后一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一)

走马塘古民居木雕

参考资料:《村中宣传资料》、《三普资料》等。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