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初秋晚风吹过 是西城的浪漫

排行榜 2025年09月01日 14:56 1 admin

处暑之后,晚风逐渐舒爽起来,和三五好友相约,趁着夜色,出去走走,身心舒爽。

初秋晚风吹过 是西城的浪漫

从景山公园万春亭远眺,中轴线灯火通明

初秋晚风吹过 是西城的浪漫

吹着晚风赏白塔夜色

初秋晚风吹过 是西城的浪漫

夜晚的大吉巷人流如织

初秋晚风吹过 是西城的浪漫

夜晚的景山公园游人漫步休闲

初秋晚风吹过 是西城的浪漫

亮灯后的白塔更显庄重肃穆

初秋晚风吹过 是西城的浪漫

居民晚饭后休闲运动

初秋晚风吹过 是西城的浪漫

西海美术馆上新,游客驻足赏墨宝

夜市里 藏着胡同的旧时光

8月末的晚风掠过妙应寺白塔的檐角,带着青砖灰瓦的温凉,钻进宫门口东西岔胡同的褶皱里。傍晚7点刚过,胡同里的灯笼次第亮起来,穿堂风裹着糖炒栗子的甜香和咖啡的微苦飘过来——7月开街的东西岔胡同,正借着“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的热乎气,把夜晚的胡同酿成了热闹的“烟火剧场”。

“您尝尝这刚出炉的糖火烧!”宫门口西岔的老摊位前,摊主正把冒着热气的糖火烧往袋子里装,油亮的红糖馅顺着酥皮往下淌。排队的市民们举着手机拍,镜头里,糖火烧的焦香混着身后白塔的剪影,成了朋友圈里的“爆款素材”。“以前来胡同只是瞎逛,现在晚上来,既能吃到老北京小吃,又能拍美照。”家住朝阳区的吴婷举着刚买的杏仁豆腐笑着说,她手机里还存着用抖音“白塔IN”账号优惠券换的冰美式。

往胡同深处走,X形街区的交汇处最是热闹。这里摆着一排木色长椅,正对着妙应寺白塔——夕阳把塔尖染成金红色时,长椅旁挤满了举相机的人。“等灯光亮起来更绝。”摄影爱好者们举着长焦镜头,镜头里,白塔的轮廓映在旁边咖啡馆的玻璃幕墙上,老建筑的飞檐和新店铺的霓虹灯叠在一起。

不光有美食和美景,胡同的夜晚还藏着“文化彩蛋”。在东岔的老院门口,几位老人正围着一台收音机听《大北京小胡同》,“我住大北京,一条小胡同”的调子一出来,有人跟着轻轻哼。“开街那天刘一祯唱这歌,我挤在前排听的。”住在附近的陈阿姨说,现在每晚路过,总有人放这歌。不远处,“诗歌点亮白塔”的展牌立在墙根,上面贴着市民写的短诗,“灯笼咬碎夜色 白塔吞下半块月亮”——有孩子蹲在地上抄诗,笔尖在本子上划得沙沙响。

谁能想到,这热闹的夜市,曾是堆满杂物的窄胡同?“你看头顶这线,以前全是‘蜘蛛网’。”华融基础公司的工作人员指着干净的天空笑,改造时3800米电线全入了地,143处老建筑换了新立面,连路面都铺了防滑的青石板。现在逛夜市的人不用躲电线杆,推着婴儿车的宝妈、拄着拐杖的老人都能慢慢走。

夜市的灯越亮,胡同的烟火气越浓。快9点时,西岔的小酒馆还开着门,玻璃窗里,有人对着白塔的方向碰杯;东岔的手作店里,姑娘们正围着师傅学做胡同主题的印章;长椅上,老张还在等白塔的夜景灯光,他说要拍够九张图,凑齐“白塔九景”。

“这夜市不只是卖东西,是让胡同活起来了。”陈阿姨往家走时,回头望了眼亮着灯的胡同——灯笼的光落在白塔的塔身上,像撒了一把碎金。据了解,消费季一直持续至9月30日,其间的每个傍晚,大概都能看见这样的景象:老胡同里,新故事正借着晚风,慢慢长。

公园中 中轴线熠熠生辉

处暑已过,晚风有了秋天的清爽。夜色在北京中轴线北端铺开:景山公园南门景观亮起暖光,后山景观廊与东西大墙文化长廊在光影里勾勒出古都肌理,寿皇殿建筑群端庄肃穆,五亭相继点灯,万春亭的剪影与中轴线的夜景彼此呼应。

