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排行榜 2025年09月05日 12:52 3 admin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在一座城最舒服的季节来到这里,

简直跟中了大奖一样。

8月底的长春,就是这样。

「你们来得刚刚好啊。」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上周,我们在傍晚落地长春。

机场日落温柔地穿透廊桥,出了机场大厅,一辆红旗车在等候着。

东北朋友开始疯狂安利——

鼎丰真的糕点,网上买不到,「尤其油炸糕、红酒蔓越莓糕,这俩最好吃了。」

宽城区铁路北边叫铁北,「街道比较破的那一片,烧烤老好吃了。」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状元阁烧烤也行,记得点特色烤猪手,「人多啊,得预定。」

一轮轮东北式儿的热烈絮叨中,日落渐沉。

红旗在高速上奔驰,誓要在这黑夜划破一道痕。

诺大的广告牌在右侧、或前方一一闪过,舒兰的大米、长白山冰雪世界、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古早海报……

关于长春,关于吉林,关于东北的痕迹,看来早已在拥抱我们了。

第一次来长春,真的会被这清透而干爽的秋日,给迷昏了头。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赶在冰雪覆盖这片土地之前,我们也在短短两天里,见到了北国春城明媚温柔,又热烈的样子。

明媚的是天空,温柔的是秋风。

还有热烈的这一切。

深夜一顿烧烤,就着东北小汽水,根根肉串,滋滋冒油,在口腔炸开了花。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清早的新民大街,褪去晚上的热闹欢腾,安逸得如同90年代长春的绝版画报。

安静的长拖厂,不再有机械的轰隆声,老厂房前的垂柳给这份安逸添了几分文艺的气息。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人来人往的长影厂旧址博物馆里,光影之间。

一张张古早电影画报,一台台古老的摄像机,昏暗幽深的胶片库,和那数不清的道具陈列,无一不在述说着长春80年来的光影梦。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来之前,知道它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曾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

来之后,当那台写着长春特技的摄影机静默在观展长廊,长春的光影岁月彷佛在放映。

这座城创造了太多,也留下太多,《白毛女》《党的女儿》《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长春造就的,当然不止这些。

作为“共和国长子”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太多的“新中国第一”来自长春。

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第一部电影、第一炉光学玻璃、第一辆轨道客车……这些都有点老生长谈。

旧的东西谈多了,一座城市,在人们的记忆里就停滞不前。

所以,当我们寻着长春诸多“第一”勋章的轨迹,

走在坦克路上,正在造新款车的车间轰轰隆隆,一个个工业机器人稳重地起起落落、开开合合,仿佛一个工业巨人的声声嘶吼。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 长春红旗繁荣工厂外

走进长拖1958,在这个曾经国内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看到了老厂房的新生。

站在一汽一号门望向对面时,崭新的一汽街坊总部大楼,横跨街路两侧,巨大的拱门尽显未来科技之美。

这些属于长春最硬核的浪漫,恰是,历史正照亮的当下,与未来。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01

从“御花园”到“裕华园”

长春这条最火的街,秋天来walk


来到新民大街前两天,这儿正被挤得水泄不通。

那场面,比过年还要热闹。

新民大街是长春历史最为浓厚的老街之一,镌刻着东北亚近代史上复杂而沉重的记忆。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 长春新民大街

1933年伪满时建,名“顺天大街”,后更名“新民大街”,承载着一部跌宕起伏的城市命运史。

作为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那些融合了东西方风格的建筑群落,成为了历史最直观的见证者。

铭记历史,也迈向新生。

这几年,长春在积极打造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改造后的新民大街,就是长春第150个网红打卡地,潮流文化在老街上欢欣起舞时,老街的文化历史底色,也慢慢地氤氲出来。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7月5日,新的新民大街正式开街后,长春人在这条街上热闹了一个夏天。

当京剧、评剧、杂技、默剧、魔术、古筝演奏、乐队齐齐上阵,当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揭开大幕。

如果要评选这个秋天长春最适合citywalk的地方,那么一定是这里。

如同翻开了90年代长春的绝版画报。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内

全长1445米,每一栋老建筑,浓缩着时代的重量与精美,磅礴而庄重。

从北往南走,第一站来到地质宫、文化广场,以及裕华园。

比起裕华园,很多人还是习惯叫它“御花园”。

未改名前,它曾是溥仪的后花园,风景很漂亮,夏天满地是杏。

第二站,留给新开的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吧。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这座在长春日报旧址上建造的新馆,砖瓦藏故事,文物诉沧桑,将长春的历史一一道来,尤其是对新民大街的建筑,通过模型和古照片,可以有个初步轮廓。

然后沿着大道一直走,陆陆续续经过伪满八大部建筑群。

简单来说,就是"一院四部一衙"。

包括伪满洲国国务院、军事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以及综合法衙,这些建筑共同构成了当时伪满洲国的行政中枢。

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是新民大街最有代表性的建筑。

亦被称为“兴亚式”典范。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中国传统的重檐四角攒尖顶,覆盖着烟色琉璃瓦。

搭配四根西方古典主义的塔司干石柱,是西式建筑,又不失东方古建的秀美。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先后由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接收。

现在是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楼。

与国务院隔街相望的,是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新民大街1 号)。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建筑以红墙绿瓦为特色,墙体是表面的细条纹与高挑的翘檐相映衬。

整体风格更强调威严与力量感,曾经是冰冷的战争工具,如今是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化作生命的守护者,是对过往最佳的批判与讽刺。

街道向南,继续走,你会来到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也是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

这栋建筑拥有精湛的琉璃装饰,褐色琉璃面砖做底,配以黄色琉璃。

黑色的屋顶与高翘的屋脊又形成鲜明对比,堪称东方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建筑的完美融合。

大街南端、南湖之滨,则是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四医院南湖院区。

远远望去,建筑体以丰富的曲线和紫红色琉璃瓦为特色,咖色薄砖贴面并以圆角曲线过渡。

曾作为伪满洲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如今是呵护生命的地方。

此外,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和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也各具特色。

来到南湖公园,遍地黑松拔地而起,象征着“北国春城”坚韧不拔的气质。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这里的氛围,自然是惬意满分。

人们划船、散步,就着秋风微微扫过的舒爽,满是生活气。

如果不赶路,在这非周末的午后,倒是真想再好好走一遍。

1445米,3000来步,走走停停。天空格外清澈,几朵霸道的云,垂挂在建筑的身后。

风终会将它们轻轻吹走。历史也如一道风,吹来故事,留下感受。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02

从第一部电影到第一台汽车

长春的工业传奇,坦克路上续写


对长春的感受,接下来,还有一轮轮暴击。

长影厂旧址博物馆,不分周末节假日,管你清早还是午后,人总是乌泱泱的,一波接着一波。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同行的人容易走散,因为不知道是哪一张海报,哪一个画面,哪一片胶卷,突然叫住了你。

博物馆尽头的“胶片墙”前,我看了许久。

成千上万截短胶片组成一张老电影拼图。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每截胶片上都有一帧电影画面,有《白毛女》里的漫天飞雪,有《英雄儿女》里的战火硝烟,也有《开国大典》里的红旗飘扬。

据说这些胶片是从报废的电影拷贝里抢救出来的,每一段还能在放映机上重新转动。

老胶片的纹路里,写满了半部中国电影史。

当那些时代久远,渐渐模糊的影片记忆,突然一股脑地袭来时,人,真的没有招架之力。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长影80年,走过的来路,都有辉煌的注脚。

这里诞生了——

中国电影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

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

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多集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

而每一部片子的背后,从道具到演员,乃至那个时代的缩影,都像是时光的放映机,带着我们重走了一边。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在放映厅、在购票墙、在影院门口,看到了当年的人们如何热情地去看一场电影。

在洗印车间、在胶片室,以及“电影摇篮展区”,还保留着当年的剪辑车间原貌。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深色的木质工作台上,摊着泛黄的《白毛女》分镜头脚本。

墙角的老式剪辑机转盘上,绕着半卷没剪完的胶片。

昏暗的胶片室,当年的电影人如何一遍遍穿梭在不同的小房子里,操作着一台台机器。

日复一日,室内不能有太明亮的光,但对电影的专注和执着,却照亮了无数人。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一排泛黄的电影海报,让人熟悉又陌生,许多老片都不曾见过,却是那么地亲切。

走过昏暗地长廊,右侧墙上是数不清的道具陈列。

《平原游击队》里李向阳的马刀、《董存瑞》的炸药包模型、《刘三姐》的绣球、《杜十娘》中的百宝箱(下图1)、《刘三姐》财主莫怀仁家中的石骆驼(下图2)摆件。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这些道具不是复制品,而是当年演员们真真切切握过、用过的物件。

左侧的1号3号影棚内,传来阵阵欢呼。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从电影闯进片场,这一条光影织的毯啊,让每个走进来的人,或许都找到了记忆里那帧 "老电影" 画面。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是小时候某个夏夜,我们坐在学校教学楼前的空地上,笑着哭着看完了《白毛女》《刘三姐》。

是爷爷珍藏的电影海波,还在衣柜旁的抽屉里。

这些被妥善安放的胶片、道具和老机器,成为了长春与电影的半生相守的信物。

从电影工业到汽车工业。

长春曾经热辣滚烫的历史,真的不是书上三言两语说得清道得明的。

出了长影厂,记忆还没抽回来,后劲儿仍在发力,我们已经和另一辆叔叔阿姨的大巴车,齐齐站在了一汽1号门前。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斗拱飞檐,碧瓦红砖。

东风大街上,这里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旧址。

百余栋“红房子”错落有致。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69年前,新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此诞生。

「咱们自己造的第一辆汽车,就是从这里驶出的。」讲解员简短一句,让人微微鼻酸。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面朝大门口,大路上车水马龙,数不清有多少红旗车,但这份流动的剪影美好极了。