记者自景山公园南门入园,迎面便是以中轴意象为主题的场景打造。微缩的中轴遗产在灯光下依序“点亮”,游人靠近时能辨出鼓楼、钟楼与紫禁城屋脊的轮廓。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树影与墙影铺在路面,行至后山主路,灯带收束成一条引导线,把夜游的节奏放慢,人们三三两两驻足,或阅读廊架上的史料介绍,或靠在石栏吹吹晚风。景山公园今年暑期推出的“清凉一夏”系列活动,为市民提供错峰、清凉的游园选择,夜游逐渐成为夏夜打开景山的新方式。

沿山道北折,寿皇殿轴线贯通。白日里气势恢宏的古建,到了夜里更多了几分庄重,殿宇的檐角在灯影里显出层次,其中万春亭尤为醒目。作为北京中轴线的制高点与观景处,夜登亭畔,南望故宫屋脊如海,北眺鼓楼钟楼与更远处的城市天际线,历史与现代在同一视野里叠化,成为今夏最具识别度的“光影中轴”。夜色中的景山不仅看风景,也有生活气。暑期盆景展期间,每周五、周六在公园西区科普园内举办“景山消夏夜”活动,邀请音乐人现场演出,搭配特色美食、冰淇淋和清凉饮品,打造沉浸式夏夜休闲空间。

如果把这条夜游线路做成一段“轻徒步”,记者建议的节奏是:傍晚入园,从南门取道后山主路缓步上行,先在寿皇殿一线感受夜色中的古建层次,再择一处台阶小憩,等风起时登至万春亭附近观景点。此刻,中轴线上的节点在城市灯海里一一点明。故宫的屋脊呈温润的暗金色,鼓楼与钟楼在北端对望,西侧远处的白塔与湖面映着点点光斑。

这个夏天,若要用一段路程与一阵风去定义“西城的浪漫”,夜游景山,恰到好处。需要注意的是景山公园旺季闭园时间为21点,但具体时段与入园政策会根据当日与专项活动动态调整,出行前最好关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与景山公园的最新公告,尤其在周末或有大型活动时段。

展览上 美术馆里墨香浓

初秋傍晚,夕阳把北京西海湿地公园的水面染成暖金色。沿着公园木栈道漫步,能看到不少居民带着折叠轻便的小板凳来纳凉,老人摇着蒲扇唠家常,孩子追着奔跑嬉戏,年轻情侣坐在湖边石凳上轻声说笑,晚风裹着草木的清香掠过脸颊,把白日的燥热悄悄吹散。

顺着湿地公园西侧的石板路往前走,一座灰瓦青砖、造型古朴的建筑渐渐映入眼帘,这便是北京西海美术馆。8月26日,“东方欲晓——徐展水墨人物画展”在这里盛大开幕,为初秋的西海添了几分艺术浪漫。馆外河畔晚风夹着阵阵荷香扑面而来,馆内灯光柔和地洒在一幅幅水墨作品上,刚走进展厅,便仿佛从热闹的市井烟火踏入了静谧的艺术世界。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当代水墨代表人物徐展“伟人系列”与“藏族写生系列”这两大力作。“伟人系列”中,徐展以传统水墨技法重塑“中国共产党五大书记”的肖像,凝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坚毅的轮廓,墨色的浓淡变化赋予画面恢弘质感,既保留了水墨特有的悠远意蕴,又让伟人的理想情怀与时代担当跃然纸上,观之让人心中涌起敬意。而“藏族写生系列”则满是鲜活的生活气息,徐展多次深入藏区,用画笔捕捉下藏族同胞的日常瞬间。老人脸上的皱纹如高原沟壑般深刻,藏着岁月的故事;女孩的眼眸清澈如雪山融水,透着纯粹的灵气;孩童稚嫩的身影灵动如风,满是生命力。水墨的虚实相生间,一个个真实又诗意的藏区故事,悄悄走进观众心里。

工作人员介绍,徐展的画作向来以“形神兼备”著称。他早年修习花鸟画的功底,让准确的人物造型与灵动的笔墨得以完美融合,既没有因追求写实而丢失水墨的韵味,也没有因侧重写意而模糊人物神态。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巧妙的空间分割手法,为传统水墨画注入了现代气息,让画面既有传统美学的雅致,又有当代艺术的节奏感。