穿过1号门广场,绿树成排的中央大街,向两侧延伸开去。

抬头望向一栋栋历史厂房,最先引人注目的,是厂区内的建筑美学。

“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得高雅而庄严”。

清水红砖,色调厚重,间或以黄色门柱伫立点缀,带着工业时代的庄重气质。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老厂房上的标语,还保留着斑驳的痕迹,一如一汽的初心,沉稳而坚定。

生活区,建筑是中国传统的庑殿式楼顶、斗拱飞檐,由此被一汽人亲切地称为“大屋檐”和“小屋檐”。

如果不是讲解员小哥提醒,我们也看不到脚下的路,一条由石块铺就的石板路。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我们管它叫‘坦克石路’,这也是当时建厂时铺设的,在上边能行走坦克。

当年的第一辆汽车、第一辆轿车、第一辆高级轿车,都是由两侧的车间生产,走这条“坦克石路”驶向全国的。

路旁的车间,仍轰轰隆隆地运转,当时脑海浮现一行字“像是跳动的心脏,巨人发出嘶嘶怒吼。”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镜头没有办法拍摄,讲解员小哥说,这里在生产新款车。

老厂房,老车间,没有生锈,在运转,在创新,依旧值得期待。

经由坦克路缓缓驶出的,会是属于长春汽车工业新时代的造就。

虽然站在老厂房,好像一切又都是新的,天空白云绿树,红色的房子,黄色的柱子,白色的雕塑,还有即将出街的新车。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逛一汽,行走的时间短暂,再回忆起来,更多的是种感受。

借用当年溥仪隔着车窗,匆匆瞥一眼后的感叹吧。

他写道——

1957年6月11日,列车经过长春时,我就曾从车窗中贪婪地注视着这个汽车厂。从前几站起,我那一双眼睛,就没敢离开过车窗,生怕错过了看它的机会。

到了汽车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望无边的现代化巨型厂房和商店、医疗机关、俱乐部、食堂、工人住宅,真是雄伟已极……

本来嘛,活了这么大,坐过的、看到的,没有一辆不是外国的汽车,而现在居然把几十年来

认为绝对办不到的事办到了,这使人怎能不兴奋鼓舞呢?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 长春一汽解放总部大楼,就在一汽制造厂旧址对面。

从静默的长影厂,到跳动的现代化一汽车间。

长春的艺术和工业,所交织出的伟大篇章,需要更细腻地去感受。

是《白毛女》里喜儿的红头绳,是那台角落处的摄像机,是汽车里的一颗不起眼的螺丝。

杏花雨、丁香雾,绿洞长街春长驻。

长春的城市底色,有工业时代的粗犷与豪情,亦有北国春城的温柔和大气。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 长春一汽第一任厂长饶斌雕像。


03

从夜间烧烤到顿顿锅包肉

真是好吃得停不下来啊


如果可以,想来我们会待在长春,再吃个三天两夜。

第一晚,上小烧烤,被肉串征服。

还有热乎乎刚出锅的锅包肉,一口下去,好吃到说不出话。有那么一瞬间理解了东北孩子,对这盘肉的执着了。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所以呢,在长春的每一顿东北菜,都没少了这一盘。

还有拉皮儿、酸菜粉条、小鸡炖蘑菇等等。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最后给大家整理了一些,

长春朋友SummerVibe推荐的,长春馆子。

(非商广,共10家,仅作参考)

① 春发合饭庄

南关区东三道街354号

长春老店了。环境差点,但人多,要排队。他们家雪衣豆沙、香酥鸡、锅包肉都不错。

② 元盛居

生态大街717号

长春铜锅涮肉第一!就是嘎嘎排队,烧卖和麻酱好吃。

③ 楼外楼大刀肉传统火锅居

德正街新城大街与博学路交叉口东行300米

元盛居平替,是连锁的。我们实在不想排队就选他家。

④ 马家饭堂

东岭街自由花园小区底商1373号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他家融合菜。包子好吃,还有穿锅底。

⑤ 樱花小吃特色炒馆

南岭街道磐石路工大南门24栋

纸包鸡!吉大的学生经常去。

⑥同达锅叉子酸菜烤肉

磐石路审苑小区2号楼105号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烤肉,就推荐他家。

另,烧烤遍地都是,不特意推荐,随心选吧。

⑦万里闯关东铁锅炖菜馆

生态东街与天富南路交汇处

吃铁锅炖的。连锁的。

⑧咱屯子铁锅炖直营店

⑨他五叔东北地锅菜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这也都是吃铁锅炖的。


⑩ 隐市李东北杀猪菜

生态东街

太多全国第一,被遗忘的省城,是时候摆脱刻板印象了

吃杀猪菜的。也是连锁。


其他的长春好吃店儿,

来吧,

留言区补充。


· END ·

【版权说明】

本文图片来自sinta、话话、SummerVibe,图虫创意。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