展厅旁的西海咖啡厅,是观展间隙的绝佳休憩地。落地窗外就是湿地公园的湖景,点一杯咖啡,捧着温热的杯子望向窗外,夕阳西下时,湖面泛着粼粼波光,岸边的欢声笑语隐约传来。夜幕降临,灯光点亮美术馆的檐角,与远处的万家灯火相映成趣。一边是水墨丹青,一边是公园盛景,小口啜饮着咖啡,只觉得连时光都慢了下来,满是闲适与惬意。

本次展览每日开放至晚间9点,市民朋友若想寻一处能兼顾“赏景、观展、品咖啡”的地方,不妨来西海走走,迎着湿地公园的晚风放松身心,在美术馆的墨香中感受艺术,到咖啡厅伴着湖景慢品一杯,让这份交融着自然意趣与艺术浪漫的时光,成为这个初秋难忘的记忆。

运动+ 用脚步丈量古都夜色

近年来,西城区依托历史风貌与生态基底,将夜间户外运动赋予新姿态——北护城河的互动光影步道、中轴线上的文化夜跑路线、社区街角的智慧健身园……一幅“场景有特色、群体全覆盖”的运动新图景徐徐展开。

“以前晚上黑黢黢的,根本不敢靠近河边,现在照明、休息设施都齐了,跑累了还能在观景台赏夜景。”家住滨河小区的王女士,如今每天都会沿着北护城河滨水绿廊夜跑,2.2公里的路程里,菖蒲摇曳的河岸、月光下的碧波与互动光影相伴,无需避让车辆的舒适体验,让她成了这里的“常客”。

王女士口中的变化,源自北护城河(西城段)环境整治提升项目。该项目不仅通过生态修复构建了野趣滨水景观,更将夜间运动需求作为重要考量之一:在木栈道底部、栏杆扶手下嵌入线性LED灯,用庭院灯、草坪灯构建基础照明网络,还设计了白孔雀桥变色灯筒、鼓楼桥“游鱼”光影墙等互动装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多样化的灯光布置既保障了运动安全,又让历史水系在夜晚焕发新活力,如今“河边夜跑、打卡光影”已成为市民新风尚。

这样的“运动+场景”融合在西城处处可见。什刹海环湖步道上,夜跑者的身影与岸边的胡同灰墙、湖中的荷花相映成趣;各大公园的步道则成为周边居民慢跑、快走的首选……西城的夜间户外运动,不仅以“运动+生态”“运动+文化”的特色场景点亮城市夜晚,更在场景创新的基础上,着力打破年龄与群体界限,让不同需求的人群都能找到专属的夜间运动空间。

晚上7点,刚下班的白领刘语迅速换上运动装备,开启每周三次的“中轴线夜跑”,她沿着地安门外大街一路向南,感受老字号与网红小店交织的烟火气息;穿过景山西街,在宁静的绿荫中远眺景山公园万春亭的轮廓;行至北长街红墙旁,回望故宫角楼的璀璨灯光与厚重历史;最终抵达天桥艺术中心,在现代文化氛围中结束奔跑。

如果说中轴线夜跑是都市年轻上班族穿越历史、对话自我的“独奏曲”,那么遍布西城街角的健身空间,则奏响了全民参与的“交响乐”。

晚上8点,德胜街道“安康园”健身区域,吴阿姨和老姐妹们正在跳健身操,不远处的儿童游戏区充满笑声。改造后的“安康园”增加了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等设施,“以前这里缺少活动空间,现在出家门就能锻炼,真的很方便。”吴阿姨笑着说道。

当社区健身的欢声笑语渐渐融入夜色,另一种更具文化味与互动感的夜间运动模式,也在商圈与市集中悄然兴起。

在大吉巷“夜动京城 潮你而来”体育嘉年华市集内,市民张先生带着孩子挑战“绳结解锁”,为兑换鲁班锁解密机会全力以赴。“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孩子接触到非遗技艺。”张先生说,市集里的“鱼洗搓盆”、宫毯拼图等互动项目,也让孩子在玩乐中体验了传统智慧,“陪伴和健身双赢,这样的夜间活动我们特别愿意参加。”

夜间户外运动,正以多元姿态重塑西城区的夜晚——它不仅让市民在奔跑与律动中收获健康、释放压力,更在社区互动与亲子陪伴中重构温暖的邻里关系。当历史文脉与生态景观,通过创意设计融入市民的健身日常,一城文化便会在脚步间传承、在体验中复苏。

记者王双 段雁南 邰绍峰 付善元文 姜灏摄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西城官方发布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